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加藤彭子,并不是宮崎駿的粉絲,只是一位看過他電影的普通日本女性。她的兒子今年剛滿一歲。"我會想帶著我的孩子一起去看宮崎駿的電影,讓他能喜歡上一些美好的東西。這也會成為我和他之間美好的記憶吧。"
9月6日的下午,宮崎駿,這位一直帶給世界美好感受的日本動畫大師,在東京的記者會上宣布正式退休:"這次我是真的要離開了。""我的動畫長片時代結束了。"
但是,記者會后,很多像加藤彭子這樣的父母,依然會帶著他們的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走進宮崎駿那個浪漫、唯美、單純又美好的世界--去認識《龍貓》、《幽靈公主》、《懸崖上的金魚姬》;在《起風了》的時候,飛往《天空之城》,追逐《哈爾的移動城堡》;讓孩子們像《千與千尋》一樣,知道"生存在這個世界是值得的".
宮崎駿退休是遲早的事,但優(yōu)秀的作品永遠不會離開。
72歲的宮崎駿,在宣布退休的這一天說:"我一點也不想成為文化人,創(chuàng)作的時候也沒有帶著要代表日本去向世界表達什么的意圖,我只是一個小鎮(zhèn)工廠的老爺爺。"
33歲的徐靜,遇到的第一部宮崎駿是《平成貍貓大戰(zhàn)》(也譯為《百變貍貓》),當時的她,剛剛離開校園,步入社會,搬離了生長了20多年的廣州老西關。"我是一邊笑、一邊哭著看完的。從沒有哪一部電影--更不用說是動畫片能給我這么深的震動,讓我真正睜開眼睛去看自己生活的空間,去思考我們的現(xiàn)代文明是不是真的都那么正確。我們其實都是不得不失去家園、孤獨漂泊的貍貓,哪怕學會了100種變化。"
在這之后,她熱心環(huán)保、低碳,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我不能說是宮崎駿改變了我,畢竟我還是在按部就班地生活。但是我比過去更關注世界,更關注弱小的生命,也更有責任感。"
23歲的張馬力,從初中開始就接觸日本動漫,但一部《千與千尋》卻存在電腦里,斷斷續(xù)續(xù)看了一年才看完。"之前對于動畫電影,我并沒有多少耐心,更喜歡一集十幾分鐘,情節(jié)簡單,不費腦子的'懶人動畫'.《千與千尋》看了個開頭就放下了,一年后無聊之極的某一天,又想起了它,一個人在宿舍靜靜看完。"
片中毫不起眼、長相連可愛都說不上的10歲女孩千尋、冷酷的白龍、孤獨的無臉人等形象,卻讓張馬力第一次覺得看動畫不止是為了歡笑和口水。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她惡補了宮崎駿所有的作品。"我最喜歡老爺爺?shù)摹洱堌垺罚v述的是小姐妹倆在日本的鄉(xiāng)村里與妖怪朋友的和諧生活。國內外神怪題材的動畫有千萬部,但《龍貓》讓人覺得溫暖,連灰塵精靈都是可愛無害的善良妖怪。我會常常后悔,如果我小時候對于神怪的記憶有這么友善,我的世界觀可能就會更積極更健康。"
在她看來,宮崎駿的作品,很少轟轟烈烈、跌宕起伏,大多數(shù)時候就像一個溫和的老爺爺在夏日的樹蔭下慢慢地講著一個清新的故事。"簡單也是一種觸動人心的力量。宮崎駿的風格一直是溫和的,他不算是天才也不是鬼才,他只是更用心在作品上,把大量精力花在細節(jié)上,耐心地打磨,讓你感覺到他的誠意。你說不出它好在哪里,但卻找不出更好的。"
不僅是普通觀眾,宮崎駿的作品也影響了很多專業(yè)人員。回憶起第一次接觸到宮崎駿動畫的感受,李杰用了"震撼"一詞。暨南大學藝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主任李杰,自己也是一位知名的動畫導演,他的作品多次被提名或獲得國際大獎。1989年,李杰剛剛進入動畫行業(yè),第一次看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時,還是錄像帶時代。但看完之后,李杰的感覺是:"動畫竟還能做成這樣!"
這也是當時國人接觸宮崎駿動畫時的普遍感受--驚奇。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視野中多是來自大洋彼岸迪士尼工廠生產的動畫作品,夸張的人物造型,搞笑的表演以及粗淺的故事情節(jié)。可宮崎駿的動畫,卻帶來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樸實、細膩、精致,故事可以簡單,但展現(xiàn)的是人與環(huán)境、善與惡、純真與美好這些深刻的主題,喚起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
2001年李杰開始在大學教授動畫制作。剛起步學習動畫的學生通常的想法是:怎樣才能把畫面做得酷一點、炫一點。李杰卻告訴他們:動畫說到底是一種通過工具表達內心意識的東西,而不僅是技術活。這或多或少是宮崎駿給予他的啟發(fā)。
很多人覺得,宮崎駿的故事背景全都是遙不可及的虛幻世界,但當中的很多元素都是從他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物出發(fā)。
2001年,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獲得了第75屆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2005年,宮崎駿在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舉起了"榮譽金獅獎"的獎杯。對于一個導演來說,這是電影界能夠給予的最高榮譽之一,而他也是日本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導演。
而故事的開端則是在1963年。22歲的宮崎駿剛剛進入東映動畫公司,不過是公司眾多動畫師中非常普通的一員,拿著非常微薄的收入,提出的企劃案還常常被否決。看宮崎駿的經歷,就像是在看一部勵志的小說,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原畫師成長為一個舉世矚目的國際動畫導演。
"謝謝宮崎駿陪我們長大".有媒體在宮崎駿退休消息傳出的當天就制作了這樣的標題。短短幾個字背后是一個群體共同的回憶和情懷--
41歲的夏本正樹,是看著宮崎駿的動畫長大的一代日本人:"個人感覺宮崎駿最大的魅力在于,雖然故事中都是現(xiàn)實里不存在的世界,但卻讓人感覺和現(xiàn)實很相近,讓人總是有諸如'要是故事中的世界真的在現(xiàn)實中存在該有多好啊'的想法,能夠讓人的遙想與期待無限膨脹。"
很多人覺得,宮崎駿的故事背景全都是遙不可及的虛幻世界,但當中的很多元素都是從他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物出發(fā)。比如《懸崖上的金魚姬》,充滿了日本人熟悉的大海和海邊的生活;小男孩的原型,就是他的兒子。而《龍貓》中因為母親罹患肺結核,不斷搬家的兩姐妹,更是充滿了宮崎駿童年的記憶。
"宮崎駿的世界,雖然奇妙、充滿不可思議,但讓人感覺并非遙不可及,豈不讓人興奮非常?!"
因為宮崎家族從事航空業(yè),因此宮崎駿從小就對飛機和飛行器感興趣。他身體不好,運動不多,從而對靜態(tài)的繪畫很有天分,這讓他的許多作品中都反復出現(xiàn)了飛行的概念,《紅豬》更是其中的代表。41歲的山本泰平說:"宮崎駿的人物總有一種向著天空跳躍起來的姿態(tài),他對天空的描繪非常奪目。"
在日本,經常是一家大小去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或者收集一整套宮崎駿的DVD,在家里一同觀看;再或者去買宮崎駿動畫中的角色玩具。一代一代人就這樣沉浸在其中,接受著宮崎駿對美好、對自然、對純真、對和平的闡釋。
除了最近的這一次,宮崎駿曾經四次提出退休,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86年。那一年《天空之城》公映,票房成績并不理想,宮崎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暗示將引退。1992年、1997年以及2004年,宮崎駿分別在《紅豬》、《幽靈公主》和《哈爾的移動城堡》取得不俗成績之后,暗示過"退休".他的理由是:想做的事情做完了,失去了制作動畫的熱情。
而這一次,宮崎駿說,他老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起風了》和上一部《懸崖上的金魚姬》相隔了五年。"下一部作品要花6年還是7年呢?再有3個月我就73歲了,7年后我就80歲了。"宮崎駿說,我的動畫長篇時代結束了,"如果我還拼命堅持的話,就同一個說胡話的老頭子沒有區(qū)別了。"
9月4日,宮崎駿發(fā)表的書面辭職聲明的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能在周六休息》,他說,我有一個做長篇動畫的夢,并一直做到現(xiàn)在,但是我對作品和作品之間的間隔把握越來越力不從心。除了長篇動畫,我還想嘗試很多東西。"我現(xiàn)在自由了。"
安下心來,才會有好故事
日本NHK電視臺曾經制作過一部關于宮崎駿的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秘密》,記錄了宮崎駿創(chuàng)作《懸崖上的金魚姬》的初期生活。當年66歲的宮崎駿依舊堅持自己完成手繪畫,他的手部握力比原來降了一半,使用的鉛筆也從HB降到了更為柔軟的5B,他說:"已經到極限了,每天都感覺快撐不住了。"但這位老人從"金魚姬"后,又堅持了五年,直到《起風了》。
很多人都在好奇,宮崎駿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一直執(zhí)著地在走屬于他自己的路線,創(chuàng)造屬于他自己的風格。"李杰這樣總結。某種意義上,宮崎駿的成功,只是因為他一直堅持自己,堅持關于動畫的夢想。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