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北的風水情結(jié)—延安府城(2)
時間:2012-03-06 09:57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作者:朱競梅 點擊:
載入中...
老昆明城的選址與營造,在這張云南府屬輿地全圖中展示得一清二楚:即使是從現(xiàn)代遙感地圖(下)上觀看,昆明也屬于風水格局極佳之地。北有長蟲山依靠,南有滇池瀕臨,城東城西各有群山與碧水夾峙、環(huán)繞。山是逶迤綿亙,水是屈曲生情,城則方正威嚴。由北到南,官府、衙門,次第擺開。有趣的是,現(xiàn)代昆明城就是以五華山為中軸線布局的。地處云貴高原的昆明,也是一座極有特色的山水城市。
北邊有山(俗稱長蟲山),來勢若鸞停鵠立,它就是昆明的主山。此山向南逐級而下,依次為商山、螺峰山、五華山、祖遍山,如玄武垂首,包容有情,端麗尊貴,安泰吉祥,昆明城就建在它最為關(guān)照的明堂點穴之位。至此,我們已經(jīng)窺見當年城市選址營造的匠心之始。東邊,由北向南是鸚鵡山、金馬山等峰巒重疊,逶迤綿亙,如長龍蜿蜒游動,環(huán)抱明堂,此乃青龍。西邊,由北向南是妙高山、玉案山(就是現(xiàn)在有名的棋盤山)、進耳山(也被稱作筆架山)、碧雞山、太華山、羅漢山等,連峰度脈暗藏深壑,秀峻挺拔蒼崖萬丈。南邊,滇池水滿盈野,荻葦蔽天,綠楊鋪岸,漁火隱隱,江空月明,與北、東、西三面群山、重重朝案形成絕妙對景,此乃天造地設(shè)之佳境!難怪諸多文杰瞻巒噓唏,贊頌昆明“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勢鎖煙霞。滇池岸邊渾如錦,春城四季滿鮮花”。
除此之外,風水中還有一個對于城市或區(qū)域至關(guān)重要的概念——水口,在這幅圖中有沒有體現(xiàn)呢?讓我們來看其山水格局。
東邊,有兩條主要河流——金汁河和盤龍江,蜿蜒回旋,平行而下,南流注入滇池。這是流自青龍的水,為陽水。盤龍江到了城東南官渡一帶折向西為玉帶河,然后又分一支西流為永暢河,進而折向北與護城河相通。
西邊有白虎之玉案山水、進耳山水等,皆東南與滇池相通,這是陰水。東邊金馬山處,北來之水遇山東折,回環(huán)之后,繼續(xù)向南向東流向平坦寬闊的城南,直至匯注滇池。山頂建有一塔??磥?,這就是昆明的上水口了,它處于八卦“巽位”,為吉方。中國古代很多城市的水口都位于此方位。西邊碧雞山如一把鎖鑰,似欲扼住西北而去之水,這里就是昆明的下水口。風水上講,上下水口,合為天門地戶,左右著城市的財運。城四周諸山左旋自西而南而東,諸水右旋自東而南而西,志書上說,此乃陰陽互根,點出了昆明城的風水大勢。
水口被認為是一個象征城市的生命源泉,古往今來,人們竭力美化它,謳歌它,修建塔寺崇拜它。我們在圖上看到,東邊的金馬山上就建有金馬寺塔。與它隔水相望,滇池西岸的碧雞山上又筑有碧雞關(guān),雙雙夾峙,氣宇軒昂。有清人趙拱的詩《望昆明池》為證:
巨浸東南是古滇,茫茫池水勢吞天。
碧雞莫渡棲平嶺,金馬難行繁野田。
塔秀近扶雙寺月,城高遙鎖百族煙。
炎風盼得昆明到,何日開襟向北旋。
乾隆年間道士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lián)》也描繪了昆明城的風水意象:“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篙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這里形容東邊的金馬山像奔騰的神駒,西面的碧雞山像靈動的飛鳥,北邊的長蟲山像起伏蠕動的長蛇,南面的白鶴山偎依碧水,像羽毛白潔的仙鶴翩翩起舞,正是一幅吉祥如意的風水圖畫啊!古老的昆明,就是在這樣一個安寧吉祥的環(huán)境中、在無數(shù)代人對其山川形勢的贊美謳歌中發(fā)育和成長。一幅地圖,它沒有繪制詳細的道路、屋舍,也沒有標明具體的里程,甚至地物的相對位置、大小形狀都大有偏訛,但它卻如此有用。古人不僅據(jù)它選址造城,而且還賦予它強烈的感情色彩,這種感情色彩就是對地方最美好最重要的地物的依戀和美化。這種依戀和美化,盡管地圖的方寸如此狹小,地圖的容量如此有限,地圖的繪制如此粗陋,但它也從未被忽略過,并且世代相傳。
(責任編輯:鑫報)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