在入主中宮的斗爭中,武則天也開始了與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等權(quán)臣的較量。她起初打算以和平方式籠絡長孫無忌等人,但無論如何低聲下氣,終無法得逞。武則天轉(zhuǎn)而產(chǎn)生濃厚的怨恨情緒。在褚遂良叩頭流血勸說唐高宗的時候,武則天在簾中大喊:“何不撲殺此獠!”可見,她已逐步邁向了政壇。由于皇后的爭奪戰(zhàn)是以皇帝、武則天為首的政治力量與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另一重要政治力量的較量,其成敗直接影響著整個唐王朝政治力量的變化。
所以,一旦長孫無忌被殺后,武則天的皇后寶座便堅如磐石。此后,武則天得到了唐高宗的專寵,唐高宗一共有12個子女,后面的6位都是武則天所生??梢?,其他妃嬪再無法得到皇帝的幸御。顯慶元年(656年),先前由長孫無忌提議而立為太子的皇長子李忠被廢,代之以武則天年方4歲的兒子李弘,如此一來,武則天的地位更是牢不可破。
在朝廷中掌權(quán)的政治力量是由于擁護武則天而起來的,這無形中增加了武則天的政治砝碼,使她不再局限于在后宮中當皇后。顯慶五年(660年)以后,唐高宗因“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將朝廷的一些事情交給武則天處理。武則天“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唐高宗對武則天的處理非常滿意,于是委以政事。唐朝世風開放,女性參政的障礙相對其他朝要小得多。有了這樣的土壤,武則天的政治才能得以施展,并逐步組建了自己的權(quán)力網(wǎng)。她招納許多文學之士組成自己的智囊團,稱之為北門學士,讓他們編撰《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凡千馀卷,頒發(fā)全國,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她讓智囊團參與朝政重事,經(jīng)常密令他們參決朝廷奏議及百司表疏,以分宰相之權(quán)。武則天有計劃地將自己的門生擴展到普天之下,大開科舉之門,廣選官吏,培植自己的力量。這種行為一直貫穿她的政治生涯,直至發(fā)展為她親自當主考官(即由武則天首創(chuàng)的殿試)。她所提出的建言十二事:勸課農(nóng)桑,薄賦徭,禁浮巧,省功費力役,廣言路,杜讒口等等,都是深得人心。她還主持修撰《姓氏錄》,不僅提高了武氏的地位,也有效地?攏了中下層官吏,使在當朝擔任五品及五品以上官職者均升為士流,對這些官員們無疑是莫大的恩惠。同時,這一打破門閥制度的做法,也是合乎民心順乎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所有這些政績的建立,都極大地增強了武則天的高貴權(quán)威?!短茣?middot;皇后》中稱武則天“參預朝政幾三十年,當時畏威,稱為二圣”。
武則天的權(quán)力欲顯然不斷膨脹,她的權(quán)力網(wǎng)不斷擴大增強,實際上掌控了朝廷的實權(quán)。這并不是唐高宗的初衷,他有點后悔,圖謀收回大權(quán),借有人告發(fā)武則天在宮內(nèi)行巫蠱之術(shù)為由,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豈知武則天的耳目遍布皇宮,當她得知消息后,馬上找到皇帝,軟硬兼施,訴說自己的冤屈。唐高宗見事已泄露,強行廢后反而不好,于是把上官儀當作替罪羊,讓武則天將其滿門?斬。從此,武則天權(quán)勢更加強大,“黜陟生殺,決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稱天帝,武則天稱天后。上元二年(675年),年僅24歲的皇太子李弘奏請釋放蕭淑妃的女兒,得罪了武則天,不幾天突然去世,時人認為是武則天毒死的。唐高宗很受刺激,病情更加嚴重,打算遜位于武則天,終因朝臣的強烈反對而作罷。接著,武則天的次子李賢被立為太子。李賢很想有所作為,迅速地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并沖擊著武則天。在權(quán)力斗爭中,武則天是不會讓任何人的,即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母子之間發(fā)生劇烈的矛盾,以致于李賢懷疑自己并非武則天的親生兒子。武則天為此大怒,隨便找了個借口,便把李賢貶為庶人(平民百姓)。然后,她將第三子李哲立為新太子。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于洛陽宮。臨死前將中書令裴炎召到身邊,留下遺囑:“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而止。”(《資治通鑒·卷二百三》)
按照唐高宗遺囑,太子李哲即位,成為唐中宗。武則天被尊為皇太后,繼續(xù)執(zhí)掌著朝政大權(quán)。唐中宗年輕氣盛,不顧法度地破格提升皇后韋氏之父韋玄貞,當裴炎提出反對意見時,唐中宗大怒:“我就是將天下交付給玄貞,又有何不可!”裴炎憂懼,趕緊報告武則天。武則天雷厲風行地召集百官,當即下達太后令,將唐中宗廢為廬陵王,轉(zhuǎn)而立幼子李旦為皇帝,即唐睿宗。武則天之所以如此,其實都是為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做鋪墊。只不過,要做一個空前絕后的女皇帝,這樣的事畢竟有天大的風險,武則天膽大心細,是在一步步的試探中邁出步子的。
中宗被廢,是武則天預謀的一個大的試探。其結(jié)果引起了徐敬業(yè)等人的兵變,才子駱賓王還寫了經(jīng)典名文《討武曌檄》,痛斥武則天的悖行,以“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天下”,來點燃大眾的反武激情。然而,徐敬業(yè)的兵變很快被鎮(zhèn)壓。顯然,無論是徐敬業(yè)還是駱賓王,并沒有召集到非常強大的力量。反而是武則天在平叛兵變的過程中找到了自信。由于裴炎請武則天歸政于皇帝,這勢必觸犯武則天的專權(quán),她馬上命令手下制造裴炎勾結(jié)叛黨的假證據(jù),將裴炎腰斬。朝廷上有一些官員同情裴炎,不相信裴炎會與叛黨勾結(jié),武則天同樣以鐵血手段將這些大臣處置。此后,武則天一方面大開告密之門,重用酷吏,制造出千奇百怪的殘酷刑罰,使持有異議的大臣屢屢殘受非人折磨而死,恐怖氣息籠罩了整個朝廷!另一方面又大開誘惑之門,以高官厚祿吸引并破格錄用大量失勢和沒有背景的士人,使他們?yōu)榧核谩?/p>
武則天為了做一個女皇帝,超越倫理極限,將已被廢為平民的二兒子李賢逼死,后來又將李賢的兒子——即自己的親孫子李守義、李光順活活鞭殺。將廢為廬陵王的三兒子李哲完全軟禁起來,使其沒有人身自由。將已經(jīng)即位的皇帝李旦安置在別殿,不讓他參與任何政事,形同傀儡。為了試探這個小兒子,武則天還假意要歸政于皇帝,但李旦畏懼之心非常嚴重,根本不敢應承。這樣,武則天對最后所立的皇帝還是比較滿意的。
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尚且如此,對李氏皇族的其他子孫及大臣們就更加無情了。對于唐高宗的另外幾位兒子:皇庶子澤王李上金與許王李素節(jié),一個被縊,一個因恐懼而自縊。另外幾位皇子,武則天出于權(quán)衡之術(shù),雖然將成美封為恒王、隆基(即后來的唐玄宗)封為楚王、隆范封為衛(wèi)王、隆業(yè)封為趙王,但派耳目嚴密監(jiān)視,一旦有異,不惜采取任何血腥措施。
《資治通鑒》記:“太后自垂拱以來,任用酷吏,先誅唐宗室貴戚數(shù)百人,次及大臣數(shù)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shù)。每除一官,戶婢竊相謂曰:‘鬼樸又來矣。’不旬月,輒遭掩捕、族誅。”《武則天傳》的作者雷家驥先生曾做過一個統(tǒng)計,說:
筆者曾經(jīng)以《舊唐書》所載初期皇族子弟二百一十五人作考察,他們從高祖皇帝以來發(fā)生事故者共有一百一十三人。其中在武后掌權(quán)后被殺或貶卒者有六十三人,占宗室事故率的60%;若加上武后時因罪被流徙、削爵或潛逃者十四人,則竟達73%之高。主要的屠殺懲罰都在革命前進行,遭難的皇族也以高祖和太宗二帝的子孫與他們的女眷為主,而連及親黨數(shù)百余家。諸王、妃、主被害者皆被草草掩埋,幼者則沒為官奴,或者藏匿民間為傭保,故《通鑒》在革命前一個月敘述神皇殺宗室十二人時,遂特別聲明說:“唐之宗室至是殆盡矣!”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