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洛陽宮殿復原圖
漢代以來,絲綢之路發(fā)揮了中國與域外各國交流的重要紐帶作用,也促進了作為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一的河南洛陽經濟的繁榮。絲綢之路將中國豐富的絲綢、瓷器等特產運到國外,也從西方運來了珠寶、香料、玻璃器皿等商品。而對這些進出口商品征收的關稅,歷來都是國家重要的經濟手段。歷代政府多鼓勵對外貿易,并采取各種稅收措施予以扶持和調節(jié)。
絲路起點貿易發(fā)達 商品流通產生關稅
絲綢之路是古代歐亞陸路運輸的主要路線,除促進東、西方商業(yè)繁榮外,在經濟、文化及宗教交流方面也具有重大意義。
東漢都城洛陽,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是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一。公元64年,漢明帝派遣使者沿絲綢之路赴西域拜佛取法,在洛陽創(chuàng)建白馬寺。公元73年,班超奉命由洛陽出使西域。
東漢之后,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皆以洛陽為都,故洛陽長期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大量的遺跡、遺物都反映了這一歷史事實。如在洛陽出土的背馱行囊的“駱駝”、頭發(fā)卷曲的昆侖俑、波斯薩珊王朝銀幣、東羅馬帝國的金幣等,都是洛陽作為絲綢之路東方起點的證據。
從東漢到隋唐,洛陽一直是個國際性大都市,北魏時期有1萬多戶約5萬外籍人常住洛陽,到了唐代更多。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與茶葉等特產運到國外,也從西方運來了珠寶、香料、玻璃器皿等商品。隨著商品交易的日趨頻繁,朝廷對進出口商品征收的稅也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其中,關稅是國家調節(jié)經濟政策的重要杠桿。
歷代多重國際貿易 采取稅收措施管理
漢代以來,多數帝王對國際貿易持積極態(tài)度,并采取各種稅收措施予以管理。
漢代,中西方之間的貿易主要以官方形式進行,西域諸國派使者來中原以向漢入貢為名進行貿易,商人也加入使者行列。漢代政府的使者也是官商。絲綢之路上設有關隘,過往行商得向關都尉或地方官繳稅,稅種分為關稅和市租。關稅以貨物總量為基礎征稅,稅率約為10%;市租以買賣成交額為基礎征稅,市租率約為2%。
隋唐時期是絲綢之路貿易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朝廷對外國客商一般不額外加稅,隋煬帝還對胡商實行減稅免稅政策。唐代,政府采取懷柔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外商的貨物入關后,宮市使以兩倍于民間市價的價格購買外商貨物。低稅率刺激了洛陽的工商業(yè)發(fā)展。
宋代也是絲綢之路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但受當時政治因素的影響,西域朝貢的頻率有所降低,朝貢貿易的規(guī)模和期限也受一定限制。此前,通過絲綢之路入關的商隊人數從十幾人到幾百人不等。到了公元1085年以后,于闐等頻繁入貢,大規(guī)模的商品交易使宋代白銀、絹帛大量外流,朝廷不得不對入關商隊的人數進行限制,朝貢使團保持50人左右。
貿易政策調節(jié)經濟 關稅成為重要杠桿
古代中國的經濟水平在世界上一直領先,對外貿易長期出多入少,而對進出口商品征收的關稅,對中國經濟產生的作用也日趨明顯。
“自20世紀80年代實施對外開放政策后,我國對外貿易量穩(wěn)步增長,關稅制度也在不斷改革和完善。”瀍河區(qū)地稅局局長楊海濤介紹,關稅的征收除了有增加財政收入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成為執(zhí)行國家經濟政策的一種重要手段,用于調節(jié)、保護和發(fā)展本國的經濟和生產。
關稅是國家的重要經濟杠桿,稅率高低和關稅是否減免可以影響進出口規(guī)模,調節(jié)國民經濟活動。如通過調節(jié)進出口商品數量和結構,可促進國內市場商品的供需平衡,保護國內市場的物價穩(wěn)定等。
目前,我國實行的關稅政策是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2012年關稅實施方案》。2012年的關稅總水平為9.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1%,工業(yè)品平均稅率為8.9%,稅目總數由2011年的7977個增至8194個。
(資料提供:洛陽市地方史志辦公室)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