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古絲綢之路起點到底在哪

時間:2017-08-22 10:22來源:大西北網(wǎng)-北京晚報 作者:倪方六 點擊: 載入中...

 

    “一帶一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簡稱,于2013年由中國政府正式提出。如今,“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吸引了沿線各國積極參與,而且引發(fā)全球很多國家關注。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一帶一路”,由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主辦的“一帶一路,昂揚在途”大型跨國文化交流活動于2017年8月8日啟程,本報特約作者倪方六先生應邀參加了這次沿陸上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尋訪和考察,并沿路寫成 “一帶一路” 鉤沉在本版原“一方鉤沉”欄目與讀者見面。這次 “一帶一路”尋訪之旅將橫跨亞歐大陸,行程兩萬公里,歷時三個月,這期間的“一方鉤沉”欄目從今天起也隨之臨時易名為“一帶一路”鉤沉……


    古絲綢之路有哪些“徽州元素”?


    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以郎應募,使月氏”


    陸上古絲綢之路起點,一般認為從中國陜西西安市開始,這次陸上古絲綢之路尋訪之旅卻從黃山出發(fā),為什么?在到達西遞之后,筆者方有所悟。西遞是皖南有名的小鎮(zhèn),有東方“古民居博物館”之稱。而這次活動的終點,選擇在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那不勒斯附近也有著名的龐貝古城,從“東方之古”啟程到“西方之古”結束,可謂是一條完美的中外國際文化交流路線。


    可是,距西安有千余公里的黃山與古絲綢之路到底有什么淵源?


    古絲綢之路早在先秦時已存在,但其正式成為“路”則是從張騫出使西域算起。張騫是西漢武帝時一名職位不高的“郎官”,據(jù)《史記·大宛列傳》,漢武帝當年希望聯(lián)合大月氏,共同對付對中原構成重大威脅的匈奴,張騫于建元二年,“以郎應募,使月氏。”從長安(今西安)出發(fā),歷盡艱辛和危險,最終完成了出使任務。


    張騫出使西域,西漢朝廷本是從政治、外交角度考慮的,事實上卻促進了中國東部與西部、中國與西亞、歐洲的經(jīng)濟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中國產(chǎn)的絲綢、瓷器、銅器、漆器、文具、茶葉等物產(chǎn),通過這條路被“貿(mào)易”到了西域、中亞和歐洲等地;而現(xiàn)在大家吃的石榴、葡萄、芝麻、蠶豆、胡椒、大蒜、胡蘿卜等西域、中亞物產(chǎn),則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其中,有不少“黃山產(chǎn)”物品走上了古絲綢之路,成為暢銷品。


    黃山市古稱為徽州,古徽州頗有名氣,境內(nèi)物產(chǎn)豐富,徽州所產(chǎn)的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最為有名,徽墨、歙硯至今為文人所青睞。現(xiàn)代考古已從古絲綢之路沿線發(fā)現(xiàn)了不少古徽州文物,充分證明徽商曾積極參與了古代“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活動。安徽雖然不是古絲綢之路沿線省份,但絲綢之路上從沒少過“徽州元素”.


    “博望侯”張騫為什么被漢武帝封侯于河南南陽?


    南陽柞蠶絲綢先秦時已出現(xiàn):“孺婦會經(jīng)絡,處處梭子聲”


    與安徽比起來,河南可以說是直接參與了古絲綢之路的建設。西漢時,絲綢之路的起點從長安出發(fā),到了東漢則向東延伸至今河南省洛陽市。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重新建立漢政權,定都洛陽,史稱東漢。面對西漢時建立起來、已中斷多年的絲綢之路,漢明帝劉莊在公元57年繼位后,便決定重新加強與西域、外邦的聯(lián)系。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曾任蘭臺令史的班超投筆從戎,隨軍出征北匈奴,并奉命出使西域,讓鄯善、于闐歸附東漢朝廷,恢復了從天鳳三年(公元16年)中斷的絲綢之路,羅馬帝國也首次順著這條絲綢之路來到洛陽--古絲綢之路上的中外貿(mào)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活動再度繁榮。


    除了洛陽,河南南陽與絲綢之路同樣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絲綢之路之所以得名,與絲綢有直接關系。在南陽境內(nèi),先秦時曾有一個古繒國,便出產(chǎn)繒絮、絲綢這類織物,國名因此而來。河南本地學者認為,繒絮是早期絲綢之路貿(mào)易的代表性商品,沒有繒國的絲織品,也許就不會有后來的“絲綢之路”一名。


    這一觀點確非無稽之談。現(xiàn)在南陽境內(nèi)的方城一帶,仍遍布柞麻類植物,當?shù)爻霎a(chǎn)絲織品之歷史相當悠久。在方城遺址上,現(xiàn)代考古已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代紡輪,另外還有蒸器甑、巖書和巖畫等。


    南陽地方志記載,在方城與葉縣交界處曾設有“繒關”.到清朝時,方城境內(nèi)的拐河一帶仍是河南柞蠶絲綢的最大集散地:“孺婦會經(jīng)絡,處處梭子聲”.1915年,方城產(chǎn)的加寬本色素繭綢榮獲舊金山萬國商品博覽會金獎。


    南陽與絲綢之路的淵源并不僅限于繒絮,正式打通絲綢之路的張騫封侯之地便在南陽境內(nèi)。在南陽方城縣西南30公里處,有一個地方叫博望鎮(zhèn),雖然現(xiàn)在已失去了地理優(yōu)勢,但在過去地勢險要、交通發(fā)達,“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


    “博望”一詞最早為世人所知,就是因為鑿空西域的張騫。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鑒于張騫先后兩次出使西域,為西漢邊疆的穩(wěn)定和西漢與西域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貢獻,漢武帝封張騫為“博望侯”,封地即在今博望鎮(zhèn)一帶,博望也因此而得名。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為何有多種說法?


    西安洛陽南陽青州都考古出土了大量與“絲路”有關的文物


    近些年出現(xiàn)的“南陽才是絲綢之路起點”之觀點,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方城的絲綢和張騫受封于博望,說明南陽與絲綢之路的關系非同一般。到底非同一般到什么程度?有研究學者認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并不在西安,也非洛陽,而應該在南陽。


    為什么這么說?原來,南陽發(fā)現(xiàn)一塊被認為與絲綢之路有直接關系的漢代畫像石。這塊畫像石長328厘米、寬40厘米,為南陽當?shù)匾晃皇詹厝耸克詹?。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鐮見到該畫像石拓片時,十分意外,認為畫像石所表現(xiàn)內(nèi)容就是絲綢之路發(fā)生的故事--再現(xiàn)了當年張騫出使西域時驅(qū)除阻擋者的場景。


    楊鐮對畫像石做了這樣的解讀:中心是一輛三匹馬拉的車,車上乘坐的是一位指揮者(張騫)。騎士分兩類,一類是退卻之中的弓箭手,從頭戴尖帽與雙護耳的形象判斷,屬于絲綢之路上的塞種(薩迦)人;另一類則是漢朝的出塞部隊,驅(qū)除著阻斷通道的對手,護衛(wèi)著居于中心的馬拉車……楊鐮將這塊畫像石取名為“巡行絲路”.


    此外,從方城境內(nèi)的佛爺溝摩崖造像石刻中也找到了相關證據(jù)。佛爺溝摩崖造像石刻開鑿年代比洛陽龍門石窟和云岡石窟都早,應為漢代鑿刻,是中國石窟年代最為久遠的一處佛造像群。


    佛教東傳是古絲綢之路上發(fā)生的重要文化交流事件之一,但何時傳入說法很多,有“東漢明帝說”、“兩漢說”、“漢武帝說”、“前秦說”等等,一般認為是漢明帝劉莊在位時傳入。但也有學者認為,應是漢武帝劉徹在位時,由張騫從西域帶來,即所謂“漢武帝說”,理由之一便源于方城佛爺溝摩崖造像石刻。


    方城佛爺溝摩崖造像石刻造像中有很多西域人的形象,其中有一尊騎著一只羊的佛像最有代表性,這種騎羊雕像在新疆庫木圖拉、克孜爾等當年西域一帶很常見,而在中原卻極少能見到。


    考察古絲綢之路,南陽漢畫館是必不可少的一站。南陽漢畫館是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惟一一座專門陳列漢朝畫像石的專題博物館,館藏有3000余方古代畫像石。在所展示的畫像石人物形象中,有不少與標準的中原人差別十分明顯,具有典型的中亞人特征:戴高帽、高鼻梁、深眼窩,這些南陽出土的畫像石無不顯現(xiàn)南陽與中亞的緊密聯(lián)系。


    盡管有種種跡象都指向南陽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但這并不是定論,迄今仍然爭議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西安、洛陽是圈內(nèi)認可的古絲綢之路起點,類似南陽這樣“爭起點”的地方還有不少,如有學者提出,山東青州即古青州也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理由之一是當?shù)赜杏凭玫慕z綢生產(chǎn)史,考古出土了大量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文物。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古絲綢之路給中華醫(yī)學帶來的巨大影響
  • 古絲綢之路給中華醫(yī)學帶來的巨大影響
  • 從古絲綢之路飄來的樂聲
  • 從古絲綢之路走來的獅子
  • 古絲綢之路給中國飲食文化帶來的影響
  • 古絲綢之路上商旅為何最愛騎駱駝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