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只寫了一個故事:疼痛”,曾經(jīng)寫過《青衣》、《玉米》、《推拿》等著作的著名小說家畢飛宇,這次選擇寫一個真實的故事,因此有了《蘇北少年“堂吉訶德”》,一本夾雜著真實溫情與疼痛的少年傳記。
這個年近50的“青澀”中年在面對自己17歲的兒子的時候,有一種少年朋友相伴的氛圍。“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沒來得及睜開眼睛,就已經(jīng)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畢飛宇的兒子明年高考,雖然畢飛宇也曾想過給兒子更自由的空間,但面對現(xiàn)實,他眼睛里只能透出一種無奈。因為這位曾經(jīng)歷過殘酷也美好“少年”時光的人父知道,真正自由的少年時光是怎樣的輕松美好。
“非虛構(gòu),如人照鏡”
畢飛宇看起來很年輕,他喜歡開玩笑,一邊吃飯還一邊高談闊論著體育新聞,“為什么作家看體育,因為體育是一個互相協(xié)作的項目。而作家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比較自由獨立的。我認為有時候需要這種協(xié)作的精神。”
拍攝的時候,畢老師也顯得調(diào)皮可愛:“你說我要先看美女還是鏡頭。我還是要看美女的呀!”然而隨著采訪的深入。他收斂了玩笑,義正言辭地說出自己的憂慮:“我心疼這代年輕人。這個社會有些地方不太健康!”和剛才調(diào)笑風生判若兩人。就是這樣的畢飛宇,在“文革”特殊時期成長起來的少年,在國家發(fā)展中度過青年時代,如今中年,洗盡鉛華,他開得起玩笑也講得來嚴肅。
此次《蘇北少年“堂吉訶德”》是畢飛宇第一次嘗試非虛構(gòu)類的作品。這一次書中講述的都是真實發(fā)生的故事。“寫非虛構(gòu)就是事情就在那兒,你必須按照真實發(fā)生的事情去描寫。你必須去面對真實。就像一個具體的人照鏡子。”
畢飛宇1964年出生于楊家村,隨著父母工作的調(diào)動,他又來到“陸王”村。之后又來到了“中堡”鎮(zhèn),因為父親被打為“右派”,他們居無定所也一無所有。整個少年時期極其漂泊。在書中畢飛宇說:“我知道我來自遠方,我也知道我的將來也是遠方,我唯一僅僅不屬于‘這里'.”
談到小時候,畢飛宇垂下了眼瞼:“實際上我生活過的村子我自己也不愿意回去。每次去以后特別難過。只要不是萬不得已,我在回避這個地方。真的從我內(nèi)心來講不愿意去面對那段日子。”
畢飛宇的少年時光雖然在貧窮中有苦難心酸,但是更多的還是快樂和自由,“有人問我這是不是一本苦難的書,我覺得得從兩方面看。起碼我小時候,我的父母是鄉(xiāng)村教師,在村子里受人尊敬,別的孩子闖禍了要挨打,我就從來沒有。第二是,我長大之后才明白那時候的苦難,可是我得誠實,我不能是一個早慧早覺的少年。”
中年的畢飛宇對自己的生活更有把控,人總是要長大的。但是這種無根的危險感仿佛始終伴隨著畢飛宇,你仍能在他的玩笑間看出一種少年的失落。借用書中的話來說,“命運讓我這樣,我就這樣了”.
“嗯,你比我寫得好”
有一天,畢飛宇的孩子無意中翻到了父親的一篇短文,看完之后陰不陰陽不陽地沖他來了一句“嗯,你比我寫得好”.畢飛宇這樣笑著形容自己的孩子。
畢飛宇的兒子今年17歲,上高二。作為一個作家的兒子,他還沒有讀到父親的新書。“他現(xiàn)在高二,要抓緊學習,是特殊時期。”
畢飛宇自己用了“糾結(jié)”兩個字來形容對兒子的心情,“我羨慕我的兒子。但是我也心疼他。”畢飛宇羨慕兒子出生在一個發(fā)展得比較像樣的時代,從小受到社會和家庭的疼愛,擁有的物質(zhì)基礎(chǔ)都是自己不敢想像的。這樣說來,畢飛宇又為什么心疼呢?
“我為什么要這么說,這代孩子他們的童年和少年基本上是在搏殺狀態(tài)中度過的?,F(xiàn)在的教育體制下,你上不了好小學就上不了好中學上不了好大學,世界充滿競爭。因為學習,孩子們基本喪失了自由。還有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在哪里還山清水秀?現(xiàn)在的風都不是過去的風。”
畢飛宇和兒子的交流方式很特別,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和他的溝通渠道是通的”.
因為畢飛宇平時在家寫作,所以跟兒子的相處時間比較多。每逢周末或者寒暑假,畢飛宇都會帶著兒子去運動,足球、籃球都玩。在運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跟兒子講一些道理,比如如何尊重別人,如何協(xié)作,如何有耐心,怎樣遵守游戲規(guī)則??雌饋磉@些東西很小,但是這些也都是跟整個人生相關(guān)的。
除了運動,兩個人另一個溝通的渠道就是語言。經(jīng)常,畢飛宇帶著兒子去遛狗、散步,一起聊天。但如果要說一些比較嚴肅的事情,“我會跟他說爸爸請你去喝杯咖啡,他就知道了。”所以,畢飛宇和孩子的正式溝通,大多都是在咖啡館中進行的,“我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有一種成人感。”你看,這對父子的相處方式更像是朋友。
畢飛宇打算等兒子高考完,就和他一起去支教,“要帶他去鄉(xiāng)村體驗生活!”他希望兒子的視角也能是多元的,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世界和文化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同時他也要讓孩子有一個關(guān)于“貧窮”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