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要錢”是現代人的出門口訣,意思是出門莫忘攜帶身份證、手機、鑰匙和錢包,可見手機已經成為人們須臾不可或缺的電子器官和形影不離的追身伴侶。
有媒體刊登報道稱,全國婦聯呼吁每天關機一小時,多與家人相處。很快就有網媒或者跟進調查,或者要求響應婦聯的號召。
其實早在4月29日,中國青年報就刊登報道說,全國婦聯、《婚姻與家庭》雜志社今天向全社會發(fā)出倡議:每天關機一小時,有限制地使用移動電子產品,家人之間應回歸面對面溝通。
也許是五一的忙碌讓這一新聞失去關注,卻在忙碌過后獲得二度傳播。在臨近國際家庭日時,這個不太新的新聞自然成為一個預熱的話題。
在電話普及之后手機出現之前,人們還沒有剪斷與通訊母體之間的臍帶--電話線。那個時候,親朋好友吃飯聚會還沒有“電子干擾”.
手機的普及,意味著人們可以把電腦裝進口袋,上網聊天購物看新聞收發(fā)郵件等等,電腦能做的事情手機都能做到,而電腦不方便做的事比如通話拍照等手機也能做到。
于是手機慢慢就變成無時無處不在“第三者”.觀光旅游聚會吃飯,手機既是記錄者也是直播者,完全演繹了“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的名言。尤其有了WIFI和社交軟件之后,交流已不再需要見面,聚會也不再局限于在場。
正因為手機的便捷,也導致人們現場關系的“變節(jié)”:在無線的另一端,隨時搭載著數個隱形人。他們實際上都是不在場的聚會參與者、不見面的隔空聊天人。擔心錯過信息的焦慮讓人們不時拿起手機,閱讀并回應來自遠方的對話。
去年,英國《每日郵報》就報道了一項統(tǒng)計,稱人們平均每6.5分鐘就會看一眼手機,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時間為16個小時計算,那么人們一天要看150次手機。
頻頻查看手機,自然就會冷落在場者。這種冷落被人稱為“冷暴力”;面對的人越少,“冷暴力”就會越嚴重。家庭聚會一般只有兩三個,其中任何一個人注意力出軌,都會給對方留下心猿意馬的印象。因此說“手機是個人的情人,夫妻的情敵,家人的情障”并不為過。
因此在2012年,中國就有人發(fā)起“每天關機1小時”的活動,而當時的谷歌執(zhí)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也發(fā)起同樣的號召:“每天將這些設備關掉1小時,將目光從屏幕上移開,關注你所愛的人,與他們對話,進行真正的對話。”
但“每天關機1小時”會有實際作用嗎?德國學者弗蘭克·施爾瑪赫在2009年出版的《網絡至死》一書中就作了間接回答:“我們已經很難抽離自己,從容地打個盹,把速度減緩下來。……打盹的后果只有一個:把打盹時候錯過的一切都盡快地補回來,你看,電腦、手機、Facebook賬號、電子郵件都在不停地催促你一直向前。”
這就是說,關機只能暫時關閉接收,卻關不掉仍然留存在手機里的“電子情敵”.而且關機將影響接聽和接收不容錯過的電話或信息,關機者將會把這種錯過視為關機提倡者的過錯。這樣,“每天關機1小時”的作用也許將是反作用。
真正有用的,應該是提高人們使用手持設備的教養(yǎng),這個教養(yǎng)其實就是人的基本教養(yǎng)--做任何事都考慮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