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28歲創(chuàng)作了《家》,郭沫若29歲發(fā)表詩集《女神》,蕭紅寫《生死場》時僅20歲出頭,曹禺的《雷雨》是他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時完成的……老一輩的作家在青年時期便奉獻出他們一生的代表作。一種觀點甚囂塵上: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已陷入“中年危機”.而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上海市作協(xié)副主席陳思和在文匯講堂上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當今中國文壇沒有遭遇“中年危機”,相反,眼下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
“朝氣蓬勃”,這是許多評論家在梳理中國現(xiàn)代文學時常用的一個詞匯。沒有大器晚成的典型例子,幾乎10年換一代作家,每一代都是新人輩出。他們發(fā)散出一種強烈的先鋒性力量,毫不猶豫地把前輩推開,宣布自己才是文壇的主人。在陳思和看來,這是大時代的背景所決定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無奈。“因為中國的社會變化太快了,文學主題也隨之不停地在變化。”陳思和舉例,上世紀30年代是文學的輝煌期,魯迅、巴金、茅盾、沈從文等許多作家在文壇上顯露身手。然而沒過多久,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文學版圖四分五裂,新一代作家誕生,他們倡導新的人物、新的語言、新的形式,希望用“新”的概念來顛覆過去的文學創(chuàng)作。緊接著1949年中國社會又進行了一場變化,涌現(xiàn)出柳青、楊沫等一批紅色經典作家。他們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有著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
從上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社會進入了空前穩(wěn)定的發(fā)展階段,給了作家充足的沉淀時間。盡管上世紀90年代在經濟大潮來襲后,曾有作家離開文壇,下海經商或出國從事其他行業(yè),但是始終有一批作家在堅持寫作。莫言、賈平凹、王安憶、嚴歌苓、余華等文壇中堅力量一部接一部地發(fā)表新作,仿佛在跟時間賽跑,不停地用他們全部的力量在進行創(chuàng)作。這些作家的作品不僅多,而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風格和看社會的眼光,絕對不會混淆。
“當今天的作家拿出作品的時候,可能在激情上、在反映問題的尖銳程度上已經不再是年輕人的熱力,可是他們的文學是走向成熟的,每一部作品拿出來都是沉甸甸的,都是有分量的,對社會有非常深刻的認知,對文學有穩(wěn)定的見解。”陳思和認為,這樣的狀況來之不易,在百年來的中國沒有出現(xiàn)過。以前一個作家寫出一部長篇小說就開心得不得了,大家當寶貝反復來討論,現(xiàn)在討論都來不及討論,像火山爆發(fā)一樣不斷噴發(fā),且不少中文版和外文版同時出版。“曾有人說,現(xiàn)代文學是五糧液,當代文學是二鍋頭,但我為今天的文學景象感到歡欣鼓舞。”
陳思和坦言,1980年代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之后,中國文學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狀態(tài),不是陷入“中年危機”,而是邁入壯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