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內部分社區(qū)和道路兩旁的綠化帶被大量清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地磚。記者調查發(fā)現,這些遭到清理的綠化帶大多缺乏管理,蚊蟲肆意孳生。對此,市人大代表認為,綠化帶本來就需要日常管理,簡單鋪上地磚覆蓋,是懶政的表現。
我們知道,作為社會管理的基層,街道社區(qū)一直都在承擔各種巨大壓力。若市政府有重大統一行動,比如曾經的“創(chuàng)文”,街道的干部幾乎就要全員上街大掃除了。對于像登革熱這樣每年都來、一來就大半年的持久戰(zhàn)役,街道難免會想出斬草除根的辦法。只要雜草少了,積水沒了,蚊子就沒機會生存了,那大家就不用上街勞動了。
對于街道這樣的做法,也許還真有街坊會贊同,其原因也并不復雜。首先,這些綠化帶,既不遮陰也不一定美觀。街坊長期對綠化帶形成了低分評價,給街道鏟除綠化帶以一定的“共識基礎”.其次,鋪成地磚后,散步的、騎車的、擺攤的多了許多空間,甚至會感覺那還是一種政府給的福利。時間一長,也許大家都會接受地磚更好的理由。
然而,從廣州的空氣質量來看,我們的綠化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特別在新城區(qū),路邊的參天大樹少之又少,反而因為頻繁的擴建、遷移,讓許多道路總是只有低矮灌木。相比之下,深圳的深南大道上的樹林帶卻能保持至今20多年。本地綠化本不盡如人意,偏偏那些加入綠化率的草皮也要面臨消失,可見所謂“低碳綠色”在一些部門眼中并非他們嘴上說的那么重要。
按有關法規(guī),如果城市已經規(guī)劃了綠化帶,那么改成硬地就需要改規(guī)劃。特別是對雨水充沛的廣州,豐富的土壤和草地,其吸水性遠遠要比水泥地磚地要好很多。一個地區(qū)頻繁內澇,很大原因就是地面全面硬化,水回不到大地的惡果。那種頭痛醫(yī)頭、割裂生態(tài)自然的做法,是一種無視全局的盲動。這就類似于有人提出河涌底全鋪水泥就能干凈無淤泥……
要抗擊登革熱,根本的出路還是要清理城市環(huán)境,一個地方如果能長期保持有序管理,那么蚊蟲疫病就很難蔓延??纯次覀冊S多大型景區(qū),包括一些私營的景點樂園,精細管理到位,林木郁郁蒼蒼,哪里會做出“鏟綠化防蚊子”這樣的事?有時,越是公地,越容易陷入“硬件投入花錢第一,管理維護倒數第一”的局面。真把草地變磚地,可能就陷入“持續(xù)更新”的怪圈,沒兩年就鏟掉再鋪,類似提高GDP的“行為藝術”可謂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