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2015冬季騰訊思享會”在北京召開,多位學者到場分享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成果。 知名學者朱大可在會上發(fā)表演講,講述先秦學說,并提及對國學的看法。朱大可表示,國學首先是豐富的思想寶庫,并且應該是開放而充滿吸納性的。
在當天的會議上,清華大學教授劉東奉上一場題為《再造傳統(tǒng):全球化與中國化》的演講。在演講中,劉東談到了傳統(tǒng)國學,分析了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系,并表示,在中國文化和全球化之間,其實有可能構(gòu)成某種更具有能動性的關(guān)系。劉東的觀點,也引起了朱大可的思索。
“說到今天流行的國學,我有一些看法跟大家分享。”朱大可提出了一點疑慮。在他眼中,今天國學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不僅僅是它已經(jīng)淪落為心靈雞湯”.
朱大可回憶,過去曾受邀到好幾個地方去參加企業(yè)總裁的“國學班”,但到了以后,自己都是“砸場子”的那一個,“他們有些不高興。因為我所講的話跟他們期待聽到的不是完全一樣”.
“我認為,必須區(qū)分兩種完全不同的國學。一種國學是順從的、自我封閉、拒絕反思的;另一種則是反思的、自由開放的、包容而又多元的。毫無疑問,我更喜歡后者。”朱大可也提到了自己前不久出版的新書,“我寫書,就是想搞清楚,中國的國學,比如先秦學說到底源自何處。之前沒人提過這樣的問題”.
朱大可認為,國學是開放、充滿吸納性的,絕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體系。他以先秦為例:“先秦的這些思想,很多都有外部影響。比如我的書中提到,老子的學說有明顯的印度吠陀教的影響。當然,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如果我們拒絕探索這些問題,就無法解釋為何中國會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文化的‘大爆炸’”.
“國學首先是豐富的思想寶庫,有精華也有糟粕,對它的繼承要進行有效地過濾。”朱大可總結(jié)道,“開放和吸納就是國學全部生命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