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 23歲,為郎中。
以考試成績優(yōu)異為郎中,即皇帝的侍衛(wèi)官。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元狩元年) 24歲,為郎中。
司馬遷侍從武帝巡視至雍,祭祀五帝。獲白麟。司馬談始修《太史公書》。
《史記》原計劃記事止于此年。
《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扣來司馬遷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 28歲,為郎中。
漢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陜西淳化縣境內(nèi)),司馬遷以郎中身分侍從。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元鼎四年) 33歲,為郎中。
隨漢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陜西鳳翔縣),到河?xùn)|(今山西夏縣東北)。
有司與太史公司馬談、祠官寬舒議祭祀后祠。始立后土祠于汾陰(今山西萬榮縣)。冬十月,”武帝自夏陽東幸汾陰“,司馬適隨武帝回夏陽故鄉(xiāng)。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 34歲,為郎中。
冬十月,司馬遷以侍中身分侍從漢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風(fēng)、平?jīng)觥⑨轻肌?/p>
太史公談、詞官寬舒等向武帝建議立泰 壇。太史公談議泰 典禮。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 35歲,為郎中將。
漢武帝與公卿、諸生議泰山禪。司馬遷受命為郎中將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達(dá)邛(今四川西昌一帶)、笮(今四川漢源一帶)、昆明(今云南曲靖一帶),安撫西南少數(shù)民族,設(shè)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元封元年) 36歲,為郎中。
漢武帝前入泰山封禪,太史公司馬談隨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陽)而病危。司馬遷自西南歸,見父于周南。談臨終囑司馬遷繼孔子而續(xù)《春秋》。
司馬遷以郎中身分侍從漢武帝至泰山,又至海邊,自碣石至遼西。又經(jīng)北邊、九原(今包頭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 37歲,為郎中。
春,司馬遷隨漢武帝到緱氏(今河南偃師),又到東萊。四月,黃河決口,司馬遷從武帝至濮陽瓠子決口處,與群臣從官負(fù)薪塞黃河決口。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 38歲,為太史令。
繼父職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紳石室金匱之書。“與朋友摯峻書信往還,勉勵其拋棄隱居生活,立志于事業(yè),從而立德、立言、立功。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 39歲,為太史令。
冬十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雍,祭祀五帝。經(jīng)回中道,批出蕭關(guān)(今寧夏固原縣東南),經(jīng)涿鹿,從代地(今河北蔚縣)而還,經(jīng)河?xùn)|回長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 40歲,為太史令。
冬,司馬遷隨武帝至南郡盛唐(廬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尋陽(今湖北黃梅縣西南)過長江,登廬山,北至瑯琊(今山東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 41歲,為太史令。
冬,司馬遷隨漢武帝行至回中(今陜西隴縣西北)。三月,經(jīng)夏陽至河?xùn)|,祭于后土祠。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 42歲,為太史令。
司馬遷與上大夫壺遂等制定《太初歷》,漢武帝宣布廢《顓頊歷》,改用此歷法。太初歷對后代有極大影響。
冬十月司馬遷隨武帝祭泰山。
司馬遷開始著述《史記》。
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 43歲,為太史令。
司馬遷專心著述。
”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yè),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wù)一心營職。“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開漢元年) 46歲,為太史令。
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發(fā)兵討伐匈奴。
李陵為將,請”自當(dāng)一隊“.
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 47歲,為太史令。
三月,司馬遷隨漢武帝至河?xùn)|,祭祀后土。
十一月,李陵戰(zhàn)敗被匈奴俘虜,司馬遷因替李陵講公道話,而被捕入獄,判死刑。
公元前98年(天漢三年) 48歲。
李陵被滅族。
司馬遷為著作史記而忍辱茍活,自請宮刑。
《悲士不遇賦》約作于是年。
公元前97年(漢武帝天漢四年) 49歲,為中書令。
被赦出獄,任中書令?!稘h書·司馬遷傳》:”遷既刑之后,為中書令,尊寵任職。“發(fā)憤著史記。
公元前93年(太始四年) 53歲,為中書令。
任安(少卿)此年四、五月間有信給司馬遷。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征和二年) 55歲,為中書令。
《報任少卿書》作于是年。
完成《史記》?!秷笕紊偾鋾氛f:”仆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改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 56歲。
司馬遷約死于這一年。死因不明。
一說司馬遷死于公元前87年(漢武帝后元二年), 又一說死于公元前86年(漢昭帝始元元年)。
《漢書·舊儀注》:”司馬遷作《景帝本紀(jì)》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郭沫若《關(guān)于司馬遷的死》:”下獄死事,必世有流傳,故衛(wèi)宏、葛洪均筆之于書,諒不能無中生有,以歪曲史實“.
史壇至尊與偉大
出獄后,司馬遷改任中書令,發(fā)憤撰寫史書,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史記》?!妒酚洝纷畛鯖]有書名,司馬遷將書稿給東方朔看過,東方朔佩服不已,將其命名為《太史公書》,后世稱《太史公書》為《史記》。
”史記“原本乃各國史書的通稱,司馬遷的著述也正是參考戰(zhàn)國時期各國史記所作。但后來因為《太史公書》的影響,大約在東漢時期,就已經(jīng)成為此書專名。司馬遷完成《史記》后,知道該書不被當(dāng)世所容,故預(yù)先將副本存之名山,流傳后世。
《史記》對后世史學(xué)和文學(xué)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鄭樵稱:”六經(jīng)之后,唯有此作“.魯迅稱譽《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趙翼《廿二史札記》說:”司馬遷參酌古今, 發(fā)凡起例,創(chuàng)為全史,本紀(jì)以序帝王, 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系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匯于一編之中。自此例一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圍,信史家之極則也。“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