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因自認為“字寫得難看”推遲參加殿試

時間:2014-03-04 09:51來源:文匯讀書周報 作者:陳冬梅 點擊: 載入中...

蔡元培

 

  《燕居道古》(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作者黃惲長期致力于江浙一帶文化歷史、風土人物的鉤沉發(fā)掘,對于民國時期各個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該書講述了眾多民國人物鮮為人知的野史掌故,史料豐珍,評述簡明,頗有風趣。作者書中所用材料均自舊書舊報紙中挖掘,有資料之獨特性,文字能見他人之不能見,言他人之不能言。


 

蔡元培推遲參加殿試的真實原因

 


  王頌蔚的故居就在南園和烏鵲橋之間的十全街上。要說王頌蔚,還不如王謝長達在蘇州有名。王謝長達是王頌蔚的夫人,以辦學知名,振華女學就是由她一手創(chuàng)辦的。1934年12月25日,王謝長達去世,蔡元培特地從南京趕到蘇州吊唁。


  蔡雖然是振華的掛名校董,還曾為長達圖書館題名,但親自前來吊祭,頗不尋常。原來,王頌蔚于蔡元培有知遇之恩,并且還是蔡的座師。


  唐振常的《蔡元培傳》和張曉唯的《蔡元培評傳》都參考了臺灣蔣復璁的 《蔡元培先生的舊學及其他》一文,認為蔡元培會試的成功來源于王頌蔚的賞識。此說又都源自王頌蔚的兒子王季烈的說法。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蔡元培考完會試后,即去拜見鄉(xiāng)試考官李文田,把自己的會試卷拿給李文田看,李閱后大搖其頭,認為蔡元培的八股文做得太不中繩墨,會試斷難取中。孰料,當蔡廢然準備南返之際,卻傳來了取中貢士的消息。原來,當時的房官正是蘇州王頌蔚,據(jù)張一麐《紀念蔡孑民先生》說,王看見蔡頭場卷子,覺得不類當年流行的八股文,甚奇其文,及見二、三場卷,“則淵博無比,乃并三場薦之,且為延譽”.這樣,蔡元培就順利地中了貢士。殿試在兩個月后進行,不過蔡元培當年并沒有參加。


  蔣復璁認為,蔡元培是在不知自己中了貢士的情況下就已經(jīng)南歸,才放棄了隨后的殿試。不過,蔡元培在《自寫年譜》中說,殿試是他自己放棄的。這是比較奇怪的事情,少年科第,精進不已,正好趁熱打鐵,一鼓作氣,何以甘心放棄上進之途,留待下科呢?原來,他當年之所以沒有繼續(xù)參加殿試,乃是“因殿試朝考的名次均以字為標準,我自量寫得不好,留待下科殿試,仍偕徐君出京”.李慈銘的 《郇學齋日記》 中也有記載:“(四月十三日)蔡進士(元培)來,沈進士(寶琛)來,兩生皆年少未習楷書,故不待復試而歸。”李的說法與蔡自己的說法相合,都認為蔡是因為字的問題,才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當年的殿試,這完全是出自于自知之明。


  我們現(xiàn)在來分析,即使有李文田喪氣的分析在先,作為考生,除了有特殊變故,也不至于不等結果出來,就趕著回去。畢竟,一旦中了,還要拜見老師,且在京有一系列應酬,試畢即返,不符合一般情理。那么,知道得中了,而因為擔心自己的楷書不好,而自動放棄,可能性如何呢?而且放棄的不只是蔡元培,還有沈?qū)氳 ky道兩個年輕人對殿試的認識這么冷靜清醒、協(xié)同一致?


  其實,蔡元培的放棄也與王頌蔚有關,他們是聽了老師的話才放棄了隨后的殿試。而在當年,老師的話具有非常的權威,不容置疑,不容違背。


  當年,蔡元培去王頌蔚府上以門生禮拜師謝師時,王頌蔚對他說:“以君之文,可得連捷,然殿試須兼重書法,君殊不逮。與其連試不效,須隔三載,不如停試一次,盡一年之力,從事白折工夫,或能于明年補試獲雋也。”(1934年《蘇州明報·蔡孑民不忘師恩》)果然,1892年,蔡元培復試獲雋,得中二甲三十四名進士,成為翰苑人物。據(jù)此,則王頌蔚并不認為蔡元培的八股文壞,反而還相當看好他的文章。這與蔣復璁、唐振常、張曉唯的說法又有所不同。


  1935年1月19日,在王謝長達的追悼會上,蔡元培不忘師恩,說“鄙人于四十余年前,受黻卿先生教訓”云云,黻卿先生,指的就是王頌蔚。


  人的一生出處,有時候就在關鍵的幾句話上。


 

吳湖帆因畫失和

 


  1930年7月,蘇州有兩畫家爭畫失和事,這兩位畫家是吳湖帆和樊少云。


  且說,蘇州嚴衙前有一個張某,家富收藏,然當時家道已經(jīng)迥不如前,往往以斥賣祖宗的收藏為活。那一年,他準備把家藏的幾幅文徴明老師沈石田的手跡和一幅文徴明手書《赤壁賦》脫手,就拿了書件找到樊少云。樊少云當時已經(jīng)是有名畫師,雖然家非素封,卻很喜歡收藏??戳藦埬衬脕淼臇|西,一方面不能決定真假,一方面又覺得開價有些咬手,萬一不真,損失就大了。因此,要張某把東西暫時留一留,說自己還得細細看看,才能決定。


  幾天之后,吳湖帆來拜訪,樊少云一陣欣喜:吳湖帆家學淵源,精于鑒賞,張家的東西不妨請他看看,擬卜月旦而堅信心也。樊少云取出沈石田手跡和文徴明書《赤壁賦》,吳湖帆果然好眼光,認真一看,即定為真跡無疑,并對文徴明的《赤壁賦》愛不釋手。原來,吳湖帆家中藏有文徴明的 《赤壁賦》,這次出現(xiàn)《赤壁賦》,如果合在一起,不正是珠聯(lián)璧合?因此吳湖帆不禁產(chǎn)生了欲得而甘之心,連連稱好。樊少云在旁邊觀察吳湖帆的神色,看到吳湖帆這么專注,一副被奪了魂魄的樣子,知道自己的眼光不錯,果然是好東西,決定斥資買下。


  吳湖帆仔細看罷,對 《赤壁賦》不肯放手,忙問:這幅東西要多少價錢?樊少云心中一動,忙佯稱張家并不急于出手,只是請他看看真假。吳湖帆只得作罷,心中暗下決定,過些天要親自去問問張家,無論如何出個價錢讓張家情讓于他才好。


  孰料吳湖帆去張家問詢,張家卻告訴他文徴明的《赤壁賦》已經(jīng)以八十金賣給了樊少云,正是在吳湖帆拜訪樊少云的第二天。一時間,吳湖帆真是氣得兩眼一抹黑,憤憤不已。吳湖帆是大少爺脾氣,對樊少云恨得牙癢癢的,回到家里,把所藏今代十二名畫家花卉冊頁中樊少云的畫作,都撕下來丟了一地,并決定與樊少云斷裾絕交。


  關于這個故事,民國的報紙上還有其他不同說法:其一是樊少云早已決定購下,不過是請吳湖帆鑒賞一下,不存在奪吳湖帆所愛的事情。吳湖帆也不會后來居上來搶樊少云所愛。其二是追溯到以前吳樊之間的一件事。幾年前,樊少云遇到人家脫售沈石田的畫譜,索價是一部《毛詩》。所謂一部《毛詩》,不是說要換一部《詩經(jīng)》,而是一個暗語,所謂“詩三百”,一部《毛詩》就是三百只洋的意思。樊少云有心買下來,這事被吳湖帆所聞,吳湖帆是個大家闊少,一向明白樊少云經(jīng)濟不甚寬裕,覺得樊少云付不起這個價,就故意和賣主開個玩笑,說:“樊少云如果真要買,你就說要千金才肯出手。”這本是一個隨口說的玩笑話,卻因此被樊少云認作吳湖帆在揶揄他吝嗇和拮據(jù),也就沒有做成這個生意。樊少云越想越氣,一硬頭皮,花了四百元買了顧鶴逸的八頁條幅,并大張宴席,以示慶賀。這次,張某其實只是脫售沈石田的手跡,而文徴明書《赤壁賦》 本是樊少云近期獲得的收藏,樊少云故意拿出沈石田和文徴明書,謊稱都是人家脫售的書件,來考驗考驗吳湖帆的眼光,孰料吳湖帆信以為真,一下就看上了文徴明書《赤壁賦》,要即刻買下書件,樊少云告訴吳,書件他早已買下,并把吳也揶揄了一番,弄得吳湖帆也狼狽不堪。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民國先生的師者風范
  • 蔡元培的寬容
  • 朱自清寫作態(tài)度認真 處女作手稿工整如同殿試策
  • 民國“北漂”拿高工資不買房
  • 蔡元培和胡適都未能避免的缺陷
  • 魯迅談與蔡元培蕭伯納合影:我覺得自己的矮小了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