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這是文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對河南安陽的贊譽。如果說文字是進入文明時代的鮮明標志,安陽殷墟就是中華文明起源與發(fā)展的歷史見證。如果說青銅時代是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制期,后母戊鼎就是這一時代輝煌的偉大佐證。可惜的是,在這一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地,這些天卻上演著文物保護和當?shù)孛裆g的沖突。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百姓對改善民生的期待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文物保護的力度也日益加大。改善民生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在所難免,尤其是在類似殷墟這樣存在于百姓生活區(qū)域的文物保護單位,和群眾利益的牽涉更是千頭萬緒。如何處理好當代與古代、眼前與長遠、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問題,既考驗著政府工作的水平,也考驗著國民素質的高低。
改善民生和文物保護之間有一個最大的公約數(shù),那就是以人為本。改善民生是以人為本,是對現(xiàn)世的人的利益的尊重和維護。保護文物本質上是對祖先文明創(chuàng)造的尊重和保護,說穿了也是對人的歷史文化的尊重和精神空間的維護。因此,這兩者在價值追求上是高度統(tǒng)一的。從這一情懷和追求出發(fā),我們一定有智慧找到改善民生和文物保護之間的恰當平衡點,讓曾經(jīng)孕育文明的地方積淀新的文明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