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28日下午2時,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奧運會在激昂雄壯的軍樂聲中開幕。貴賓席上,時任中華全國體育協(xié)進會名譽干事的宋如海深深為現(xiàn)場的氣氛所感動。每支隊伍進場時觀眾們齊聲高呼該國的國名,讓宋如海心情難以平靜。他一邊用心觀看每一個入場細節(jié),一邊嘴中叨念著:“Olympi ad,Olympi ad,我能比呀!”這和“奧林匹亞”諧音的“我能比呀”樸實而真切地喊出了國人的心里話。
林則徐被稱為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宋如海則應(yīng)該是中國看奧運的“第一人”.
人山人海的賽場與運動員迸發(fā)出的體育精神,讓宋如海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各國體育健兒積極奮進、爭奪錦標的昂揚精神。而這種精神對于中國人來說十分必要,他決心將奧林匹克介紹給中國大眾,以激發(fā)民眾改變落后面貌的民族自信力。
中國第一部介紹奧運會的專著1930年,宋如海根據(jù)在這屆奧運會上所見所聞以及考察感想,通過商務(wù)印書館出版了《我能比呀·世界運動會叢錄》。
宋如海這樣解釋了“我能比呀”的來歷,恐怕這也是他對于體育比賽精神的感受:“Olympi ad 原系古希臘運動會之名稱,世界運動大會仍沿用之。’我能比呀‘雖系譯音,亦含有重大意義。蓋所以示吾人均能參與此項之比賽。但凡各事皆需要決心、毅勇,便能與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