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朋友到了開封,我一般都要盡一盡地主之誼:請他們吃地攤。
我一說吃地攤,講究生活品質(zhì)的讀者就該笑了。地攤多臟啊,怎么能在那里請客?
我承認地攤食物不干凈,可是酒樓里的飯菜就干凈嗎?誰又能保證星級飯店不用地溝油呢?再說了,就算吃地攤不健康,吃酒樓才健康,可您不抽煙不喝酒不吃地攤專吃無公害蔬菜,每天嚴(yán)格按照營養(yǎng)食譜進餐,小心翼翼過上一輩子,得到的也無非就是健康而已,劃算嗎?不劃算!
我喜歡吃地攤,主要是因為地攤更隨意,更熱鬧,更親民,想抽煙就抽煙,想劃拳就劃拳,想光膀子就光膀子,絕對不會有人攔著。此外地攤還有一大優(yōu)勢:你隨便找家地攤落座,就能吃遍周圍所有的地攤。
比如說咱們幾個去地攤上吃羊霜腸,每人一份,不過癮,可以隔桌子去喊東邊的攤主:“老板,來兩碗豆汁兒!”完了再喊西邊的攤主:“給這邊烤四個腰子!”要是嫌地攤上的生啤摻水太多,就去對面超市扛一桶過來,攤主干瞪眼沒辦法。假如是在飯店,就不能這么做了,好多飯店門口都寫著呢:“外菜莫入,謝絕自帶酒水。”
相比之下,還是宋朝的飯店更有人味兒。宋朝飯店能不能自帶酒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可以叫外菜,甚至都不用你叫,會有很多小販直接進店給您推薦各種小吃。且聽聽南宋遺老周密是怎么說的:
在臨安各大酒樓的包間里用餐,只要不吩咐店小二擋駕,就會遇到一撥又一撥的小販,有人進來賣鹿肉,有人進來賣鮑魚,有人進來賣螃蟹,有人進來賣羊蹄,都是熟的,上桌就能下酒。酒過三巡,還有小販進來賣醒酒藥,什么杏仁、半夏、橄欖、薄荷,應(yīng)有盡有。
宋話本《鄭節(jié)使立功神臂弓》里也有這樣的場景:一幫員外正喝酒,一個小販挎著籃子進來,叉手唱三個喏,從籃子里取出砧板和刀具,切了一盤子牛肉,送到酒桌上,然后幾個員外給了他一些賞錢。
今天開飯館的老板可能會覺得小販進店賣吃的簡直就是虎口奪食,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宋朝人把它當(dāng)成了一種:飯店給小販提供了營業(yè)場所,小販給飯店帶來了風(fēng)味小吃。當(dāng)然,最占便宜的還是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