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佛塔地宮建筑研究專家、舍利文化學者汪海波經(jīng)數(shù)年考察調(diào)研后,撰寫了《蚩尤古跡考》和《蚩尤故地考》等考證論文,他認為南旺,就是黃帝和蚩尤戰(zhàn)爭的發(fā)生地,是中華文明創(chuàng)始時期的重要基地。“涿鹿”之名源出魯西南的“蜀之麓”,苗人祖先興起于魯西南。
位于山東省汶上縣的南旺是京杭大運河的“水脊”和“咽喉”所在。明永樂九年(1411年)創(chuàng)修大運河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南旺湖成為分水樞紐的主要“水柜”。
遠古時代的南旺湖區(qū)山川秀美,麋鹿遍野,黎民安樂。南旺是一個宏偉壯觀的特大規(guī)模的城垣,這個相當于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已經(jīng)具備了都城的功能。雖然深埋地下數(shù)千年,但民間傳說至今不衰,是苗族古歌謠中屢屢提到的“金色大城垣”——“直米利”。
蚩尤,這位上古英雄、軒轅黃帝的老冤家,從來說不清、也永遠說不清的老祖先,給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南旺,就是黃帝和蚩尤戰(zhàn)爭的發(fā)生地,是中華文明創(chuàng)始時期的重要基地。余秋雨說:中華文明的襁褓,就在蚩尤與黃帝的戰(zhàn)爭時期、就是在戰(zhàn)爭發(fā)生地汶上地域,無法回避。
2010年9月大運河南旺樞紐大遺址被列入全國首批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11年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日正式啟動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南旺樞紐遺址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隨著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大運河申遺工作的推進和相關研究的深入,我們對炎帝時代的歷史會有更加清晰而理性的認識。
一、大野澤:死生之地
“涿鹿之戰(zhàn)”被認為是中華文明史創(chuàng)世大開篇。那么涿鹿究竟在哪里?“涿鹿”之名又何來?
余秋雨說:如果黃帝和炎帝知道今天地球上最大的族群把他們奉為共同的祖先,也許他們不會血淋淋地面對面、殘酷地打下去了,但是,他們還是打了,血腥的出乎我們的想象--我們扯不住祖先們的衣袖。
涿鹿是指“涿”和“鹿”,兩個字都是地名。近代以來,曾經(jīng)有許多著名歷史學家專門做過考證:上古“涿”的地望以今天汶上縣南旺鎮(zhèn)的“蜀山”為中心。王獻唐先生說:汶上縣西南有蜀山,是蚩尤部落聚居地。以蜀山為中心的魯西南地區(qū)曾經(jīng)長期存在一個“古蜀國”;胡厚宣先生明確指出蜀的地理范圍:北自泰山、南至汶上;呂思勉先生分析蜀在兗、徐之間,并指出:蜀山即涿鹿之山,實蚩尤氏故國。原來“涿”即是“蜀”。
“鹿”是指“麋鹿”,后來被神話為“麒麟”。現(xiàn)代動物學家也認為古代所謂的“麒麟”就是麋鹿。
麋鹿最初生活在氣候濕潤的大野澤。在商代,大野澤還是一派“麋鹿在牧,蜚鴻滿野”的自然景象。麋鹿的最終消亡主要因為人類無節(jié)制的獵殺。甲骨文中武丁時期“逐鹿”卜辭有“一次可得麋鹿四百五十一頭”的記載,《逸周書》記載周武王一次圍狩獲“麋五千二百三十五”等,都是數(shù)萬人參加的大型狩獵。這樣大規(guī)模的獵殺多采取焚燒森林的滅絕行為。所以麋鹿至春秋時期已是鳳毛麟角。
孔子時代很少見到麋鹿的蹤跡了,以至視其為“怪物”?!蹲髠鳌飞嫌涊d的“西狩獲麟”的故事,不過是說偶然捕獲到一頭有角的公麋鹿,孔子可能聯(lián)想到涿鹿大戰(zhàn)的血腥慘烈,看到麋鹿惺惺哭泣,因為他曾在此地為官,對當?shù)貧v史地理相當熟悉,預言群雄逐鹿不可避免。
巨野縣東北有重聚蚩尤肩髀冢,附近又有一“麟冢”,即“西狩獲麟”處,其實就是“鹿”的遺蹤。今天的大野澤遺址還遺留有許多“鹿”的地名,如汶上的“鹿角灣”、“鹿莊橋”,梁山的“鹿吊”,鄆城和嘉祥還有“鹿莊”等等。
大野澤是由河水、濟水和汶水交叉積聚而形成的內(nèi)陸淡水湖,歷史上多有變遷,但基本上是在汶上縣到巨野縣之間游移,如宋代的梁山洎、明清時期的“北五湖”,都是古大野澤的遺存。
軒轅黃帝和蚩尤之間的戰(zhàn)爭就發(fā)生在大野澤一帶。也就是說,涿鹿之戰(zhàn)的發(fā)生地就在蚩尤的埋身地附近。
《皇覽》是最早記載蚩尤的埋身地一部史書,編成于三國曹丕時代。這部書明確記載:黃帝殺死蚩尤后分尸,分別埋在“闞”和“重聚”這兩個地方。
這兩地都在大野澤范圍內(nèi)--“闞”居其東、“重聚”居其西,相距不到五十華里。
重聚--這個被稱作“重”的村聚,是蚩尤與軒轅黃帝爭鋒的決戰(zhàn)地,也是蚩尤被殺的刑場。“闞”毗鄰致密城,相距只有數(shù)華里。
“重聚”之“重”是蚩尤的軍旗。“重”的甲骨文圖形是“中”字上加“又”。“中”是蚩尤的徽幟,用于立旗聚眾。蚩、黃大戰(zhàn),蚩尤以“旗”相號召,“重”是用于集結的“軍旗”;軒轅黃帝則以戰(zhàn)鼓(彭)相號令。“重”的釋義是移動的、用于引導方向的、特別軍事行動的戰(zhàn)旗,是蚩尤的軍魂。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記載:軒轅黃帝摛住蚩尤,生剝活割了這個被俘的失去抵抗力的國家元首,對其尸首實施了極端的污辱,骨肉橫飛、身首異處,肢體殘余無多,就地掩埋,這就是重聚的“肩髀冢”部分。《仙鑒》又說軒轅黃帝異地埋葬了蚩尤的首級——應該是作為勸降物送到了蚩尤國都致密城,從而就近埋葬。
國家的覆滅是宗廟祭器的毀壞,地名的遷徙是圖騰的轉(zhuǎn)移。“涿鹿”成為戰(zhàn)勝的軒轅黃帝的圖騰之一部。黃帝都彭城(今江蘇省徐州附近),距離致密、重聚均約一百華里。涿鹿既并入黃帝國土,故而出現(xiàn)了“涿鹿之野”的說法,是以黃帝中心論之。歷史的地理從來以勝利者為核心坐標。
“涿鹿”之名最初在汶上縣南旺的蜀山、大野澤一帶,本是蚩尤國土,也是黃帝和蚩尤爭戰(zhàn)的地方和蚩尤戰(zhàn)敗埋身的故土。黃帝打敗蚩尤,征服了涿鹿之民、占有了涿鹿之地,邑于“涿鹿之阿”,“涿鹿”之名于是也為軒轅黃帝所有,進而延伸、連接到其原有的統(tǒng)治中心地“軒轅之丘”——彭城。
二、亡國之痛:蚩尤部落遺民何去何從
蚩尤遺民在涿鹿大戰(zhàn)之后與華夏族團又抗爭了一千多年,戰(zhàn)敗后陸續(xù)背井離鄉(xiāng)遷徙蠻荒,非止一朝一代。被驅(qū)逐的蚩尤遺民,懷著對家園和先祖宗祠的依依眷戀,在新的聚居地仍然沿用故國圖騰,隱忍亡國之痛、以表種族不滅。
史書上說:“黃帝斬蚩尤于中冀。”中冀又是哪里?
古人注釋很多:中冀,古地名,指中原地區(qū);正中冀州,曰“中土”;冀州“中土”也,故曰“中冀”;顧炎武先生說:“古之天子長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為中國之號”。“中冀”是上古時代有所特指的“王化”的四瀆之域、中原之地。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