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國家強制剝奪國民財產(3)

時間:2013-10-17 08:58來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作者:魏天安 點擊: 載入中...


  抵保賒請的原則是保證本息的回收,但在執(zhí)行中問題頗多。由于市易務以收息多寡為官吏賞罰標準,市易務為提高政績,以多收息錢為能事,故不斷有強迫、引誘民戶賒貸的事件發(fā)生。


  參知政事馮京說:開封府祥符縣在民戶"緩急喪葬之日"貸給市易本錢,允許民戶以"銀絹、米麥"抵押,如此非法借貸有"七八種".《歷代名臣奏議》卷三百○三載呂大防的奏文云:有的市易官吏"乘民之急,而掊刻無已,徒欲收贏取賞,而不顧事體之宜與法令之本意。誘陷無賴子弟以隳產者有之,予民者高其物估,以巧取息者有之。"市易錢本應貸給經商之人,像此類為多收息而不分對象發(fā)放的非商業(yè)貸款,必然演變?yōu)榧兇獾母呃J。有的民戶"抵產只及一千貫,則與吏胥、鄰保計會,估為二千貫",增大了放貸風險。


  市易務違法借貸的事例很多。熙州市易務提舉官汲逢,把市易本錢貸借給母親及其族人,且在帳籍上不登錄借貸人姓名,致使熙州市易務本錢12萬余緡無處追討。宗室及官吏借貸市易錢,經常拖欠不還,造成錢本流失。熙寧九年,詔令都提舉市易司"自今不得賒請錢貨與皇親及官員公人".


  市易法實施前期,賒貸本錢逐年增加,至元豐元年達到高峰,為700萬貫。因商戶虧欠過多,大量本息無法收回,"積息罰愈滋,囚系督責,徒存虛數(shù),實不可得。"元豐二年,都提舉市易司王居卿建議:"以田宅金帛抵當者,減其息;無抵當徒相保者,不復給。"于是,"詔市易司罷立保賒錢法",有物力產業(yè)抵當且有營運者,所貸錢貫"毋過舊數(shù)三之一","并拘留契書,歲收息一分半".賒請物貨也要"檢估本家物力,所請不得過所有之半".在結保賒請現(xiàn)錢法廢罷一年后,結保賒請物貨也基本廢止,規(guī)定放貸額為"通欠數(shù)不得過三百萬貫".此時民戶虧欠市易息罰上百萬貫,賒錢法已經中止,則此年發(fā)放的市易本錢不足二百萬貫,且"惟聽舊戶請賒,以接濟在京行鋪之家",維持舊欠行鋪的還貸能力,"其非舊請人戶,惟用抵擋、貿遷二法".市易法雖仍在推行,但優(yōu)惠下等行戶的條款已完全廢棄,市易本錢也迅速萎縮,其贏利能力大打折扣。


  市易務賒貸的物貨或因質價不符,"物貨損惡",或因脫離市場需求,"滯而不售",或因市易務官吏抬高價格,"賤買貴賣",都會給賒買者造成損失,最終造成商戶破產,賒貸本錢無法收回。蘇轍論述市易法之弊云:


  小民好利,類無逮見,爭取官債,以救目前,欺謾父兄,妄引抵當,期限既迫,逃竄無所。婦子離散,行路咨嗟,奈何為此陷井,誘而納之也?至于奸民巨賈,窺伺間隙,取利則多?;蜉敎e不售之貨,以易見錢,或指殘破無用之屋,以賒實貨。巧智百出,難以具言。有司蒙蔽,指以為利。泉幣一散,汗漫難收。官之所藏,徒文具而已。


  左司諫王覿說:市易官吏為獲取酬獎,"恣為欺罔",支錢在外,虧折不予登記,購進物貨,不計能否變買,"并先計息而取賞",結果"物貨損惡,本錢虧損,則皆上下相蒙而不復根究。故朝廷有得息之虛名,而奸吏有冒賞之實弊也。"


  在元豐二年以前,市易官吏因收息達標年年得到酬獎,賒貸虧折、不能回籠的本錢,仍掛在帳上。到元豐二年都提舉市易司王居卿改革市易法時,錢本流失、民戶破產已到積重難返的境地,所以元豐三年王居卿建議五年內保持放貸二百萬不變,按20%的年息計算,五年后如收回本錢,再實施"賒借之法".此后,抵保賒請一直處于勉強維持的低水平,直到五年后市易法廢除也未改觀。

 

 

  三、理論與實踐的沖突--貿遷物貨法

 


  貿遷物貨的含意是買賣物貨,使物貨通流,物價穩(wěn)定。熙寧七年,當宋神宗聽說市易務"收買貨物,有違朝廷元立法本意",而從王安石口中又難以了解真實情況時,夜下手札,令市易務的上級長官--權三司使曾布調查,這就是在王安石變法中掀起巨大波瀾的"根究市易務違法案".在調查中,魏繼宗說:"主者(指在京市易務提舉官呂喜問)多收息以干賞,凡商旅所有,必賣於市易,或市肆所無,必買于市易。而本務率皆賤以買,貴以賣,廣收贏余。"曾布對宋神宗說:"誠如此言,則是挾官府而為兼并之事也。"市易務買賣應以自愿為原則,"抑兼并"是為了平抑物價,故市易法也稱"平準法".市易務壟斷市場違背了市易法。曾布在根究市易務違法案時,曾論及市易法的主旨:'


  天下之財匱乏,良由貨不流通;貨不流通,由商賈不行;商賈不行,由兼并之徒巧為挫抑。故朝廷設市易司於京師,以售四方之貨,常低昂其價,使高于兼并之家,而低于倍蓰之直,而官不失二分之息,則商賈自然無滯矣。雖然,宮中非覬利也,特欲抑兼并耳,必也官無可買,官無可賣,即是兼并不敢侵謀,而市易之法行也。今呂嘉問提舉市易,乃差官於四方買物貨,集客旅,須候官中買足,方得交易。以息錢多寡為官吏殿最,故官吏牙人惟恐裒之不盡,而取息不夥,則是官中自為兼并,殊非置市易之本意也。


  市易法的主旨,是遇價賤增價買進,價貴則低價賣出。此價高低是與當時市價相比較而言,按市易法是"出入不失其平",既不虧蝕本錢,也不謀求贏利。雖然市易務"售四方之貨",但并不覬覦交易利潤,而是為了抑制兼并之家壟斷物價、侵謀細民。所謂"必也官無可買,官無可賣",即是經過市易法調控,商貨通流、物價平穩(wěn),達到市易務不用再買賣物貨的理想境界。呂嘉問把市易務辦成"賤以買,貴以賣"的官營買賣機構,強迫客商把物貨賣給市易務,這樣,商戶只能從市易務賒買物貨,從而擴大賒貸額,提高市易本錢的發(fā)放率,市易務可獲取更多的利息,此即"惟恐裒之不盡,而取息不夥"的含義。


  市易務違法強買強賣是很普遍的。監(jiān)楚州市易務王景彰"榷買商人物貨",然后"立詭名糴之,白納息錢,謂之干息",即假借他人之名從市易務賒買,讓沒有賒買的人白出息錢。"又勒商販不得往他郡,多為留難,以沮抑之".王景彰及"干系官吏"因此受到處罰,"其違法所納息錢"退還原主。宋神宗還詔令杭州、廣州等市易務"勘會違法事,許令自首改正".《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百九十四元豐元年十一月乙酉條載:


  詔:"聞熙河路商賈所至州軍,并市易司權買,令提舉成都府等路茶場司李稷體量。"后稷言:"熙、河、岷州、通遠軍等處商販匹帛等,經制司實令市易務拘買。"


  成都市易務提舉官韓玠"以靈泉小縣收息增羨,遂督諸縣以靈泉為比,務令多得息錢。"要想多得息錢,就必須多籌措發(fā)放本錢,而不用關心該本錢是否投入商業(yè)營運。此類"以戶口比較息錢"固的方法,必然使市易法成為苛政。


  市易務從事商品的賤買貴賣,其批零收入不歸國家財政,而由市易務官吏支配。市易務實現(xiàn)"賤買貴賣"的前提,是市易務官吏捷足先登,動用市易務本錢,從客商"賤買"物貨,再批發(fā)"貴賣"給本地商人零售。在此過程中,本應由"賤買"物貸的市易務官吏承擔的賒貸本息,全部轉嫁到零售商戶身上。零售商戶只能從市易務批發(fā)物貨,可提高本錢發(fā)放率。只有把本錢都貸出去,才能回收足額的利息。市易務官吏為了獲取批零差價,擴大賒貸額,轉嫁賒貸本息,強迫商戶"必買于市易",使市易務成為"挾官府而為兼并"的市場壟斷機構。


  市易務壟斷客商物貸,必然產生壓低價格以獲取壟斷利潤的弊端,而價格太低,客商不至,又會引起物價上漲,損害債務人和消費者的利益。例如:東京酒戶歲用糯米三十萬石,在京市易司"榷糴糯米,以貸酒戶收息,犯者聽人告,賞錢至三百千,米沒官。"客商以官糴價賤,不再販運。"又至(值?)歲儉,京師糯米價益高,本息錢厚",酒戶難以承受,熙寧八年,"詔:酒戶貸市易司糯米,自去年中限至末限息錢并減半。"減少息錢雖可減輕債務人負擔,但客商不至,米價高企,高價賒貸就不能消除。次年二月,提舉市易司"欲選官往出產處,預給錢,至秋成折納",意欲低價購買糯米,未獲成功,十一月即罷。酒戶高價賒貸糯米,增加了釀酒成本,酒價高,銷售不暢,造成酒戶無力還貸,最終會阻滯市易法的推行,這是市易務降低酒戶息錢和欲購買低價糯米的原因。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王安石的另類智慧
  • 王安石游褒禪山為何半途返回?
  • 王安石冷漠沒人情味:兒子生病逼其與妻子分居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