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世紀以前,東北遼南地區(qū)的一個富家女子,被土匪秉德?lián)屪?。從此,她開始了忍辱負重、坎坷沉浮的人生。她以東北女人特有的從容穩(wěn)健,在電閃雷鳴的風風雨雨中,積累著生活的智慧,凝聚起生活的力量,養(yǎng)兒育女,操持家事,支撐起一個兒孫滿堂的家族。作為一個老人,她終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作為一部歷史,她留下了令人惆悵又意味深長的思考。
作家沒有從歷史學的概念出發(fā)去建立自己的歷史態(tài)度,而是憑著一種生活的直覺,憑著對人性的理解投入創(chuàng)作。她按著人物的命運線索,寫出了秉德女人的一生。我們會以為,這種寫法是有風險的。然而,作家的直覺使她避開了以人性論為思想基礎的歷史觀,使《秉德女人》有了一種進步歷史觀的意味。小說真實地描寫了主人公的生存狀態(tài)和思想狀態(tài),以及為生計奔波過程中沉淀下來的生活觀、價值觀、倫理觀。女主人公秉德女人雖是一介弱女子,卻有著十分清醒的信念,無論現(xiàn)實怎樣殘酷,她都向往著美好,頑強地活著,把家操持好。這是弱者在社會的殘酷重壓下萌生出來的堅韌的生活觀。正是因為這種生活觀,秉德女人才能歷盡劫波而面不改色。無論現(xiàn)實怎樣變化,那些風云人物城頭變換,不過是過眼云煙,而她依然向往星光、穿越艱難歲月。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歷史觀支撐,小說的主題才特別有意味,小說主人公的個性也才得以豐滿。作家以綿密的細節(jié)描寫一點一滴地打造著女主人公源于東北遼南地域文化的文化品質。由于人物個性有了這樣的文化精神,我們能夠理解主人公那種從容穩(wěn)健的個性特征。實際上,她從青年到老年,智慧一直在積淀,性格卻一以貫之,直到她自覺走向生命的盡頭,我們沒有看到性格的大起大落,只看到她對生活的把握越來越有哲理。這個人物與作家筆下其他女性氣質頗為不同。
把一個人放到近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去描寫,還要保持性格的穩(wěn)定性,是相當有難度的。許多小說在處理這么長時代跨度的人物時,常顯得力不從心,捉襟見肘。但把《秉德女人》整個小說讀下來,我們發(fā)現(xiàn),作家對人物本性的把握非常清醒,女主人公的形象有血有肉,性格內在邏輯清晰、嚴密、可信。坦率地說,沒有深厚的思想藝術功力,作家根本無法完成這么大難度的人物形象塑造。
我們當然會注意到,作家對人物描寫過于專注,會損傷小說結構的更合理的安排整合。小說以秉德女人的故事線索強有力地推進,使其他人物基本上沒有展開性格個性的機會。抓主要人物是對的,但次要人物寫出分量同樣重要。這就要求作家有更明確的結構意識。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