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人驚嘆的“非遺”

時間:2014-05-04 08:30來源:科技鑫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峽谷上的草橋

 

峽谷上的草橋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jù)《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公約》來評定的,目的是為避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被破壞和消失,為豐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chuàng)造性提供幫助。從2008年起,開始將世界各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列入保護名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選定,不在于該項目的大小,而在于其對文化多樣性的貢獻。因此,有些在我們看來是很小的項目,卻能入選代表作名錄,彰顯了“非遺”的多姿多彩,更展現(xiàn)了人類智慧的無窮。下面,我們從300多項“非遺”中選出有趣的8項,與大家分享一下。


 

秘魯草橋:用稻草編織成的吊橋

 


  秘魯草橋位于秘魯安第斯山脈南部阿普里馬克河的一處峽谷上,它是一座用稻草建造的繩索吊橋。這座草橋每年都要重建,而且使用的是傳統(tǒng)印加人的技術(shù)和原材料(即稻草)。


  重建前,先到各農(nóng)戶家收集稻草,然后將稻草擰成一條條長約70米的細繩,然后把細繩擰成中等大小的繩,接著再把它們擰成6股大的繩索。


  準(zhǔn)備好繩索之后,村民們在兩位建橋者的指揮下,將繩索緊緊地綁在古老的基石上,然后,編織者從兩端開始進入到粗大的繩索間進行編織。編織手藝都是家傳的,整個草橋的重建工作大約三天就能完成。


  實際上,從草橋的耗損角度來說,還不至于要每年重建,重建的意義在于村民的參與和社交的功能。


  該地區(qū)的幾條村莊,均以蓋丘亞語為母語。對于草橋,村民不僅僅視之為一條通道,而是把它看成是加強互相聯(lián)系和溝通的一種手段。村民們認為,每年的草橋重建,讓大家對文化同一性的認識不斷加深,村子間保持了幾百年的團結(jié)與此密切相關(guān)。


 

烏干達樹皮衣:搗碎樹皮造衣服

 


  樹皮衣制作是烏干達南部巴干達王國的一項古老手藝。烏干達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有65個民族,如巴干達、巴尼安科萊、巴基加等,巴干達是烏干達最大的民族,占全國總?cè)丝诘?8%.在歷史上,巴干達王國曾統(tǒng)治過烏干達。


  樹皮衣制作是人類一種最古老的技藝,它是一種早于紡織發(fā)明的史前技術(shù)。樹皮衣的制作過程漫長而艱辛。工匠首先要在雨季時采集木圖巴樹(熱帶榕樹)的內(nèi)層樹皮,然后用不同的木槌敲打,直到樹皮具有一種柔軟舒適的質(zhì)感,顏色變成均勻的赤土色。為了防止樹皮過快干燥,工匠要在敞開的工棚里開展工作。


  樹皮衣模樣像長袍,男女都可以穿。不同的是,女性會在腰間系一條腰帶作為裝飾。普通的樹皮衣是赤土色的,而國王和酋長的樹皮衣則被染成黑色或白色,穿著的方式亦不同,以此顯示其地位與眾不同。不過,樹皮衣并不是日常穿著的衣服,通常是在加冕禮、治病儀式、葬禮和文化集會上穿著。此外,用木圖巴樹制成的樹皮布還可制作窗簾、蚊帳、床單和儲衣袋。


  在巴干達王國,在世襲首席工匠卡波各茲的領(lǐng)導(dǎo)下,歷史上幾乎每個村莊都有樹皮衣作坊,而且生意興隆。然而到了19世紀(jì),阿拉伯大篷車商人引入棉布,樹皮衣的生產(chǎn)就開始減緩,并最終淡出,目前只剩下文化和精神功能了。


  其實,在巴干達人的心目中,樹皮衣作為特有的政治和文化傳統(tǒng)象征,地位仍極尊崇。近年來,巴干達王國對樹皮衣的生產(chǎn)制造給予了特別的管理和促進,希望這項古老的傳統(tǒng)技藝能代代相傳。


 

立陶宛十字架:既有屋頂又有雕像還帶祭壇

 


  在其他地方,十字架的制作很少跟雕刻聯(lián)系在一起,在十字架上設(shè)祭壇更為少見。但在立陶宛,制作有雕刻作品的十字架和祭壇是普遍的傳統(tǒng)。


  立陶宛的十字架高度一般為1-5米,通常帶有一個小屋頂,十字架上雕刻有典型花紋或幾何圖形裝飾,偶爾也會帶有小雕像。小雕像通常是圣母瑪利亞和其他圣人,意在讓處于困境的人逢兇化吉。這些十字架一般放置在路邊、村口、紀(jì)念碑旁和墓地。十字架旁的祭壇,擺放的供品也是多樣的,既有食物,也有鮮花、錢幣或彩色圍巾(舉辦婚禮時放置)。如果供品中見到圍裙的話,就是祈禱者在祈求生兒育女。另外,十字架周邊的空地往往是村莊里重要的聚會場所,它有促進鄰里和睦的功能。


  立陶宛北部有個著名的風(fēng)景點:十字架山遺址。這個遺址在一個小山丘上,其間豎立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五顏六色的十字架。據(jù)估計,那里至少有10萬個十字架,規(guī)模之宏大,令人驚嘆不已。


  立陶宛人認為,雕刻的十字架除了跟天主教儀式相聯(lián)系外,還與慶賀豐收等活動密不可分。這些十字架一旦被牧師神圣化,即被賦予了一種不可剝奪的意義。


  立陶宛于19世紀(jì)并入俄羅斯(東正教)帝國,在這個時期以及后來的蘇聯(lián)統(tǒng)治時期,這些十字架成了立陶宛民族和宗教獨特的象征。


  令人遺憾的是,這項已延續(xù)了400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現(xiàn)已出現(xiàn)了式微的跡象,在立陶宛,目前從事這項傳統(tǒng)工藝制作的工藝師只剩200來人。


 

西班牙“疊人塔”:力量勇敢理智于一身

 


  “疊人塔”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qū)最具傳統(tǒng)特色的民俗節(jié)慶活動,起源于18世紀(jì)末。


  人塔是由“城堡人”逐層站在同伴的肩膀上搭建起來的,一般高達6-10層,參與者均是業(yè)余人員。人塔最基層的部分是任何人都能參加的,從第二層開始,就需要那些曾經(jīng)參與過活動、有一定經(jīng)驗的強壯男性充當(dāng),而最后的三層即“高層塔”則由身體較輕的男女孩子來完成。


  “疊人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構(gòu)筑人塔的基層,基層的穩(wěn)固是人塔繼續(xù)向上搭建的首要條件。所謂基層,就是由最下面的人用一只只手臂交疊在一起搭成一個平臺,讓第二層隊員踩在這些手臂上面。在基層的外圍,還有一圈又一圈的隊員,他們低著頭,趴在前面隊友的肩上,以防塔基松散,人塔倒塌。


  第二階段是疊層,參與者小心翼翼地爬上分配給自己的那一層,直到一位小孩爬到塔頂并豎起一只手,人塔才算搭疊成功。


  “城堡人”身上都綁有腰帶,不僅用來保護背部,也是他們向上攀爬時借力的東西。“疊人塔”活動一般在市政廳前的廣場上舉行。活動期間,有樂師演奏傳統(tǒng)樂曲,為人塔搭建提供節(jié)奏上的幫助。“疊人塔”所需要的知識是在團隊中代代相傳的,所以只能通過實踐來掌握。


  “疊人塔”也有競賽,各隊通過服裝、特別是襯衫的顏色來區(qū)分。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中國非遺 美不勝收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