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絲綢之路飄來的樂聲

時間:2017-12-01 11:20來源:大西北網-北京晚報 作者:倪方六 點擊: 載入中...

 

    生活離不開音樂,古絲綢之路給中國音樂帶來的影響很大。諸如琵琶、箜篌、篳篥、胡笳、胡角、胡笛等都是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原的……


    琵琶,馬背民族最喜歡的樂器


    《釋名》:“枇杷,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


    琵琶是生活在兩河流域的古蘇美爾人發(fā)明的。東傳西域龜茲后,再傳中原。東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枇杷”條稱:“枇杷,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但有學者認為《釋名》對琵琶得名的解釋并不一定正確,古梵語稱琵琶為“Bharbhu”,讀音與“琵琶”十分相近,或應源于此。琵琶因出胡中,中原人又稱之為“胡琴”,所謂“對牛彈琴”之琴,其實是指琵琶。


    早期漢語將琵琶寫作“批把”、“枇杷”、“鞞婆”.那么,為何又寫作“琵琶”?魏晉時,文人間流行彈琵琶,所以取“琴”、“瑟”等樂器之字形和“批”、“把”之讀音,創(chuàng)造出了新字“琵”和“琶”,為這種樂器定名。


    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擅彈琵琶,在南京東晉古墓中發(fā)現(xiàn)的多個磚印“竹林七賢”壁畫,阮咸都是“彈琵琶”形象,后人干脆用“阮咸”或“阮”來代指琵琶,琵琶別稱“阮咸”就是這么來的。


    琵琶有直頸與曲頸和四弦與五弦之分。其中的直頸琵琶,一說是在中國本土樂器鼗(俗稱“撥浪鼓”的長柄搖鼓)發(fā)展起來的,由秦朝時修北方長城的役夫所發(fā)明,故俗稱“秦漢子”,阮咸彈的就是直頸“秦漢子”,又稱“秦琵琶”.另據西晉傅玄《琵琶賦》,漢武帝遣烏孫公主劉細君和親,遠嫁烏孫國王,為讓她在道上不寂寞,令樂工“裁琴、箏、筑、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這種樂器可稱“漢琵琶”.


    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的是曲頸琵琶。唐杜佑《通典·樂四》“絲”條稱:“曲項,形制稍大,本出胡中,俗傳是漢制。”曲頸琵琶是馬背民族最喜歡的樂器,俗稱“胡琵琶”,因為最早從西域龜茲國傳入,又稱“龜茲琵琶”,因適合騎行時彈奏,成為古絲綢之路沿途最受歡迎的樂器之一,唐朝邊塞詩人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詩稱:“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表現(xiàn)力豐富,彈奏方式簡單,很快在中原地區(qū)流行開來。到隋唐時,琵琶成為當時燕樂樂隊中最主要的樂器,產生了一批極富藝術感染力的琵琶獨奏曲,如《涼州》、《薄媚》等。


    當時,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以彈琵琶為時尚,軍人也把彈琵琶當成一種寄托。唐朝詩人王翰的名作《涼州詞》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明朝詩人王世懋《華夷呼市》詩更形象:“大漠高空寂建牙,兩軍相見醉琵琶。天閑苜蓿多羌種,胡女胭脂盡漢家。”


    琵琶能在隋唐時興起,與帝王的喜好有很大關系。北齊幼主高恒就酷愛彈琵琶,據《北齊書·幼主紀》:“盛為《無愁》之曲,帝自彈琵琶而唱之。”人們還送給他一個“無愁天子”的外號。隋文帝楊堅未當皇帝前也愛彈琵琶,《隋書·音樂志下》記載:“高祖龍潛時,頗好音樂,常倚琵琶。”隋文帝還能寫琵琶演奏詞曲,他最得意其中抒發(fā)夫妻情的《地厚》、《天高》二首,稱帝后定為“房內曲”,令女音樂人演唱。


    箜篌,漢魏流行的時尚樂器


    《隋書》:“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


    箜篌,也是從古絲綢之路傳來的樂器。《隋書·音樂志下》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箜篌有豎箜篌和臥箜篌及弓形箜篌之分,隋書中所說的“豎頭箜篌”就是豎箜篌,是由波斯傳入西域,再傳中原的,故古人稱為“胡箜篌”.《通典》記載:“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于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


    “臥箜篌”則被認為是中國自己的樂器。箜篌初時寫作“坎侯”、“空侯”,“箜篌”二字與“琵琶”一樣,也是漢以后新造出來的。“箜篌”如何得名?因為有“外傳”和“本土”兩種不同說法,得名也有兩種版本。持“外傳”者認為,箜篌可能是古波斯語Cank 音譯,法國學者伯希和則認為,“箜篌”來源于突厥語系蒙古支系的kong heou.持“本土”觀點者認為,得名與制造者侯調有關?!讹L俗通義·聲音》“空侯”條稱:“(漢武帝)始用樂人侯調,依琴作坎坎之樂,言其坎坎應節(jié)奏也,侯以姓冠章耳。”弓形箜篌古人稱為“鳳首箜篌”,緬甸人稱為“彎琴”,漢譯佛經稱為“琉璃琴”,其共鳴體呈船形,在弓形琴頭上雕有鳳頭裝飾,也有的用龍首和蛇首來裝飾。公元346年,這種樂器隨天竺樂由印度傳入中國。


    箜篌的最早發(fā)明人,有的認為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也有的說是印度人,因而傳入中國的路徑也有北線和南線的不同。但相同的是箜篌一經傳入即迅速流行,成為漢魏才女必學的樂器。如東漢末年,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為妻劉氏所作的長詩《孔雀東南飛》中,稱劉蘭芝是才藝雙全的女子:“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南北朝時,箜篌與琵琶已成為當時最主要的兩種演奏弦樂器,隋唐更是樂壇寵兒??上У氖?,到明朝時,箜篌漸漸失傳了。豎箜篌在傳入中國的同時也西傳歐洲,稱為豎琴(Harp),現(xiàn)在西洋樂器中的豎琴其實就是經過改良的豎箜篌。


    燕樂,融入外來音樂元素的


    隋唐宮廷新音樂


    《夢溪筆談》:“先王之樂為雅樂,


    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為燕樂”


    在吹奏樂器中,傳統(tǒng)的篳篥、胡笳、胡角、胡笛等樂器,也都是從絲綢之路傳過來的。其中的篳篥,有“必栗”、“悲篥”、“貝蠡”等多種寫法,以蘆莖為簧,短竹為管,乃一種豎笛。南朝宋何承天訓詁書《纂文》稱:“必栗者,羌胡樂器也”.唐朝詩人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詩稱:“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涼州胡人為我吹”一句,反映了中原在引進西域樂器的同時,還引進了音樂人才。絲綢之路引進的第一支曲子,據傳是張騫帶回來的《摩訶兜勒曲》,晉崔豹《古今注·音樂篇》稱:“張博望(張騫)入西域,傳其法于西京(長安),惟得《摩訶兜勒》一曲。”《摩訶兜勒》是不是張騫帶回來的存疑,《摩訶兜勒》是佛教音樂,應是佛教傳入東漢后的事。


    中外音樂交流的標志性年代,是東漢靈帝劉宏在位時(公元168-189年在位),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作用凸顯?!逗鬂h書·五行志一》記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漢靈帝這一舉動,在中原掀起了一場“胡化運動”.到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西域音樂人和樂曲仍然大受歡迎,據《隋書·音樂志》,魏太武平河西后得“西涼樂”很高興,稱“國伎”;北周(公元557年-581年)皇家饗食時,慣用高昌音樂;開皇六年,西域高昌向隋朝獻《圣明樂曲》。


    在絲綢之路音樂交流史上,對中國音樂發(fā)展影響最大的一次出現(xiàn)在北周時。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周武帝宇文邕娶突厥公主阿史娜為皇后。作為陪嫁,突厥王召集西域各國的杰出藝人組成一支高水平樂隊,隨阿史娜來到周都長安。龜茲著名樂師白智通也在其中,被推為“總教習”.另外還有一位音樂造詣極高、出身于龜茲音樂世家的西域音樂家蘇只婆。


    蘇只婆擅長彈奏琵琶,還精通龜茲音樂宮調理論,他將西域的“五旦七調”樂理無私傳授給內史大夫鄭譯,促進了西域與中原音樂的交流。在“五旦七調”樂理基礎上,隨后發(fā)展出了代表隋唐音樂最高成就的“燕樂宮調”.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稱:“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為燕樂。”燕樂吸收了“胡部”的西域音樂元素,又稱“宴樂”,是隋唐至宋朝宮廷宴飲時演奏的歌舞音樂,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極高的娛樂欣賞價值。


    有學者考證,白智通和蘇只婆或許是同一人。但不論真相如何,蘇只婆已成絲綢之路音樂交流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這是不爭的事實。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中國古代也有“婦女節(jié)”嗎
  • 古絲綢之路給中華醫(yī)學帶來的巨大影響
  • 古絲綢之路給中華醫(yī)學帶來的巨大影響
  • 從古絲綢之路走來的獅子
  • 古絲綢之路給中國飲食文化帶來的影響
  • 古絲綢之路上商旅為何最愛騎駱駝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