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各種考試制度改革一直沒有斷過,先秦時期已有“口試”,西漢時期出現(xiàn)“筆試”、“抽簽考試”,唐代開始設“特招”,宋代曾精減“考試科目”,明代考試更加“標準化”,清代曾三次實施過廢除“八股文”的科舉制改革……
●漢代選拔首現(xiàn)“筆試”
●漢文帝首推“策問”環(huán)節(jié) “著之于篇朕親覽焉”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考試制度的國家。先秦時,齊國上卿管仲已提出了選拔人才的“口試”模式,“設問國家之患”.到西漢,現(xiàn)代考試最主要、最普遍的模式--筆試已出現(xiàn)。
劉邦在建立漢朝后,意識到了人才對治國的重要性,大力推行上古三代時已存在的“察舉制”,廣招人才。劉恒當了皇帝(文帝)后,在察舉制這種選人用賢手段的基礎上又加入了“策問”環(huán)節(jié)。
所謂“策問”,又叫“策試”,系由皇帝親自主持、親自出題的考試,由應試者進行書面回答,即漢文帝所謂“著之于篇,朕親覽焉”.
公元前165年,漢文帝下詔,對所有經(jīng)三公九卿、郡守薦舉的應試士子進行統(tǒng)一筆試,選出成績優(yōu)異者。據(jù)《漢書·晁錯傳》,漢文帝很重視策問環(huán)節(jié),所有答卷均嚴加密封,“周之密之,重之閉之”,不得泄露。
漢文帝主張的“策問”,在中國考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筆試,也是世界最早的一次筆試。而且,開創(chuàng)了封建皇帝親自主持考試的風尚,為以后歷代皇帝所效仿,科舉時代的“殿試”模式或許就是受此啟發(fā)而來。
在中國這次最早的筆試中,獲得最好成績的是后來成為著名政治家的晁錯,“對策者百余人,唯錯為高第。”晁錯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筆試第一人”,其答題格式,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這類考試的模板。
在漢文帝之后,筆試成了通行檢驗水平和業(yè)績的常規(guī)手段。如確立儒術(shù)在中國文化中統(tǒng)治地位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在漢武帝劉徹第一次詔舉賢良的筆試中脫穎而出的,其“天人三策”,受到漢武帝的贊賞,考試成績名列“上第”,出任江都相。
更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不僅是筆試的受益者,還是“考試”這一詞匯的首提者,他在《春秋繁露·考功名》一書中提出了“考試之法”:“計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實,先內(nèi)弟之,其先比二三分,以為上中下,以考進退……”
●漢代實施“五經(jīng)課試法”
劉恒實行的“策試”,并不是針對普通的學子,漢代對在校生的考試模式則是“抽簽考試”.
漢代是中國教育史上大力興辦高等學府--太學的時代,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興太學”建議,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漢武帝要求丞相公孫弘等人拿出設立太學的具體方案,不久即在當時的首都長安建起校舍,中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由此開始。
此后,漢代的高等教育進入快車道,太學擴建,學生擴招,校園規(guī)模和在校生人數(shù)均大大增加。在西漢末期王莽主政時,太學進一步擴建,建成的校舍能容萬名學生,一直到東漢末年,漢代太學生的數(shù)量都常維持在3萬名左右。
漢代太學“寬進嚴出”,并沒有嚴格的入學考試,以甄別選送為主,但要想畢業(yè)拿到“學位證書”(以被選拔當官,即所謂“入仕”為標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學的學生每學年都有考試,即所謂“課試”.根據(jù)課試成績好差評出甲、乙兩科,成績直接與仕途掛鉤,優(yōu)秀者可授予相應的官職。
課試采用“射策”的方法,通俗地說就是將考題(“策”)放在桌子上,考試時由學生隨機抽?。?ldquo;射”)作答,根據(jù)答案的優(yōu)劣評出學業(yè)等級,類似于現(xiàn)代的“抽簽考試”.另有學者根據(jù)《后漢書·順帝紀》注引《前書音義》,認為射策是一種“選題考試”.
射策是漢代特有的學生考試模式,當時太學生主要學《易》、《書》、《詩》、《禮》、《春秋》等“五經(jīng)”,考試時便圍繞五經(jīng)出題,因此又稱“五經(jīng)課試法”.
漢代的太學生考試制度先后有過多次調(diào)整,東漢永壽二年(公元156年),由于太學生在校人數(shù)過多,舊的考試辦法已不能適應擴招,于是漢桓帝劉志對考試制度作出了重大的調(diào)整,將原來的一年考一次,改為兩年考一次,錄取名額也不再加以限制。
據(jù)《文獻通考·學校一》,在改“兩年一考”的同時,又設復試制度,可以多次考試,第一次沒考好者還有二次、三次……只要通過考試都可以“補吏”;或者留校,等兩年后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由于復試并沒有次數(shù)限制,大大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唐朝允許“自學考試”
●唐高宗特招“非長之才”
中國考試制度發(fā)生根本性的改革是在隋唐時期。因為此前的考試屬于“察舉制”時代的考試。而在此之后,中國才進入了真正考試的“科舉制”時代。
隋文帝楊堅在建立隋朝后,于開皇年間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人才選拔方式,實行分科考試,設秀才科、明經(jīng)科“分科舉人”.隋文帝死后,隋煬帝楊廣于即位次年(公元605年)即對“分科舉人”的考試制度進行改革,考試科目多達“十科舉人”.在推出分科考試的同時,隋朝還全面恢復中央和地方的公辦學校(官學),強調(diào)考試制度:“教習生徒,具以課試之法,以盡砥礪之道。”
唐代則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的國民教育體系,與之配套的考試制度也全面建立。唐代考試的特點之一是面向全體國民,不只在校學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社會青年等非在校生也可以通過自學參加考試,這種非在校生參加科舉叫“鄉(xiāng)貢”.據(jù)《新唐書·選舉志上》記載:“舉選不由館、學者,謂之鄉(xiāng)貢。”鄉(xiāng)貢不僅和在校生有同等的報考資格,在中唐以后甚至出現(xiàn)了“重鄉(xiāng)貢、輕生徒”的現(xiàn)象。
起初自學考試有嚴格要求,考生必須在當?shù)兀ū炯﹫竺仨毥?jīng)過縣、州府的考試,合格者才能上報個人檔案材料(解狀),每年十月參加禮部考試。到唐朝后期,對自考生的限制放寬,不再受籍貫限制,可異地投奔取解,州縣考試也不再嚴格,有時不經(jīng)過考試也能給予解狀,稱之為“拔解”.鄉(xiāng)貢為平民子弟開辟了一條升遷之路,自學者可以和生徒一同競爭入仕,極大地刺激了民間自學與辦學的熱情。
上述是唐代的??瓶荚?,在唐朝的考試制度改革中,還設有“制科考試”.所謂“制科”,是有別于定期考試的不定期科舉考試,制科又叫特科、制舉,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試埋沒特長生,選拔“非長之才”,以彌補??频娜毕莺瓦z憾。
制科考試類似于現(xiàn)代的“特招”,招收某一方面的特長生。據(jù)《云夢漫鈔》記載,高宗李治在位時的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朝始設制科,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始有“志烈秋霜科”,詩人韓思彥考中該科。之后,武則天又對制科考試作了調(diào)整,要求進行殿試,加試策文三篇。
●宋代考試分“經(jīng)義”“詩賦”
宋代科舉考試同樣經(jīng)歷過幾次較大改革,改革的目標首先是對考試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精減考試科目。宋仁宗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教育家范仲淹提出了“精貢舉”的觀點。到王安石變法時期,合并考試科目成為科舉考試改革的中心內(nèi)容。在王安石的考試新政中,罷去明經(jīng)諸科,僅存進士科,同時設立“三舍升試法”,實行由學校直接升選貢舉的制度。
考試制度改革在歷朝都是大事,王安石的考試改革由于變化較大,爭議也大。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朝廷只好將進士考試分為“經(jīng)義進士”和“詩賦進士”兩個考試科目,到南宋初,又將經(jīng)義和詩賦合為一科……就如今天的文理分科一樣,分分合合,反反復復。
宋代也有制科考試,還提升了武則天開設的武舉考試地位,讓“武舉”與“文舉”一樣,擁有同等的“學歷地位”,當然這與當時國家對軍事人才的需要有很大關系。
宋代的考試科目改革,都是圍繞為國家選拔出實用人才、急需人才而設置的。如王安石考試改革中就重經(jīng)義而輕詩賦,去掉詩賦、帖經(jīng)、墨義,曾遭到蘇軾、司馬光等人的強烈反對。
明清時期,中國的考試制度已完全定型,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四種固定考級,最明顯的是出現(xiàn)了“標準化”考試??荚囈?ldquo;八股文”為典型,作文從開頭到結(jié)尾都有固定的標準和程式,以“四書五經(jīng)”中的文句為題目,以朱熹等的注釋為標準。
“標準化”考試減輕閱卷者的工作量,但因為脫離社會實際,不利于考生的自由發(fā)揮和人才選拔,當時便遭到有識之士的批評,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朝廷曾一度詔廢“八股文”.
據(jù)《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