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拜年嗑寫在桃木上
過年引語:萬壽無疆;豐年多黍多稌。
過年特點:先秦時期,新年習俗處于萌芽階段。農(nóng)耕社會,人們渴望豐衣足食。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春節(jié)的雛形。當時興起的“桃梗”就是最初的春聯(lián)?!痘茨献印氛f,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后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jié)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lián)句“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lián)了,這也是當年的拜年嗑。
春節(jié)最初的雛形,主要源于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秋《詩經(jīng)·豳風·七月》寫道:“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大意是,臘月里鑿冰咚咚響,正月里藏進冰窖冷颼颼。二月里取出冰塊行祭禮,獻上韭菜和羔羊。九月霜降天氣爽,十月清掃打谷場。滿斟美酒敬客人,宰殺羔羊共品嘗。登上公堂同聚會,牛角大杯擎過頭,高聲齊祝壽無疆!
還有一首《詩經(jīng)·周頌·豐年》,吟詠年終慶祝豐收的禮儀活動:“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捉?。”《豐年》是遇上好年成舉行慶祝祭祀的頌歌。因豐收而致謝,以豐收的果實祭祀最為恰當。“降??捉?rdquo;既是對神靈已賜恩澤的贊頌,也是對神靈進一步普遍賜福的祈求。
《史記》記載,夏代元旦為正月初一,殷商元旦為十二月初一,周代元旦為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以后,規(guī)定每年十月初一為元旦。秦朝過年的日期正在秋末,恰適合慶祝豐收,與西俗萬圣節(jié)的時間接近。一般人們都把西方圣誕節(jié)比為中國的春節(jié),其實按著慶豐收和驅(qū)鬼的雙重意義演變,中國的春節(jié)更像西方的萬圣節(jié)。
《詩經(jīng)·七月》中記載了西周時期舊歲新年交替時的節(jié)慶風俗,“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慶賀豐收,孝敬老人。”是說人們收獲之后釀制美酒,慶賀豐收,孝敬老人。歡慶活動大致在冬天農(nóng)閑之際,它是后來新年習俗的雛形。
秦漢 過年時間正式固定
過年引語: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過年特點:祭祖是漢朝春節(jié)的重要活動和習俗。
大多數(shù)學者對過年節(jié)日的形成時期,傾向于漢代。
百姓們經(jīng)過春秋戰(zhàn)國四分五裂的局面,苦不堪言。秦雖統(tǒng)一中國,但徭役賦稅苛酷,民不聊生。直到漢代,才出現(xiàn)社會較為穩(wěn)定、經(jīng)濟日趨繁榮的局面,百姓們有了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為歲終的慶祝和新歲的祈福創(chuàng)造了條件。
在漢蔡邕撰寫的《獨斷》一書中,有關于神荼和郁壘二神的故事,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郁壘,民間稱他們?yōu)殚T神。故事說明了過年掛門神習俗,以證明春節(jié)在漢代的興盛。
西漢初期,漢武帝太初元年時,經(jīng)司馬遷提議,漢朝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創(chuàng)立“太初歷”,將原來以十月初一為元旦歲首改為以正月初一為元旦歲首,從此后世沿襲不改。
祭祖是漢朝春節(jié)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jù)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春節(jié)”這個名稱和季節(jié)并不匹配,因為古代本有春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后漢書》記載:“春節(jié)未雨,百僚焦心,而繕修不止,誠致旱之征也”,說的就是立春,到南北朝時,“春節(jié)”泛指整個春季。
從漢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過新年的習俗越來越豐富,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陽、游樂賞燈等活動都已出現(xiàn),逐漸成為中國第一大節(jié)日。
晉朝 最早出現(xiàn)“除夕”稱謂
過年引語:嘉慶肇自茲
過年特點:“除夕”守歲之風俗盛行
據(jù)《大中華文化知識寶庫》等史料記載,“除夕”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而把“農(nóng)歷一年中最后一個夜晚”稱為“除夕”的中國最早文獻資料,就是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
《風土記》中特別記述了除夕大年夜當時守歲的習俗,《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酒食相邀,稱“別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此習俗,經(jīng)唐宋相襲,并沿襲至今。
同時《風土記》中還有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驅(qū)鬼”(即“年”這種猛獸)的記載。
詩人辛蘭在《元正》里寫道:“元正啟令節(jié),嘉慶肇自茲”.
唐朝 李世民給大臣送賀卡
過年引語: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過年特點:拜年發(fā)明“拜年帖”
唐朝時期,年才有了節(jié)日的味道。唐朝詩人盧照鄰在《元日述懷》中寫道:“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寫出了當時百姓圖的就是歲歲有余,家庭和睦,歡樂和吉祥。
那時人們拜年除登門拜年,還發(fā)明一種“拜年帖”,有點兒像現(xiàn)代的“賀年片”.
“拜年帖”由古代名片演變而成。據(jù)考證,西漢時沒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后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后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在“刺”上寫上賀詞,成為專門的“書面”拜年形式,發(fā)明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過年時,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由于這一形式由帝王發(fā)明,迅速在民間普及,不過民間沒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箋紙,豎寫,右上端為受賀者官諱,左下端為賀者姓名。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這種“拜年帖”從唐朝發(fā)起,到宋朝逐漸流行,到了明清開始泛濫,其形式也大于內(nèi)容。清褚人獲在《堅瓠首集》中記載:“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簡,有稱呼??滴踔袆t易紅單,書某人拜賀。素無往還、道路不揖者,而單亦及之。”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