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的女外交官之旅

時間:2012-03-08 08:20來源:人物 作者:吳志菲 點擊: 載入中...

蒙古族女性傅瑩



  2010年1月4日,新華社發(fā)布了國務院任免一批國家工作人員的消息。在長長的任命名單中,蒙古族女性傅瑩格外令人矚目——外交部副部長,這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位少數(shù)民族女副外長。這位曾被外媒評價為“善于發(fā)揮智慧和魅力攻勢的大使”,在成為外交部副部長之后更加吸引公眾的眼球。

  國際風云洗禮中成長的“No.1大使”

  2010年1月26日晚。倫敦文華海德公園飯店內熱鬧非凡,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的離任招待會正在進行中,400余名同事和各界友人共聚一堂,依依惜別之情溢于言表。

  雖然作為外交官傅瑩已經習慣了離別,但每一次都難免傷感。最難舍的不僅僅是這里的歷史文化氛圍,更重要的是3年來結交的新老朋友。英方外交國務大臣伊萬·劉易斯代表英國政府表示,傅瑩擔任大使期間,英中關系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傅瑩為所有關心英中關系的人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劉易斯隨后還對記者說; “她很得體,也很大方。她在任期間致力于英中關系的發(fā)展,英中之間保持著非常友好非常溫暖的關系,我們祝愿她將來能有更大的成就。”劉易斯對他的這位外交對手評價如此之高,令人很難聯(lián)想到此前在英籍毒販阿克毛事件處理上雙方曾有過激烈的語言交鋒。

  再見了倫敦,再見了英國。傅瑩踏上了歸國的旅途,舷窗外的云團千變萬化,她的思緒也浮想聯(lián)翩……

  1985年,傅瑩作為少數(shù)公派留學生第一次到位于歐洲西部的這個島國,成為英國肯特大學盧瑟福學院國際關系專業(yè)的研究生。她說:“當年在肯特大學讀書時是我第一次在西方國家生活,它使我能夠與英國及其他國家的學生之間深入了解。那時,我們就像來自不同的世界,彼此認知十分有限,但我發(fā)現(xiàn)人性的共同點遠遠超出分歧。”憶及當年的學習生活,傅瑩說: “我是少數(shù)能到英國留學的幸運兒之一,但那時我需要與另外一名中國學生分享一份英聯(lián)邦獎學金。很拮據(jù),每月住宿就要花掉100英鎊,只剩五六十英鎊零用。我把每天的伙食費控制在1鎊以內,如果超過1鎊,我就沒錢買書或其他東西了。我偶爾跟同學泡吧,之后就不得不縮減下周的開銷。”

  自英國肯特大學碩士畢業(yè)后,傅瑩開始為中國領導人做翻譯工作,多次陪同黨和國家有關代表團出訪、參加聯(lián)合國會議、參加雙邊或多邊的談判等重要外交活動。1992年,她參與了聯(lián)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關于解決柬埔寨問題的談判,經歷了難得的一次外交鍛煉。“我作為中方翻譯參加了柬埔寨問題巴黎會談的全過程。經過1年多的10多輪談判,我有機會利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提高談判能力和經驗。”

  由于出色的業(yè)務水平和政治素養(yǎng),很快她就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外交工作,歷任外交部亞洲司一秘、參贊,中國駐印度尼西亞使館公使銜參贊,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外交部亞洲司司長,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等職。她在澳大利亞就任的3年,是中澳關系史上最好的時期,高層互訪不斷,政治互信加強,經濟合作增多。傅瑩離開悉尼時,歡送宴上,澳大利亞聯(lián)邦律政部長盧鐸贊譽她是“我政治生涯中所見過的、逾千各國大使中的No.1大使,最能代表和維護中國的利益,最富有影響力和魅力”。

  2007年4月,傅瑩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特命全權大使,再次踏上了英國土地。這年6月12日,英國女王派出兩輛皇室馬車,專程來中國使館迎接新任駐英大使傅瑩一行。在白金漢宮,傅瑩向英國女王遞交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的國書,并向女王轉達了胡錦濤對女王的問候和生日祝愿。從此,她開始了自己為期3年的駐英生涯。

  如今,在外交戰(zhàn)線上經受了各種歷練的傅瑩回來了。她對充滿挑戰(zhàn)的新角色充滿信心。

  鄧小平開懷大笑瞬間的背后

  青少年時代,傅瑩在數(shù)學方面的悟性尤為突出,曾使她產生過當數(shù)學家的愿望。但個人理想在時代洪流面前顯得如此渺小。1969年,為響應“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傅瑩去了內蒙古一個農場進行勞動。

  1970年,傅瑩進入當時的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廣播站,并學會了電影放映技術,經常奔波往返于兵團各點之間為戰(zhàn)友們放電影?!?ldquo;當年電話很少,消息都通過廣播,我早上和中午在廣播室廣播,播報天氣和其他消息,我還是電影放映員。”這位年輕的電影放映員敏捷地爬桿架銀幕,毫無文弱女孩的嬌氣。勞動之余,傅瑩一刻也不忘記學習。任何境遇下,不是抱怨,而是去準備;你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去做你認為該做的事——這是傅螢的人生哲學。

  “因為當廣播員,我有個收音機,廣播里當時有英語教學節(jié)目,我就跟著學,很初級。不久,被推薦上大學。我筆試考得不錯,之后參加了面試。北京來的教授當考官。我不知道為什么讓我去面試,可能領導覺得我跟廣播學英語,有可能通過考試吧。”1973年,她作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到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學習,并選擇了第二外語法語,為了適應工作環(huán)境的需要,同時還學習羅馬尼亞語。

  大學畢業(yè)后,她開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曾任駐羅馬尼亞使館隨員,后在外交部主要擔任翻譯工作。她曾為鄧小平、楊尚昆、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翻譯,參與過各種國際會議、外交談判等重要外交活動。

  1988年1月20日上午,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身著藏青色中山裝的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以84歲的高齡會見了48歲的挪威首相、工黨領袖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夫人。外交部副部長周南陪同會見。給這次外事活動擔任翻譯的就是蒙古族姑娘傅瑩。這是傅瑩首次在這種高層次的場合亮相,難免有些緊張。

  “你是國際上少數(shù)女政治家之一,我很高興認識你。”見到布倫特蘭夫人后,精神矍鑠的鄧小平首先開口問候。布倫特蘭夫人快步走上前握手,鄧小平看到眼前的女首相著裝時尚,于是說: “你看上去很年輕。”布倫特蘭夫人笑著回應:“我48歲了,您也不老嘛。”鄧小平笑了笑,帶著濃濃四川口音說:“我老了,已經84歲了,該退休了……”

  兩人一會兒48歲,一會兒84歲,作為翻譯的傅瑩感覺有點亂了,匆忙之中沒留神,把鄧小平的年齡錯譯成了48歲。在場的副外長周南聽出了這一明顯錯誤的翻譯,出于負責,趕緊說:“不對!不對!”鄧小平問:“什么不對呀?”周南說: “翻譯把84歲翻成48歲了。”

  鄧小平聽后,不但沒有批評傅瑩,反而開懷大笑,幽默地說道:“好呀,我有返老還童術,竟然一下子與布倫特蘭夫人一樣年輕嘍。”布倫特蘭夫人也笑得合不攏嘴。談話氣氛變得非常親切。

  時任新華社攝影部副主任、高級記者的武基國回憶說: “一開始,賓主握手的時候覺得這個女首相很開朗,一點都不拘謹。我把光圈、快門調節(jié)好,就往大會堂的會見廳快步走,聽見里面挺熱鬧,等他們走到屏風那兒,我就先按下一張。這時候翻譯繼續(xù)在翻譯,就說‘對不起我剛才翻譯有誤’什么的。把這話一說,現(xiàn)場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我就抓住這個機會拍下了這個生動瞬間。”

  翻譯在重要外交場合出錯的確不應該,但正是青年傅瑩的無心之“失”,使得鄧小平這位一貫嚴肅的老人難得開懷大笑,也算是“將功補過”。

  在隨后的會談翻譯時,傅瑩很快平靜下來,出色地完成了整個翻譯工作。談及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問題時,耄耋之年的鄧小平思維依然十分活躍,思路依然那樣開闊:“中國要發(fā)展,沒有國際合作,不搞開放,關起門來是不行的。我們耽誤了20年,而這20年是60年代、70年代的20年,這是世界經濟發(fā)展和科技發(fā)展很快的20年,我們要補上這20年的損失不容易。”這段話中,鄧小平運用了很多數(shù)字,傅瑩準確無誤地及時翻譯過去。

  就是在這次與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的會見當中,鄧小平第一次在外事場合談及自己退休。次年,鄧小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提出懇請黨中央批準他辭去中央軍委主席的請求。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批準了鄧小平的退休申請。鄧小平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傅瑩回憶說: “鄧小平很偉大,給他當翻譯確實是激動人心的經歷。當翻譯的優(yōu)勢是年輕時能經歷許多事情,許多東西當時可能沒意識到,但回頭看,我對它們的理解更加深入。”

  鏗鏘的中國聲音和成功的危機公關

  每每國際熱點事件發(fā)生時,傅瑩及時借助媒體平臺發(fā)出中國的聲音,有理有節(jié),剛柔相濟。她從不咄咄逼人,也不照本宣科,有的只是前所未有的坦率、和風細雨的講述、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傅瑩充分發(fā)揮感性的、細膩的一面,以柔性外交手段,無數(shù)次化干戈為玉帛。

  2009年2月初,正值中國傳統(tǒng)春節(jié)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英國。其間,中英就加強雙邊經貿關系達成許多共識,簽署了7份協(xié)議和合同。傅瑩記得: “溫總理在英國訪問的56個小時期間有兩天是周末,但總理幾乎很少有休息時間,共安排了20場活動,從早餐到晚餐,一場趕一場,真有點急行軍的感覺,但總理本人精神飽滿地參加各場活動,我們都十分敬佩總理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充沛的體力。”

  2月2日下午,溫家寶受邀在英國劍橋大學發(fā)表題為《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中國Ⅺ的演講。精彩的演講吸引了座無虛席的聽眾。演講過程中,禮堂后方一名德籍男生突然起身叫嚷,并向講臺投擲鞋子。該男生的行徑立即引起全場聽眾的憤慨,大家齊聲高喊“可恥”、“滾出去”。該男生很快在一片斥責聲中被安保人員帶離現(xiàn)場。

  傅瑩在現(xiàn)場見證了溫總理遭遇這位德籍學生“鞋襲”干擾的全過程。當現(xiàn)場恢復平靜時,溫家寶高聲說:“老師們,同學們,這種卑鄙的伎倆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的友誼。人類的進步,世界的和諧,是歷史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阻擋不了的。請讓我講下去……”頓時,全體聽眾長時間鼓掌。這是對正義最有力的聲援,也是對邪惡最響亮的鞭撻。身臨其境,傅瑩十分激動。演講結束時,聽眾又一次長時間鼓掌,大家紛紛舉手提問,顯示了對中國總理的由衷敬意。

  事后,劍橋大學校長到倫敦面見傅瑩大使,正式表示道歉。校方也轉來肇事學生寫的信,就干擾溫家寶總理劍橋大學演講向中國人民和溫家寶總理表示道歉,認識到其行為缺乏對劍橋大學客人應有的尊重和禮貌,表示后悔。

  傅瑩說,雖然這事件本身是個壞事,但通過圍繞這件事的折沖和處理,中英雙方增進了相互了解與信任?!?ldquo;很多英國人看了電視后,對溫總理處變不驚、從容鎮(zhèn)定印象深刻,紛紛給予好評。國內也及時、全面報道了這一事件。民眾都認為溫總理現(xiàn)場處理得非常好,體現(xiàn)了大國風范和凜然正氣。無論是當時在場的劍橋師生,還是英國和中國民眾,都對干擾的行徑表示強烈不滿,對肇事者表示譴責。事實上,那個肇事學生對中國的指責自己也說不清楚,完全是人云亦云而已。”

  德籍學生“鞋襲”事件s天后,傅瑩通過媒體向肇事學生轉達溫家寶總理的意見: “希望校方給他繼續(xù)學習的機會。希望他用發(fā)展的眼光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傅瑩還引用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中國古語,希望那名學生能悔過自新,并指出,暴力行為與大學秉持的價值觀背道而馳。

  在中國外交的舞臺上,傅瑩優(yōu)雅、美麗、幽默、睿智,再硬的堅冰在她面前都也能融化成水。傅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共外交要實事求是,要早說話,要多說話、說明白話。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席卷壘球之時,在一些人眼中,擁有近兩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似乎“不差錢”。2009年4月二十國集團(G20)倫敦峰會召開前夕,指望中國出資救市的聲音不絕于耳。面對這樣的輿論壓力,傅瑩于G20峰會前夕的2009年3月29日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的采訪,用流利的英文堅定地表示:“當人們給中國戴上‘富裕’、‘有錢’等等帽子時,中國民眾會感到這是在吹捧中國,甚至是在忽悠中國。”語畢,主持人Marr哈哈大笑。

  在談到各方都非常關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增資問題時,傅瑩說,中國贊成增資,主張首先在份額基礎上增資,同時愿意與各方積極探討融資方式,準備在確保資金安全和合理收益的前提下,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她還說,不能簡單地以各國外匯儲備多少為標準確定各國的出資規(guī)模。一般來說,中國等一些新興經濟體的貨幣還沒有實現(xiàn)完全可兌換,需要持有較多的外匯儲備以滿足貿易和投資的需要。

  她特別提到,外匯儲備是老百姓和企業(yè)的辛苦錢,中央銀行則是這些錢的保管員。如果在境外借貸這些儲備,就必須保證資金安全和合理收益,這是任何一個負責任政府的義務。她還強調,如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實現(xiàn)了增資,中國主張應重點幫助那些深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發(fā)展中貧困國家。

  她詳細分析了外界的誤解,解釋中國在金融峰會上的立場,希望西方不要捧殺中國。雖然通過金融危機,中國人對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更加全面。但是,在西方國家的語境中。走上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一會兒被捧上天,一會兒遭無端指責。傅瑩為此引用古訓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

  從倫敦奧運火炬?zhèn)鬟f事件,到西藏問題、新疆問題,在每一次和中國有關的誤解發(fā)生的重要時刻,傅瑩的身影都會積極出現(xiàn)在當?shù)貓笳潞碗娨曋?,或發(fā)表文章,或接受直播采訪,以促進外國民眾對中國的了解。傅瑩深諳與西方主流社會溝通之道,她在促進中英關系和經貿交往方面所作的努力也令商界人士難以忘懷。

  2009年,英國《外交官》雜志授予傅瑩“年度亞洲外交官獎”,稱贊她“以難得的坦率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充分顯示了中國希望通過合作尋求和平發(fā)展,在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最終建立一個和諧世界的愿望”。離任駐英大使之時,英國《金融時報》稱她為“善于發(fā)揮智慧和魅力攻勢的大使”。

  選秀節(jié)目的“粉絲”忘不了內蒙奶茶

  蒙古族是世代生活在中國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擁有獨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傅瑩這位從內蒙古草原走出來的中國首位少數(shù)民族女副外長,喜愛被稱為草原之靈魂的長調。那高亢悠遠、舒緩自由、意境開闊、氣息綿長的長調在她看來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音樂,是離故土最近的一種音樂。在外國工作期間,每有聯(lián)誼活動,她總是唱上一兩首蒙古長調,表示草原兒女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對親人的思念、對祖國的熱愛。悠揚的歌聲情景交融,打動著在座的賓客。她說,每次唱長調就像回到了故鄉(xiāng),就像騎在馬上看著那藍天、白云,心情就特別激動?;蛟S,就是內蒙古特有的音樂元素給她以敏銳、智慧,大草原帶給她特有的堅毅與剛強。

  傅瑩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郝時遠是內蒙古武川人,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女兒在大學學習設計專業(yè)。作為一名女外交官,傅瑩因為工作而“虧欠”了家庭太多?!?ldquo;在國內工作的時候,照顧家的時間也很少,所以對孩子還是有欠疚的感覺。我女兒對此很理解。她已經習慣有困難的時候找爸爸了。”

  問及在外多年是否想家,傅瑩巧妙地“偷換了概念”說:“我很想家,但大使館是‘家’的延伸,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要連上這個‘家’。想‘家’是常常想的,既要想‘家’里在做什么,又要知道‘家’里需要什么。在國外,更能感覺到‘家’的崛起,更加為‘家’的走向強大而自豪。”

  在離開英國回國履新外交部副部長之前,傅瑩除了向大英博物館捐出了珍藏多年母親留下的糧票,還向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捐贈了幾件富有中國特色的服飾。著裝不是簡單的穿衣服,是一個人自身的閱歷、修養(yǎng)和審美品位的體現(xiàn)。傅瑩善于將服裝搭配與流行時尚、所處場合、自身特點進行綜合考慮,對服裝進行精心選擇。

  身邊人說她“衣著講究,小飾物也同樣考究、時尚。這種年輕的心態(tài)讓她與年輕人也自然而然地相處融洽”。外交官也可以是嫵媚的,她可以在公眾場合傳達一種美。不管女人從事什么職業(yè),她看上去都應該是美好的。她的優(yōu)雅不只是通過著裝展示出來,而且她的內在氣質與修養(yǎng)也隨之展示。傅瑩喜歡一些需要慢慢品味的東西,在悠長的時光中,一點點雕琢自己。

  《x元素》是一檔風靡英國的歌唱大賽節(jié)目,分為海選、晉級賽等多個淘汰環(huán)節(jié),最終由評委和觀眾投票選出最后獲勝者。這一節(jié)目每周都吸引1400萬名左右電視觀眾收看。傅瑩是這檔選秀節(jié)目的“秘密粉絲”。

  在英國工作期間,傅瑩說她非常喜歡英國文化。倫敦西區(qū)的劇院、著名文學家的故居,都是她多次造訪之處。她還透露自己是英超足球勁旅阿森納隊的一名球迷。

  “我喜歡在飛機上看一些閑書,因為自己是學外語出身的,不懂的東西挺多,而且時代變化速度這么快,不學就跟不上了。”傅瑩愛好閱讀、藝術,喜歡體育運動,打高爾夫和網球。一位知情人說,傅瑩的高爾夫球打得很好,但這絕不僅是一項娛樂,也是外交工作的一部分,是交際的必需。

  作為女外交官,傅瑩可以說是科班出身、資歷完備、獨具魅力。如今中國民眾寄望身為副外長的傅瑩進一步發(fā)揮智慧和魅力攻勢,“讓中國的聲音在世界上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進而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認識中國,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傅瑩:當“軟實力”遭遇“硬障礙”
  • 郭沫若晚年的精神之旅
  • 頂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