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栴(1378——1438),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皇子,號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年也就是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應(yīng)天府(即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母親是朱元璋的妃子皇貴人余氏。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年(1391 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為慶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栴先到封地慶陽(今甘肅慶陽市慶城縣),同年,“自慶陽徙居韋州”,駐慶陽北古韋州城,以餉未敷,藩國寧夏,就延安、綏、寧租賦。洪武三十四年(建文三年)辛已年(1401 年)住藩寧夏(今銀川市)。正統(tǒng)三年(1438 年)八月初三日病逝,享年61歲。葬于寧夏同心縣韋州羅山之東坡。死后,被明英宗謚曰“靖”,史稱“慶靖王”. 在寧夏,朱栴先在今同心縣的韋州古城內(nèi)西北建慶王府,并在韋州城居住了9年。以后遷到寧夏城(今銀川市),寧夏城慶王府在今銀川市鼓樓東南、新華街以北一帶,在寧夏城今銀川市居住36年,慶王朱栴總共享藩48年,而“之國”到今寧夏一住就是45年,直到在寧夏城病逝。由此可知,慶靖王朱栴既是安徽人、江蘇人,也是寧夏同心人,更是寧夏銀川人,總之,慶靖王朱栴是寧夏一位古代名人。慶靖王朱栴在寧夏歷史上是頗有作為的,他對明代寧夏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jì)、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影響,他歷經(jīng)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tǒng)六朝,在寧夏生活前后45個春秋,逝世以后,又埋葬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明王陵。
朱栴先到封地慶陽(今甘肅慶陽市慶城縣),同年,“自慶陽徙居韋州”,駐慶陽北古韋州城,以餉未敷,藩國寧夏,就延安、綏、寧租賦。洪武三十四年(建文三年)辛已年(1401年)住藩寧夏(今銀川市)。正統(tǒng)三年(1438 年)八月初三日病逝,享年61歲。葬于寧夏同心縣韋州羅山之東坡。死后,被明英宗謚曰“靖”,史稱“慶靖王”.在寧夏,朱栴先在今同心縣的韋州古城內(nèi)西北建慶王府,并在韋州城居住了9年。以后遷到寧夏城(今銀川市),寧夏城慶王府在今銀川市鼓樓東南、新華街以北一帶,在寧夏城今銀川市居住36年,慶王朱栴總共享藩48年,而“之國”到今寧夏一住就是45年,直到在寧夏城病逝。由此可知,慶靖王朱栴既是安徽人、江蘇人,也是寧夏同心人,更是寧夏銀川人,總之,慶靖王朱栴是寧夏一位古代名人。慶靖王朱栴在寧夏歷史上是頗有作為的,他對明代寧夏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jì)、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影響,他歷經(jīng)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tǒng)六朝,在寧夏生活前后45個春秋,逝世以后,又埋葬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明王陵。寧夏大學(xué)白述禮教授著《大明慶靖王朱栴》一書,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25萬字,全面介紹、評價了明代才子王爺朱栴的一生的經(jīng)歷以及寧夏同心縣韋州和銀川兩地慶王府251年的歷史。2009年白述禮教授應(yīng)寧夏電視臺邀請,主講拍攝《大明慶王》三集電視片,寧夏衛(wèi)視在全國播放。
學(xué)術(shù)成就
慶王朱栴“天性英敏,問學(xué)博洽,長于詩文”“好古博雅,學(xué)問宏深,長于詩文和書法。”大明親王都受到良好的文化方面的培養(yǎng)和教育,明太祖給各親王選派教授,賜給大量古今圖書典籍,王府應(yīng)該有自己的王府藏書館。作為大明朝的親王府,朱栴的慶王府有著豐富歷史文化書籍和各種文獻(xiàn)資料。御賜的,抄錄的,購買的,刻板刊印的, 所有這些藏書和刻板刊印的書籍,都為慶王及其后人寫文賦詩,撰寫著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大致可以開列一個書目:慶王府有《史記》、《漢書》、《隋書》、《新、舊唐書》、《水經(jīng)注》、《元和郡縣圖志》、《五代史》、《宋史》、《元史》等等。
據(jù)《弘治寧夏新志》記載,慶王府自己也刻板刊印了一大批書籍:《崔豹古今注》一冊,《三元延壽書》二冊,《壽親養(yǎng)老書》四冊,《飲膳正要》一冊,《毛晃增注禮部韻》五冊。特別是還刻板刊印了朱栴本人所撰:《寧夏志》二卷一冊,《集句閨情》一冊,《凝真稿》十八卷, 《夏城詩集》一冊,還有《愕齋隨筆錄》六冊,《滄州愚隱錄》四冊,《忍辱文集》二冊。朱栴著作,現(xiàn)今只有《寧夏志》和朱栴編撰的《文章類選》二十一冊,《增廣唐詩鼓吹續(xù)編》 等書傳世,其余都已失傳。
朱栴撰《寧夏志》是寧夏歷史上第一部地方志,開寧夏修志之先河。朱栴所著《寧夏志》有許多歷史學(xué)術(shù)研究貢獻(xiàn),朱栴在《寧夏志》提出“元末復(fù)置行省”,糾正《元史》元朝為“寧夏府路”;寧夏衛(wèi)設(shè)置于洪武九年(1376年)從而糾正明史記載;收錄《大夏國葬舍利碣銘》
碑陰文字,證明碑為元昊大慶三年(1038年)所刻;記載“石佛寺 古靈州城北”,600多年前就率先確證古靈州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nèi),因為寧夏各市縣只有今吳忠市有石佛寺,所以古靈州當(dāng)在今吳忠市。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地方志是“官修政書”,一般由地方官擔(dān)任總纂,邀請當(dāng)?shù)貙W(xué)者撰寫,地方官基本上不寫一個字,而為當(dāng)?shù)貙W(xué)者集體制作,非個人著作,但是,朱栴《寧夏志》是才子王爺慶王本人親自撰寫的專著,作為一個地位顯赫的親王,親自揮毫撰寫地方志,實屬罕見,或者說是絕無僅有。因為在明朝各代百位親王中,慶王朱栴撰《寧夏志》,此外,再無其他王爺親自撰寫過地方志。朱栴作為明朝親王“”帝王胄子“,能夠”孜孜勤學(xué),寒暑不輟“,親自撰成寧夏第一部方志《寧夏志》,意義重大而深遠(yuǎn)。
《寧夏志》上卷目錄是:沿革、分野、風(fēng)俗、疆場、城垣、街坊、山川、土產(chǎn)、土貢、壇遺、屬城、古跡、寺觀、祠廟、學(xué)校、舉貢、人物、孝行、名宦、名僧、死王事、津渡、陵墓、橋、園、壩、河渠、鹽池、屯田、職官王府、驛傳、牧馬監(jiān)苑、公宇、祥異、雜文;下卷目錄是:文(含唐宋明歷代文十三篇)、題詠(詩35首)、詞(三首)。
因為戰(zhàn)亂,朱栴撰《寧夏志》藏書多遭劫難幾乎無存,今天看到的《寧夏志》,是萬歷二十九年,慶靖王朱栴九世孫朱永齋依據(jù)曾長史提供的《舊志》重新刻出版本。此版本到明代后期再一次失傳,后寧夏社科院請來華訪問的日本著名西夏學(xué)專家西田龍雄教授幫助,得到日本收藏的朱栴撰《寧夏志》萬歷二十九年孤本復(fù)印本。然后,該院吳忠禮研究員數(shù)年研究箋證,即朱栴撰、吳忠禮箋證成為30萬字的《寧夏志箋證》,由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元月出版。學(xué)者考證成熟書于宣德年間,故有人稱為《宣德寧夏志》。
朱栴年譜
明太祖朱元璋冊封其第十六子朱栴為慶王,原封地慶陽,后改寧夏,先住慶陽北之韋州(今寧夏同心縣韋州鎮(zhèn)),后移居寧夏城(今銀川市)。在寧夏,朱栴先后居住長達(dá)45年,包括韋州9年,銀川36年。歷經(jīng)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tǒng)六朝,他去世以后,他的后代繼續(xù)在寧夏封王和封郡王等爵位。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