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匾額到底是誰題寫的

時間:2015-07-31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北京晚報 作者:戶力平 點擊: 載入中...

頤和園

 

  從東宮門進頤和園,首先看到的是門檐下懸掛著一塊九龍金匾,上書三個大字:"頤和園",字跡蒼勁有力,揮灑自如。但關于這三個字的題寫者是誰,一直以來頗有爭議。有的說是光緒皇帝,也有的說是慈禧太后,還有的說是清末書法家嚴寅亮……

 

如果是光緒皇帝御題金匾  為何鈐印沒蓋在"額頭"位置


  頤和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京西"三山五園"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園,系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而建。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重新興建,并改名為"頤和園",為"頤養(yǎng)太和"之意。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再次遭到"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


  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為五楹三明兩暗,系宮殿式古典建筑。正中間的大門稱御路門,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進出專用,兩邊的旁門為王公大臣出入。


  《頤和園志》載:"東宮門匾額'頤和園'是光緒帝御筆。"《頤和園史話》稱:"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頤和園修繕竣工,光緒帝親筆'頤和園'匾額懸于大(東)宮門。"《頤和園楹聯(lián)鐫刻淺釋》載:"光緒為表示孝敬,以博母后歡心,題額曰'頤和園'."由此可見,東宮門金匾上的"頤和園"三個字確系光緒皇帝所題。


  按照清廷規(guī)制,皇家園林的正門或正殿上的匾額多由當朝皇帝書寫。"三山五園"中的暢春園正門匾額為康熙題寫。圓明園最初是康熙賜給皇四子胤禛的花園, 其正殿圓明園殿額為康熙所題。胤禛繼位后該園升為御園,其正門的"圓明園"匾額為雍正所題。玉泉山靜明園南宮門(正門)匾額為乾隆御書。香山靜宜園東宮門匾額也系乾隆御題。重修頤和園時光緒在位,其正門匾額理應由他題寫,這樣才符合清廷規(guī)制。也正是其匾額由光緒所題,所以才蓋有"光緒御筆之寶"的鈐印。


  然而,清代皇帝用印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制,如果是題寫匾額,御璽要蓋在匾的上方中間,即額頭位置,稱做"額章".也只有皇帝親筆題寫的匾額,才能蓋上"御筆之寶"之玉璽。"御筆之寶"是御書鈐用諸璽之一,此璽主要鈐蓋在御筆書法上。這枚本應蓋在匾額正上方的玉璽,在慈禧太后當政時卻亂了規(guī)制,而是將她的"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蓋在匾額的正上方。"御覽之寶"是鑒賞用印,一般是臣子所題匾額,皇帝鑒賞后蓋上"××御覽之寶"之鈐,以示對臣子書法作品的賞識。而"頤和園"匾額正上方蓋的是"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卻將"光緒御筆之寶"蓋在左邊,實際上是讓他"靠邊站"了。表面上看是表示這三個字經(jīng)過了老佛爺?shù)膶忛?,且賞識,實際上表現(xiàn)出她獨攬大權、盛氣凌人和對光緒皇帝的打壓,由此也就亂了清廷的用印規(guī)制。


  據(jù)傳,修復頤和園后,工部大臣特請光緒皇帝題寫東宮門上的匾額。但光緒所題"頤和園"三個字寫得很難看,可他又不敢直說,只好照此制了一塊金匾掛在頤和園東宮門。慈禧看見后大為不滿,令人摘了下來。


  光緒得知此事后便要重新題字,可一連寫了十幾天都不滿意。為了找回面子,便私下里請一位翰林代寫了"頤和園"三個字,然后蓋上"光緒御筆之寶"呈給老佛爺。慈禧看后恩準照此制匾,重新掛在頤和園東宮門上。但這只是民間傳聞,不足為信。光緒的書法雖不及康熙、乾隆,但也獨具風格,宮廷御苑有不少光緒御筆的匾額,清宮檔案中尚存光緒的"朱批".他五歲開始在毓慶宮讀書,向翁同龢學習書法,真、草、行、隸皆習之。他繼承了祖先的遺風,書法技藝也是很高超。師傅翁同龢曾對他的字給予較高的評價:"間架布局不凡,筆力剛健蒼勁,滿紙虎氣雄風".這正符合"頤和園"三個字所展現(xiàn)出的藝術風格。

 

如果是慈禧太后親題金匾  為何沒蓋"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鈐印


  頤和園修繕竣工之時,盡管按照清廷規(guī)制,東宮門上的匾額應由光緒皇帝題寫??僧敃r是慈禧太后大權在握,光緒只是個傀儡,于是慈禧太后親筆題寫了"頤和園"三個大字。據(jù)說她原本想蓋上"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但此時光緒皇帝已大婚,她再次撤簾歸政于皇上。如果蓋上"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朝野上下必有微詞,且京西其他皇家園林正門的匾額均為在位帝王所題。由于怕自己百年之后招致罵名,所以在匾額上方蓋上 "三方佛爺寶",即正上方的"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左側(cè)的"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右側(cè)的"和平仁厚與天地同意".然后又假借光緒之名,在匾額左側(cè)上方加蓋了"光緒御筆之寶",以顯示此匾為光緒所題,另在其下方蓋上了"愛日春長"的閑章,即祝慈母長壽之意,由此掩人耳目。


  但此說應系訛傳,無任何史籍記載。有研究者將匾額上的"頤和園"三個字,與慈禧在其他匾額上的題字相比較,無論是間架結(jié)構還是筆鋒力度均相差甚遠,由此推斷 "頤和園"非慈禧所題。近年來還有筆跡研究者用電腦進行掃描、對比、鑒定,也認為這三個字與慈禧給其他景觀題字的筆跡很不相符。


  另有傳聞,說"頤和園"三個字是慈禧太后代筆人繆嘉蕙所題??娂无プ炙伢?,云南昆明人,以繪畫見長。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忽怡情翰墨,學繪花卉,又作擘窠大字,常書福壽等字以賜大臣,但其畫技不佳,故召繆嘉蕙進宮,代其作畫。"慈禧對繆嘉蕙鐘愛有加,令其居儲秀宮,除被封為女官、年俸白銀兩千八百兩外,還免其跪拜大禮。故宮里懸掛的不少蓋有"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印章的書畫作品,其實絕大多數(shù)都是繆嘉蕙代筆之作。


  有學者考證,繆嘉蕙以花鳥工筆畫為佳,以小楷見長,其運筆圓潤、娟秀、纖細、挺拔,未見其厚重、蒼勁、龐然、大氣之作,而"頤和園"三個字遒勁、渾厚、灑脫,與繆氏的書法藝術迥然不同,由此推斷"頤和園"之匾額也非繆嘉蕙代筆所題。

 

如果是舉人嚴寅亮應征題匾  為何匾額上沒蓋嚴寅亮的印章


  光緒年間重建頤和園時,慈禧太后曾廣征楹聯(lián)和匾額題字。一時間不但各大翰林爭相獻墨,就連京城的文人雅士也競相獻書。但所選題字呈送慈禧太后過目后,均不滿意。這時恰逢慶親王壽誕,翰林院編修高熙哲應邀前去祝壽,并請與自己交往甚密的恩科舉人嚴寅亮(貴州印江人,土家族)寫了一副壽聯(lián),贈予慶親王。嚴寅亮所題壽聯(lián)為楷書,筆法不拘一格,雍容大度,氣勢軒昂,秀媚中饒有風骨。慶親王大為贊賞,并告知高熙哲,頤和園正征集楹聯(lián)和匾額題字,尚未終定,何不請嚴寅亮試書進獻,以得功名。


  嚴寅亮得知頤和園征集楹聯(lián)和匾額題字的消息后,甚感惶惑。既然朝中那么多書法家所書皆不中圣意,自己一個來自窮鄉(xiāng)僻壤的落第舉子哪能獲選?繼而又想,為何不借此機會試試身手?于是以楷、行、草各體書寫了三十多幅"頤和園"門額,最終選出一幅最為滿意的,經(jīng)高熙哲、慶親王之手呈至朝中。慈禧御覽了嚴寅亮的題字后,贊嘆不已,朱批了"錄用"二字。隨后嚴寅亮又題寫楹聯(lián)二十三副、大小匾額十八方。慈禧審閱后都十分滿意,全部采用,并于便殿召見,勉慰有加,賜玉印"宸賞"一枚,從此嚴寅亮名滿京城。特別是出自他手,懸掛于東宮門外的"頤和園"匾額,字跡蒼勁有力,揮灑自如,別具風格,頗為人們所稱道。


  另傳,嚴寅亮為頤和園題寫匾額,是應翁同龢之邀。翁同龢有"帝師"之稱,先后擔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等要職,尤以書法名世。他與嚴寅亮有莫逆之交,且非常欣賞嚴的書法藝術。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朝廷修建頤和園竣工,詔諭書法家書寫頤和園匾額。翁同龢請嚴寅亮應征,但嚴寅亮自感書法技藝難與翰林院的御用文人相比,無意應征。最后還是在翁同龢的極力鼓勵下,書就"頤和園"三字獻上,慈禧御覽后朱批"錄用".但嚴寅亮不過是個舉子,一介臣民,頤和園乃皇家園林,是不可能把臣民的名字刻上的,所以在匾額上就沒有留下題寫之人的印章,而是假借光緒之名,在匾額上加蓋了"光緒御筆之寶",由此"頤和園"匾額為嚴寅亮所題之事,便鮮為人知。


  有關嚴寅亮題寫"頤和園"匾額之事,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舉人廳"略有介紹,名為"題寫頤和園匾額的舉人--嚴寅亮",民間也有此傳聞,但史籍中未見記述,無以考證,故不被園林史學家所認可。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頤和園東宮門牌樓為何被稱為“涵虛”牌樓
  • “南水北調(diào)”的終點為何選定頤和園團城湖
  • 慈禧太后到底有多奢侈?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