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大思家老子說:"人無棄人,物無棄物,是謂襲明。"這句話的意思是圣德的人善于做到人盡其才,其眼中沒有廢棄的人;善于做到物盡其用,其眼中沒有應(yīng)該廢棄的物品。能做到這些,便可說是掌握了道的精微高妙之處了!
縱觀世間之物,雖各具特點,各有造化,但卻人無完人,物無完物。明代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說:"造化無全功,巧其音者拙其羽,豐其實者嗇其花。"意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才各得其所、各得其用,才有這五彩斑斕、繽紛絢麗的世界。明人呂木冉的《涇野子》中有一個故事,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一老者有五個兒子,一個木呆呆,一個鬼精靈,一個眼瞎,一個背駝,一個腿瘸。面對五個不健全的兒子,老人沒有悲觀,沒有抱怨。一番思考之后,他根據(jù)每個兒子的情況為他們各自安排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木呆呆的去務(wù)農(nóng),面朝黃土背朝天;精靈鬼去做生意,只占便宜不吃虧;瞎眼老三去算卦,打扮起來蠻像樣;駝背老四搓麻繩,正好低頭又彎腰;瘸腿老五紡線織布,坐在織機前不用老走路。經(jīng)老人這么一安排,兒子們倒也能安身立命,不愁衣食,哪一個也沒有成為家里的負擔。
無疑,這個老者是聰明的,在老人眼里人無棄人,他用其所長,各得其所。五個兒子雖各有缺陷,但也各有長處,甚至可以說,其缺點所在也正是其長處所在:木呆呆的人不見異思遷、投機取巧,可以踏踏實實地把田種好;瘸腿之人更能坐得安穩(wěn),在織布紡線上花的時間與心思必然比一般人會更多。老人頭腦清醒,直面現(xiàn)實,他用自己并不深奧的智慧,讓一家人的生計得以維持。一個家庭如此,一個部門、一個企業(yè)也都是這樣:幾個人、幾十人、幾百人、幾千甚至幾萬人,你有你的特點,我有我的個性,你有你的長處,我有我的優(yōu)勢。但同時,在某些方面,你我又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和不足。聰明的領(lǐng)導不是挑剔、抱怨、指責,而是包容、欣賞、知人善任。目之所及皆人才,避人之短,用人之長,使人在舒心愜意中施展自己的才華。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有 "以萬物為師"的古訓?,F(xiàn)代的仿生學正在努力探索研究。人類連動植物的優(yōu)點尚思為我所用,而將有優(yōu)點的人閑置一旁,豈非極大的浪費?某些部門之長不能刻意追求屬下能力的發(fā)揮,一味坐嘆人才、資金的匱乏,豈不令人悲哀?
漢高祖劉邦也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我們現(xiàn)代的社會是個知識爆炸的社會,在這樣的時代里,成為"通才"是不可能的,甚至同樣的物理學家可能根本就對彼此的研究領(lǐng)域十分迷惑,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一個人越是發(fā)展,就越是成為一個"專才",在此背景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潛力,因此如何在不同的崗位上發(fā)揮才能就是一個關(guān)鍵的問題。只有用人所長才能更好地創(chuàng)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