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阿媽(2)

時間:2013-07-28 09:42來源:新華網(wǎng) 作者:李宏榮 點擊: 載入中...


  背水成了故鄉(xiāng)彝人們勤勞的象征,也是一代傳給一代的"遺物",記憶中我家那只有一米高的背水桶,是從奶奶的奶奶那代就傳給奶奶背水,后來奶奶背完了她應該背的水,又把這只木桶傳給了彝人阿媽。彝人阿媽背著水桶在這山道上走了多少回,至今誰也說不清;也不知道背了多少桶水,至今連自己也道不準;她認為奶奶傳給自己的水桶,即使比大山還沉重,也得挑起這份擔子,這才是故鄉(xiāng)彝家女人們頑強抗爭的美德。


  三十年前那一聲驚天動魄的雷聲,抖動了故鄉(xiāng)阿拉彝寨,喚醒了不知沉睡多少個夜晚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的夢。三中全會那燦爛的陽光,灑到了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他們憑著勤勞的本色,勇敢地征服著大自然,使父老鄉(xiāng)親們的日子越過越蜜。而今,踏進這片富饒的故土上,不論是山頭,還是箐腳,都時常能聽得到甜蜜的山歌,那歡快的歌兒,唱出了他們動人的故事。擺脫貧困的故鄉(xiāng)彝人,終于把那股從寨旁流向遠方的山泉水請進了寨里,全寨一百來戶的灶臺邊安上了自來水龍頭。


  倘若不是三十年前那個號角喚醒了故鄉(xiāng)彝人,倘若不是三十年前那燦爛陽光灑向故鄉(xiāng)阿拉彝寨,倘若不是三十年來母親這樣勤勞的故鄉(xiāng)彝人默默奮拼,倘若不是故鄉(xiāng)彝人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過得有滋有味,那我也不可能走出故鄉(xiāng)這道封閉的山門,更不可能跨入中學而走出大學校門,彝人阿媽背過的那只水桶自然會傳給我,自然會壓在我的背脊上,每天只能背著水桶尋找祖輩們的足跡,順著彝人阿媽走過的山道頑強地挑戰(zhàn),而今這一切都成為了昨天的歷史,留給我的擔子是去考究彝人阿媽那輩老人們辛酸的磨難歲月。從此,故鄉(xiāng)那條彎彎曲曲的背水山道上,再也見不到超負荷背水的人流,自然故鄉(xiāng)這道獨特的風景線,也在甜蜜的歲月中消失,而替代的是歡快的自來水描繪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故事。

 

 

  蓋 房

 


  古樸的故居喲,常在夢中。


  四面起伏連綿的大山,像翠屏折來蕩去,環(huán)繞著古老的故鄉(xiāng)彝家山寨。那是我童年時代的情景,山寨的人家并不算多,從村頭到寨腳不過100來戶,青一色的土掌房點綴在月兒形的山凹中,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裊裊的吹煙四季飄纏著古老的彝寨,這就是我的故鄉(xiāng)滇中阿拉彝寨。


  那時,我家僅有二間低矮的土掌房,而這二間低矮的土掌房是土改時分到的,自然二間低矮的土掌房成了我童年的安樂窩。在二間低矮的土掌房里,我不知做了多少蓋新房的夢,但故鄉(xiāng)苦蕎坡上的苦蕎花開了一年又一年,我這蓋新房的夢依舊沒有圓,全家8口人依舊擠在二間低矮的土掌房里,生活這副沉重而艱辛的擔子,壓得彝人阿媽過早地彎下了腰,8口人居住的土掌房彝人阿媽過得厭煩了,但又沒有能力蓋新房,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彝人阿媽躲著悄悄地流下了多少寒酸的淚。


  勤勞樸實的彝人阿媽望著我們姐妹四個瘋長,她每天拖著沉重的身軀進山抬木頭,經(jīng)過兩個春秋地抗爭,總算備足了木料,但又沒有錢買瓦片,最后只有又蓋土掌房。是啊,在那個時代里,家家戶戶生活都很困難,那家都沒有錢糧蓋新房。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里,彝人阿媽挑起了比大山般還沉重的生活擔子,自然蓋新房的擔子壓在了彝人阿媽的肩膀上,彝人阿媽白天頂著烈日到生產(chǎn)隊里掙工分,夜間披著星月筑墻搭木頭。記得那年整整奪去了彝人阿媽一個秋冬的每一個夜晚,總算蓋起了三間帶有樓層的土掌房。


  三間帶有樓層的土掌房落成了,而彝人阿媽的黑發(fā)中也添了很多白發(fā),那每一根白發(fā)都編織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那每一個故事都是彝人阿媽生活的真實寫照。在一個星光燦爛的冬日吉祥之夜,彝人阿媽帶著我們姐妹四個和爺爺奶奶,又遷到了寨頭卡補邊的新土掌房里。遷到了三間帶有樓層的土掌房里后,居住的面積比二間低矮的土掌房寬多了,但遇到綿綿細雨的夏秋季節(jié)里,屋外綿綿細雨下個不停,室內淅淅瀝瀝的小雨也彈著音符,那小雨的音符落在我的臉上,常常把我的童年美夢打個破碎。


  山疊山,脈連脈,大山隔斷了通往山外的路,但卻隔不斷不甘寂寞的故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們,他們緊追著時代的節(jié)拍,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把山外的文明喜訊迎入古老的彝寨里。就在那一年春天里,土地承包到戶的春風吹到了故鄉(xiāng)彝家山寨,一輩子愛惜土地的彝阿媽在土地承包合同上按了手印。也許蒼天不想再看到勤勞的故鄉(xiāng)彝人們餓著肚子,第一年秋天家家戶戶就獲得了大豐收。嘗到甜頭的彝人阿媽更加勤耕在屬于自己的那片古老土地上,錢糧有余后把改造故居列為第一個工程,在八十年代中期的那個冬天里,三間帶有樓層的土掌房,又被三間寬敞明亮的大瓦房替代了,從此,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甜蜜幸福生活。


  故鄉(xiāng)山頭的馬櫻花開了一春又一春,父老鄉(xiāng)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有滋有味,有滋有味的甜蜜幸福生活,又一次攪亂了不甘寂寞的故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們,他們憑著勤勞的本色,乘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東風,正大張旗鼓地改造著村容村貌,年過花甲的彝人阿媽也策劃著再次改造故居。

 

 

  趕 街

 


  在故鄉(xiāng)雜亂的往事之中,留在我記憶里的還是那條通向大山外面的山路,那條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曾留下了我彝人阿媽的足跡。


  故鄉(xiāng)的山路由數(shù)不清的雞腸鳥道編織而成,但每一條路都是相通相連的,就如溫厚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總是把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相互間的付出和回報,都在來來往往的情理之中,沒有什么條件和代價。我的彝人阿媽用長滿厚繭的赤足,從故鄉(xiāng)彝家山寨里踏出一條通往山外的路,攀涉在這條粗放的山路上,用銅色的肌體和曠古的歌喉譜寫著生活的篇章。


  在故鄉(xiāng)很多的山路中,這條通往大山外面的路是一條文明的路,因為路的一頭連著故鄉(xiāng)古老而美麗的彝家山寨,一頭連著山外插甸古街文明的街市,兩頭中間是彝人阿媽她們踏出來的50公里山路,這50公里的山路與故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繁衍生息分不開,祖祖輩輩的故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們踏著這條山路,把山貨一背又一背地背到插甸古街上去賣,然后又換回鹽巴、煤油、棉布等生活用品回家,盡心盡責地養(yǎng)育著自己的子孫,使子孫們在健康快樂中成長。


  記得在我童年的生活歲月中,每到七天一街的日子里,彝人阿媽總是背著沉沉的山貨,踩著滿天的星光,匆匆忙忙地向插甸古街里趕去,心里默默地祈禱著山貨賣個好價錢。每次彝人阿媽踏上這條通往插甸古街的山路上時,我心中就有一分甜甜的喜悅。天下父母都有愛子之心,雖然山貨沒有賣個好價,但彝人阿媽依然會買上幾顆水果糖回家。那時,吃顆水果糖是件令人歡喜的事,所以每次彝人阿媽才走出寨門,我就會座在寨頭的那個小山包上,耐心地等著彝人阿媽出現(xiàn)在回歸的山路上,心里甜甜地期盼著能吃到一顆水果糖,等到太陽走進了西邊光坡梁子懷抱里甜睡,彝人阿媽才拖著沉重的腳步出現(xiàn)在回歸的山路上,但更多的時候是兩頭披著星月出山回寨。是啊,這條山路載著彝人阿媽的希望,也載著彝人阿媽的失望,一頭連著落后的故鄉(xiāng)彝家山寨,一頭連著文明的插甸街市,那時我就懂得了故鄉(xiāng)彝人窮的根源就是路。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春風沉醉的夜晚
  • 那個暴風雨的夜晚
  • 有月光的夜晚
  • 冬夜讀書
  • 家鄉(xiāng)的綿土土
  • 戈麥:南方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