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我在寫的時候并沒有想象,他們來問我,(我)發(fā)現(xiàn)問題好深奧,如果不承認(這層意思)顯得我很淺薄,如果說實話大家會很失望,如果說有,甚至(附和)學生的想象,感到很虛偽。”談到自己被許多高等學府乃至社會學者研究一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5月24日于浙江大學表示,許多作家實際上都被放大被解讀了,沒有一個作家在寫作的時候將作品的意義想得特別明白,但他認為沒有必要去較真,因為文學沒有標準答案。
當日,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莫言和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來到浙江大學,與浙大學子暢談“文學與教育”,受到了學生熱烈歡迎。
一坐下,莫言就被問到了從文學作家到明星作家的身份轉變。莫言坦言,他也一直在考慮追星現(xiàn)象,在他看來,人生還是需要榜樣的,年輕人也需要偶像,他年輕的時候也有崇拜的對象。
“我當時崇拜我們縣劇團的女演員。”莫言直言,每個人在年輕的時期都有自己崇拜的對象。
盡管如此,莫言認為,一個作家沒有必要成為明星,“你知道這個雞蛋好吃何必要見到母雞。”
莫言表示,一段時間內一個作家處在一個焦點,作家和讀者之間的關系牢固與否,還是要依靠作品內在的質量,“你得了一個世界性的大獎,我買你的書看,寫的還不如自己寫的好,對你的崇拜感立刻就化解掉,對我來講明星效應是很短暫的。”
現(xiàn)如今,許多知名作家和作品都成為了許多文學愛好者和社會學者的研究對象,其中莫言的作品還成為許多高等學府碩士的學位論文。
“我確實知道很多碩士生或者博士生把我的小說作為他們論文的研究對象,但是每當有人到我面前來請教的時候,選定了把我的作品作為研究對象的時候,我告訴他立刻換題。”莫言坦言,他并沒有想到作品的一些情節(jié)會有那么多的解讀,也沒有想到一部小說寄托了那么深厚的人文道德基礎。
“任何一個作家實際上都被放大都被解讀了。”莫言說,沒有一個作家在寫作的時候把自己作品的意義想得特別明白,如果想的特別明白、表達非常準確,這部小說是不成功的,一部好的作品就會有豐富的可讀性,一部好的小說就會有很大的彈性空間。
因此,莫言直言,關于他的一些批評論文,他也持歡迎的態(tài)度,“沒有必要去較真,(告訴他們)我不是這樣想的,你這樣解釋是不對的,(因為)文學沒有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