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趙本山就“從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重要講話收獲什么”為題,接受了人民網(wǎng)記者的視頻采訪。在訪談中,趙本山首次回應了網(wǎng)友比較關心的“是否會亮相羊年春晚”的問題:“第一,聽黨的話,第二,聽老百姓的話。如果大家還需要看我這張老臉的話,我會奮不顧身。”趙本山激動地說。
對于長期生活在鮮花和掌聲包圍之中的趙本山而言,這兩年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批評和質(zhì)疑,尤其是春晚中的小品《捐助》和電視劇《鄉(xiāng)村愛情故事》更是惡評不斷,并成為兩會代表的一個熱議話題。面對本山喜劇被批“偽現(xiàn)實”的觀點,趙本山笑答:“我不高雅也不裝高雅。”
隨著趙本山藝術地位的不斷提升,近年來,他的作品也引發(fā)了“低俗還是通俗”的尖銳爭論。趙本山現(xiàn)象的審美認知引發(fā)的爭論還從國內(nèi)影響到海外。美國《新聞周刊》曾發(fā)表文章稱,小沈陽為“最低俗的中國人”.對此,小沈陽在接受采訪時回應:“我不知道什么東西是低俗。我只知道,觀眾喜歡我的表演。”
在人文領域,沒有通俗文化的介入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真實的。所以,每一個人不必掩飾自己基元性的通俗身份,以及對通俗文化的欣賞需求。通俗與低俗,一字之差,從審美的角度,卻是天壤之別。小品王趙本山,作為春晚的一個文化符號,已經(jīng)消失于兩屆春晚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就是小品的水準達不到春晚的要求,這是不爭的事實。盡管全國觀眾很想看到你在春晚中表演,給觀眾帶來審美的愉悅,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趙本山是否回歸春晚,重要的不是接受采訪時說什么,而是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chuàng)作。只要有好作品,春晚肯定會舉雙手歡迎趙本山“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