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高考”作文 鋌而走險得高分

時間:2014-07-04 08:30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劉黎平 點擊: 載入中...

蘇軾

 

唐宋八大家之蘇軾

 

  看世界杯巴西與智利點球大戰(zhàn),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氣不敢出。不管是踢點球的,還是守門的,不管你平時如何英勇神武、聲振寰宇,在此刻,命運全在一抬足和一撲身的瞬間。沒有傳球、運球、掩護等復雜的團隊運作,進與不進,沒有任何迂回和彈性。勝負,全在你自己臨時決定的角度、方向和力度。


  高考的應(yīng)試作文亦如此。你在學生生涯所培養(yǎng)的寫作技能,你十幾年的思想境界,全在那千字之內(nèi),幾十分鐘之間,也沒有迂回和彈性,成敗就在落筆之間。


  看看北宋的大文豪蘇軾是怎么決定這一刻的?


 

 

應(yīng)試作文

 


  北宋英宗嘉佑元年(1056年),國都汴梁城,來了父子仨,四川人。當時的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父子三人將會在大宋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老爸蘇洵,大兒子蘇軾,二兒子蘇轍。他們來參加大宋的進士科考試,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算是北宋?ldquo;高考”吧。


  父子仨千里迢迢從四川趕來,在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都市里,人脈資源并不豐富,一肚子的學問和才華,想要讓天下人知道,方式只有一種--應(yīng)試。通過考試讓自己名揚京城,然后名揚天下。


  那一年,蘇洵48歲,蘇軾21歲,蘇轍19歲。第二年,蘇家兄弟參加了禮部主持的進士考試。


  我們不妨設(shè)想一下蘇軾當時在考場的心理活動。進入考場,考卷下來了,蘇軾鋪開卷子,一看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換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賞罰要厚道”.古代作文題目是講究來源的,不能憑空想一個,一定要引經(jīng)據(jù)典,這個作文就出自于《尚書·大禹謨》里孔安國的注文:“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刑罰上有疑問,就從輕處理;獎賞上有疑問,就根據(jù)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來決定,這是最忠厚的做法。


  蘇同學拿起筆,首先對這篇作文做知識上的判斷。這種判斷是建立在自己扎實的學習基礎(chǔ)上的。蘇軾當年讀書,也是為了應(yīng)試,他自己后來說過:“讀書作文,專為應(yīng)舉而已。”對于應(yīng)試經(jīng)典,他已經(jīng)相當精熟,知道這是儒家的觀點,對于刑罰和賞賜,前者從輕,后者優(yōu)厚,以顯我大宋仁厚治天下之風。


  文章主題確立了,文字風格該怎樣呢?蘇考生把心思用到歐陽修身上去。根據(jù)綜合信息判斷,主考官歐陽修老師最痛恨華麗花哨的文風,他主張寫文章要淺顯明白,用平實的文字表達深遠的思想,所以,今天的作文絕對不能寫得華麗麗。


  文字風格確定了,接著是表達方式。想要在考場上一鳴驚人,表達方式是極其關(guān)鍵的。同樣的文義,同樣的主題,換個表達方式,給主考官留下的印象就完全不同。簡單說,就是要出彩。想到這一點,蘇考生決定冒險,怎么個冒險法呢?


  他決定用一個故事來表達文章的主題!這個故事的原型來自于周公,然而,具體情節(jié)如何,小蘇的記憶卻有點模糊了。既然記不清了,那就虛構(gòu)吧,蘇軾這次要玩大了。


  蘇考生虛構(gòu)了這樣兩個故事。


  第一則故事,話說上古時期,堯和最高法官皋陶親自審理一起刑事案件,皋陶連續(xù)三次判囚犯死刑,堯卻連續(xù)三次否決,決定寬赦被審人。


  第二則故事,還是堯。當時的四方首領(lǐng)推薦大禹的老爸鯀任職,堯說:“鯀這人靠不住,不聽命令,羞辱家族,不能用。”四方首領(lǐng)卻堅持推薦鯀,堯動搖了,說:“那好,試試吧。”


  這兩個虛構(gòu)的案例,論證了一個中國傳統(tǒng)的司法思想:“罪疑唯輕,功疑唯重。與其是不辜,寧失不經(jīng)。”判罪有疑惑,那就輕判;授功時存疑,那就從厚。與其殺掉無罪之人,不如違背法律放走有罪的人??傊袥Q不能傷及無辜,獎賞寧可有點濫;判罪的事情謹慎點,獎賞的事情寬松點。這就是厚道。


  以上意識妥當與否,不做定論,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蘇考生用兩個故事,將儒家抽象復雜的司法理念闡述得生動明晰而富有層次,勝過千萬句純理論性的表述。


  考卷交上去了,到出榜那天,寫故事的蘇軾居然中了,而且高居第二名。


 

 

成功原因: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和考官心思

 


  蘇軾同學成功了,其實,他本來可以錄為第一名的,考卷到了主考老師那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歐陽修老前輩打開蘇考生的作文,頓時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他看到的不只是一份優(yōu)秀的作文,更看到一股新的時代潮流。瞧瞧這作文,不涂脂抹粉,不花哨華麗, 不賣關(guān)子顯擺深奧,文字平易卻又生動活潑。這不僅合歐陽老師的胃口,而且還讓他覺得自己在文化上后繼有人,歡天喜地說了句:“這后生有出息,俺歐陽以后得給他讓路。”


  不僅讓主考官歡喜,而且還讓主考官覺得是他的衣缽繼承人,蘇軾這一著險棋,算是賭對了。


  當然,蘇軾還得感謝副改卷官梅堯臣,他在旁邊加了一句:“這考生的文字好像孟子。”這可了不得,孟子是歐陽修的偶像,加分不少啊。不過,歐陽考官又是個清廉怕嫌疑的人,擔心這個考生是他的熟人曾鞏,猶豫了一下,就取了第二名。


  蘇軾同學這一記“點球”之所以成功入門,取決于他“進球”的姿態(tài)是正確的。他正確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在苦讀書的同時,能敏感地了解到時代文脈的發(fā)展方向。正確的時代發(fā)展方向未必是當時最流行的,也未必是主潮流,需要有心人去把握。蘇軾沒有讀死書,他能廣泛收集信息,感知新的動向,然后根據(jù)新的動向,來決定自己的文風。所以,他這一賭成功,并非僥幸,而是必然。


  文章要上層次,哪怕是應(yīng)試作文,作文的人一定要是關(guān)心時代,對時代新動向極其敏感的人,甚至要有點先知先覺。怎樣才能先知先覺?那就是要比別人更關(guān)心時代的細微征兆。同時,一定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及生動的表述方式。


  錄取榜出來后,蘇軾去拜訪歐陽修、梅堯臣,歐陽修問:“蘇同學,堯和皋陶的典故,是哪本書上的?”蘇同學老老實實回答:“想當然耳。”師生相視而笑。故事是虛構(gòu)的,思想?yún)s是真實的,也就罷了。


 

 

蘇軾感恩:中榜后寫信感謝副主考官

 


  蘇軾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一出來,頓時粉絲大增,點贊如云,好評如林,京城里的市民排著隊請?zhí)K大才子寫文章。蘇軾同學也懂感恩,寫了一封感謝信給梅堯臣。當然,不免要拍點馬屁,說梅老師好話。當時的梅堯臣并非高官,只是翰林院的直講,官不過五品,如果夸他是朝廷棟梁肯定太肉麻,官不高那就夸梅老師文化高、人品好。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三國粉”蘇軾最仰慕哪位三國人物?并非曹操
  • 科舉考試中為何要用館閣體寫八股文
  • 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作弊與反作弊
  • 唐宋八大家無一是狀元
  • 最??忌鷾赝ン尢?人“高考”
  • 古代改革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