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南宋人過元宵節(jié),餐桌上美食琳瑯,有乳糖圓子,有澄沙團子,有滴酥鮑螺,有諸色龍纏,還有水晶膾、琥珀餳、宜利少、糖瓜蔞、蝌蚪粉……(參見《武林舊事》卷2《元夕》)
乳糖圓子和澄沙團子都是湯圓,其區(qū)別在于餡兒,乳糖圓子用糖霜做餡兒,澄沙團子用紅豆泥做餡兒,也就是今天最常見的豆沙湯圓。滴酥鮑螺是奶油做的螺紋狀小點心,諸色龍纏是用模子壓出來的糖果,水晶膾就是皮凍,琥珀餳就是麥芽糖,宜利少是散碎的小糖果,糖瓜蔞是天瓜蜜餞。
蝌蚪粉是什么呢?把蝌蚪曬干,磨成粉?當(dāng)然不是。它是一種面食,一種象形食品。
宋朝有無數(shù)象形食品,蝌蚪粉應(yīng)該算是做法最簡單的一種。有多簡單?聽我道來。面粉加水,攪成糊糊,端到鍋邊,舀到甑里,用手一壓,稀面糊從甑底窟窿眼兒里掉下去,啪嗒啪嗒掉入開水鍋,先沉底,再上浮,兩滾煮熟,笊籬撈出,沖涼,控水,拌上鹵汁,拌上青菜,就可以吃了。甑底的窟窿眼兒是圓的,所以漏下去的那一小團一小團的面糊也是圓的;它們漏下去的時候勢必受到一些阻力,藕斷絲連,拖泥帶水,所以每一小團面糊又都拖著一條小尾巴。圓腦袋,小尾巴,像不像小蝌蚪?當(dāng)然像。所以宋朝人管這種面食叫做蝌蚪粉。
我在豫東平原長大,我們那兒有一道面食叫做“蛤蟆蝌蚪”,正是宋朝蝌蚪粉的直系后代。蛤蟆蝌蚪跟蝌蚪粉的長相一模一樣,就是做法上略有不同。因為甑這種炊具在今天已經(jīng)不流行了,所以我們漏面糊時用的是鐵篦(鐵篦也有很多窟窿眼兒)。抓一把面糊放到篦子上,手掌伸平,由左至右這么一抹,照樣有很多小蝌蚪啪嗒啪嗒掉到開水鍋里。煮熟撈出來,用蒜汁、蔥末、精鹽、姜絲、香菜葉、辣椒面、小磨油、江米醋調(diào)成的鹵汁一拌,酸辣鮮香,口感滑嫩,順順溜溜滑到肚子里,簡直不用過牙。
宋朝還有一種跟蝌蚪粉很相似的面食,叫做“撥魚兒”,是把面糊放到一只大勺子里,再用一只小勺子沿著邊緣一下接一下往開水鍋里撥,全是大頭小尾巴的小面片兒,就像一鍋小鯽魚。目前這道面食在中原地區(qū)仍然流行,以后哪位朋友來河南,我下廚做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