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絲綢之路起點的轉換

時間:2012-07-12 16:11來源:中國遺產網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絲綢之路的空間起點與歷史起點有聯(lián)系 ,因為絲綢之路最早創(chuàng)辟的出發(fā)點應該就是最早的空間上的起點。西周以鎬京為政治中心 ,那是穆王西征的起點 ,穆王往返經行各地和道里途程 ,在《穆天子傳 》中有專門記載和統(tǒng)計 ,便是“自宗周、廛水以西 ,至于河宗之邦、陽干之山 ”,而后輾轉至“西王母之邦 ”,“□(宗 )周至于西北大曠原 ,一萬四千里 ,乃還 ”。宗周的政治中心是鎬京 ,在今陜西長安縣境內。張騫出使西域時西漢國都長安與之大致相同 ,在今之西安市南部。因此 ,長安即今之西安成為絲綢之路最早的起點 ,這是沒有爭議的。我們把一個城市作為絲綢之路起點標志 ,但是這樣的城市卻不是固定不變的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 ,一個城市政治經濟地位常常發(fā)生巨大的變化 ,長安也是如此。長安沒有永遠保持政治經濟中心的地位 ,絲綢之路起點的地位便不可避免地旁落或轉移其他城市。


     這里牽涉到什么樣的城市能夠被稱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我們認為 ,作為絲路起點的城市 ,應該具備如下幾個條件: (1)一個統(tǒng)一王朝或影響較大的割據(jù)政權的首都 ,它是來華使節(jié)的終點和目的地 ,是代表政府出使外國使節(jié)的主要的起點或出發(fā)地。古代使節(jié)通常代表著大規(guī)模地商貿交易和文化交流 ,使節(jié)往還與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互相交織 ,密不可分。 (2)這個王朝或政權在一定時期內有較多的對外交往的活動 ,在中外關系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有統(tǒng)一時期 ,也有分裂割據(jù)時期 ,不是每一個朝代每一個王朝都有對外交往的活動。 (3)這個城市作為一個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 ,對周圍地區(qū)具有較大的輻射作用。它是出口和進口商品及輸入和輸出的精神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在星羅棋布的城市格局中它具有明顯的中心地位。在漫長的歲月中 ,絲路的起點和走向并非一成不變。它常隨中國中原政權和西部世界各國都城的遷徙、各少數(shù)民族、各地區(qū)、各國與中原朝廷的關系的好壞和政治形勢的變化而轉移或擺動??偟膩砜?,西漢時絲路起點在都城長安 ,東漢時隨政治中心的轉移則延伸至洛陽。


     東漢建立 ,以洛陽為首都 ,絲路東端隨之由西漢時的長安東移至洛陽。古代貿易以貢使貿易為主 ,彼此間貢使活動則是主要的貿易活動 ,而貢使貿易的主要目的地則是對象國之首都 ,諸國接待外來使節(jié)的機構和活動當然也主要在首都。西漢時 ,長安涉外機構主要有鴻臚寺和主客曹。禁中少府屬官黃門令也負責部分海外事務 ,他們的任務是負責為皇室搜羅天下寶物和奇禽異獸。長安城內還設有專門接待海外來賓的館舍 ,稱“蠻夷邸 ”,在長安城內藁街 ”。這些機構和設置東漢時皆置于洛陽。東漢時改王莽時典樂為大鴻臚 ,從此成為固定的名稱 ,主客曹在光武帝時又分為南主客曹和北主客曹。而據(jù)《后漢書 ?西域傳 》,洛陽亦有“蠻夷邸 ”,而據(jù)同書《南匈奴傳 》又有“胡桃宮 ”,皆為外商在洛陽的活動所提供的場所。尚書中宮官為皇帝的近密和喉舌 ,大鴻臚是外官 ,屬外朝 ,他們相互配合 ,共同負責外交事務。皇帝關于外交方面的指令 ,通過尚書撰寫為詔令 ,下達大鴻臚具體執(zhí)行和運作。這些處理外交事務的機構在首都 ,因此首都當然是中外交往的中心 ,都城的東遷必然牽動中西交通路線的向東延伸。


     東漢時漢使出行自洛陽出發(fā) ,西域各國使節(jié)東行亦至洛陽。東來的西域質子、使者和商胡則至洛陽 ,并深入中國內地?!逗鬂h書 ?西域傳論 》云:“漢世張騫懷致遠之略 ,班超奮封侯之志 ,終能立功西遐 ,羈服外域。自兵威之所肅服 ,財賂之所懷誘 ,莫不獻方 ,納愛質 ,露頂肘行 ,東向而朝天子。”據(jù)《后漢書 ?和帝紀 》,永元七年 (95) ,班超“大破焉耆、尉犁 ,斬其王 ,自是西域降服 ,納質者五十余國 ”?!逗鬂h書 ?烏桓傳 》記載:“順帝陽嘉四年冬 ,烏桓寇云中 ,遮截道上商賈車牛千余輛。”同書《梁冀傳 》記載 ,梁冀起菟園于河南城西 ,“嘗有西域賈胡 不知禁忌 誤殺一菟。轉相告言 坐死者十余人 ”。蔡邕《短人賦 》所寫即域外人之后裔 其序云 “侏儒 :短人 僬僥之后 出自外域 戎狄別種。去俗歸義 慕化企踵遂在中國 形貌有部 (當為‘別 ’字之誤 )。名之侏儒 生則象父。” 由于西域人在中原地區(qū)人數(shù)不少 漢末的繁欽才能通過觀察分辨出各國人相貌的不同 他的《三胡賦 》云 “莎車之胡 黃目深精 員耳狹頤 康居之胡 焦頭折額 高輔陷口,眼無黑眸 頰無余肉 罽賓之胡 面象炙猬 頂如持囊 隅目赤訾 洞額仰鼻。” 考古材料也說明東漢時洛陽成為西域胡人東來的終點和聚居處。上世紀初 馬衡收集到出土洛陽的三塊刻有佉盧文的弧形條石。據(jù)林梅村的研究 此類刻石原為 ,東漢時當?shù)厥浪拙畽跇嫾S纱丝梢酝浦獤|漢時京師洛陽地區(qū)已有屬于犍陀羅語族的中亞人士于此聚居。1987 年洛陽東郊漢代墓葬中出土的一件羽人銅像 ,深目高鼻 ,緊衫窄袖 ,其造像形式明顯模仿西域胡人個體形象的特征。


     由于東來西往的行人以洛陽為出發(fā)點和目的地 ,《后漢 書 》記西域諸國至中國道里遠近 ,則以洛陽為坐標。如安息國“去洛陽二萬五千里 ”,大月氏“去洛陽萬六千三百七十里 ”,莎車“去洛陽萬九百五十里 ”,疏勒“去洛陽萬三百里 ”。異域貢物所至乃中州洛陽 ,正如王逸《荔枝賦序 》所云:“大哉圣皇 ,處乎中州 ,東野貢落疏之文瓜 ,南浦上黃甘之華橘 ,西旅獻昆山之蒲桃 ,北燕薦朔濱之巨栗。”λω在“商胡販客 ,日款于塞下 ”的東漢時代 ,西域商胡千里迢迢趕至洛陽進行商業(yè)活動。據(jù)《河南志 》卷 2引華延俊云 ,洛陽城中位于南北二宮之西的金市、城東的馬市和城南的南市都是當時的工商業(yè)區(qū) ,因絲路起點的東移而盛極一時。西人以絲路西端的羅馬相比較也舉出洛陽 ,赫德生 (G. F. Hudson)在《歐洲與中國 》一書說:“二世紀時 ,絲綢在羅馬帝國極西的海島倫敦 ,風行的程度甚至不下于洛陽。”他就是從絲綢之路兩端進行比較的。佛教之東傳 ,西域僧人之入華傳教首至洛陽?!陡呱畟?》卷一記攝摩騰云:“騰誓志弘通 ,不憚???,冒涉流沙 ,至乎洛邑。明帝甚加賞接 ,于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 ,漢地有沙門之始也。”竺法蘭與攝摩騰同至洛陽譯經。安清則“以漢桓之初 ,始到中夏。”支婁迦讖則于“漢靈帝時游于洛陽。”入華第一批高僧皆至洛陽。


     洛陽既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又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洛陽自古以來便有“居天下之中 ”之說 ,以此為中心 ,交通全國各地。自洛陽往南 ,第一大商鎮(zhèn)是當時被稱作南都的南陽 (宛 ) ,從南陽南下可達江夏與江陵;自江陵往南 ,經長沙、桂陽而至番禺 ,番禺是南海貿易的中心地 ,這就把海陸兩道絲路聯(lián)接起來。洛陽這種交通中心的地位是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從國際環(huán)境看 ,東漢時東西方陸路貿易的條件更為便利。1世紀后期 ,東漢、貴霜、安息和羅馬四大帝國都處于昌盛發(fā)達的階段 ,他們在軍事上都日益強大 ,逐步吞并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疆土。西方的羅馬帝國處于全盛時期 ,東方的東漢王朝也正如日中天 ,西域的貴霜王國統(tǒng)治著今阿富汗和印度北方的廣大地區(qū) ,處于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安息則處于三大帝國之間 ,發(fā)揮著重要的中介和緩沖作用。四大帝國都希望在絲路貿易中獲利 ,他們都推行著有利于對外交流的貿易政策 ,東西方之間以絲綢貿易為代表的經濟文化交流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