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在《獨立宣言》簽字的愛國者:預言美國內(nèi)戰(zhàn)

時間:2012-08-20 10:51來源:《看世界》 作者:馬帥 點擊: 載入中...

 

美國內(nèi)戰(zhàn)

 



最出名的愛國者

 

在美國宣布獨立之前的10年里,沒有比約翰·迪金森更為著名的“愛國者”。


1765年他站出來反對大英帝國針對殖民地(指北美13個殖民地即獨立前的美國,下同)紙張印刷所執(zhí)行的印花稅法案;在英國議會取消征收印花稅之后的1767年,迪金森又開始針對涂料、造紙與茶的稅收猛烈抨擊;在他的作品《賓西法尼亞農(nóng)人來信》里,其猛烈的抨擊與慷慨激昂,廣泛傳遍了大西洋兩岸;他甚至把他的政治情緒寫成了歌詞,并填充到流行的旋律中去,包括皇家海軍船歌也被他改成了“自由歌”,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沉著,朋友們,給錢不是當奴隸,只為作個自由人!”


然而,在1776年7月1日大陸會議上,正當?shù)辖鹕耐蕚儨蕚湫济撾x英國獨立之時,他卻提出一個響亮的異議。這位面色慘白的賓夕法尼亞州人站出來指責他的同胞代表“無異于在一艘風暴紙船上勇敢使力。”——迪金森認為,法國和西班牙可能會因此合伙攻擊美國,而不是支持它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他還指出,在殖民地,目前還有許多分歧尚未解決,可能會導致內(nèi)戰(zhàn)。第二天,當美國國會斷絕與英國的關(guān)系,并通過了一項幾乎一致決議獨立的條文時,迪金森選擇了棄權(quán)。他自己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這一行動的負面效果,他說:“我的偉大和我的誠信已經(jīng)跌落太多,現(xiàn)在我的人氣即將跌入低谷。”


果然,在拒絕簽署獨立宣言后,迪金森跌入政治谷底。而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人認識到迪金森在當時作為一個溫和派在美英關(guān)系之間所發(fā)揮的作用。


面對各個地方的極端分子都在享受著激情的瘋狂,要在美國獨立的前夜成為一個溫和派,并不意味著簡單地站在政治路線的中立點,而是要面對自己的權(quán)利,能夠冷靜地思考和分析有關(guān)困難的政治選擇態(tài)度。中立派們覺得,在對英國的戰(zhàn)爭前,危險要多于一切,并且無法躲避;然而這些溫和派所代表的殖民者,仍然是在對英王忠誠的同時,希望能夠享受他們既得的利益。


迪金森和他的同伙都是謹慎溫和的人,他們主張英國議會和英王共同行使帝國權(quán)力,殖民地在帝國中具有自己的管轄權(quán)限,其議會與英國議會分享主權(quán)權(quán)力。迪金森的這一構(gòu)想是當時殖民地流行的一種主要觀點,成為殖民地反對英國議會的重要思想武器,也對日后美國早期國家構(gòu)建產(chǎn)生深遠影響。


與此同時,馬薩諸塞州的塞繆爾·亞當斯正領(lǐng)導著激進的“愛國抵抗運動”。與溫和的迪金森派不一樣的是,這一部分人認為,英國政府背后是陰謀家們在執(zhí)掌著,這些陰謀家企圖以絕對武力統(tǒng)治殖民地,并且注定要失敗。亞當斯派主張以暴抗暴,反對食糖條例,反對印花稅條例,反對《唐森德稅法》,策動波士頓傾茶事件。


迪金森強調(diào)殖民地是英帝國的一部分,在他看來,殖民地只是“整體的部分”。他這里所說的“整體”指的是英帝國,包括英國本土、北美13個殖民地、海島殖民地以及英國新近征服的加拿大、佛羅里達等地。迪金森覺得13個殖民地是這個龐大帝國的組成部分,應該與英國本土,即母國聯(lián)系在一起。他反對殖民地與母國分離,因為“如果我們一旦與我們的母國分離,我們采取什么新政府形式,或我們何時找到另一個不列顛來彌補我們的損失?”


正如英國所預料,議會于1774年認同了馬薩諸塞州會教授給其他州的觀點,他們一些清醒的人終于認識到依靠波士頓那些憤怒的激進分子來實現(xiàn)獨立,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貴族中的叛逆者

 

整個美國都不缺乏溫和派。但在政治方面的主力,則來自紐約、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和馬里蘭州中部等殖民地。


馬薩諸塞州與賓夕法尼亞大不一樣,這里的宗教、種族和語言的差異都加劇了社會動亂的可能性。在美國獨立之前,塞繆爾·亞當斯就是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鎮(zhèn)上古怪而著名的“斯巴達式的基督”。


而迪金森是賓夕法尼亞一名男爵的兒子,他們家的財產(chǎn)包括土地12000畝,他曾在18世紀50年代于倫敦學習法律。早年的一次英國上議院之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嘲笑他的父母的穿著是“貴族”,而他只想成為一個普通的人。


當一位賓夕法尼亞的老板帶他去一個派對時,迪金森毫無興趣,只感受到無盡的庸俗,他盯著他的腳,一邊咕噥著禮貌地問候了其他賓客。與美洲的殖民地相比,英帝國的首都倫敦給他留下了更美妙的回憶。他認為無論殖民地和母國英國的社會有著怎么樣的差異,英國始終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社會。就像在18世紀70年代的許多溫和派一樣,迪金森認為,美國繁榮可靠的道路是繼續(xù)與日不落帝國結(jié)盟。


迪金森的妻子瑪麗諾里斯是賓夕法尼亞一個富有的商人的繼承人,而這位富商與迪金森的父母是好友。由于富有資產(chǎn),所以迪金森十分擔心殖民地的抵抗升級到全面戰(zhàn)爭,他希望獨立來得更加溫和,他支持國會迎合英國,并取締激進的措施。迪金森覺得一切都最好在和平協(xié)議上進行,甚至他懷疑美國要想建立一個和平的國家,是不能建立在反對英國暴政的基礎之上。迪金森擔心,如果美國去掉英國眾多的行政機構(gòu),國人會很快落入自相殘殺的沖突里。


憤怒席卷過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后,波士頓港于1774年5月關(guān)閉了。當?shù)谝淮未箨憰h9月在費城召開時,塞繆爾·亞當斯立刻開始爭取迪金森,因為他的作品《賓西法尼亞農(nóng)人來信》使他在整個殖民地聲名鵲起。在他們見面的第一次會議后,亞當斯在日記中寫道,“迪金森先生是非常溫和的人。他細膩、膽小。”

 

誰愿幫助他?

 

迪金森和其他溫和派分享了一個較為激進的愛國者信念,即殖民地聲稱免受國會控制,同時自治政府能自擬重要法規(guī)條例;但溫和派也竭力希望在馬薩諸塞州的局勢不會失控之前能和倫敦政府有一個公平的深化的談判機會。到調(diào)解失敗后,列克星敦和康科德列于1775年4月19日爆發(fā)了戰(zhàn)爭。


迪金森開始感覺到絕望。與此同時,來自其他殖民地的代表團開始涌向費城,他們在民兵身后歡呼:1775年春季猖獗的斗爭狂潮引發(fā)了人們的瘋狂,而這時,英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一次戰(zhàn)爭的爆發(fā)已經(jīng)無法避免。


軍事準備成為新一屆國會的首要任務,并試圖與英國談判。但一周之前許多代表都認為,和解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他們覺得英王和他的部長們忽視了殖民地上建立的第一屆國會傳來的“橄欖枝”。


迪金森發(fā)表了講話,他表示殖民者必須“積極備戰(zhàn)”,但他不忘爭辯說,他們還有機會與母國談判。迪金森和其他溫和派說服了國會,國會不情不愿地寫了第二份請愿書,第二支橄欖枝投向了喬治三世的皇宮。同一時刻,迪金森堅持不應當只是國會應重新申請和談,更應該派遣一個代表團前往倫敦談判。但他的計劃遭到阻撓,并且被認為是“極大的恥辱”,同時整個美國國會有半數(shù)人被憤怒的火焰燒著了。亞當斯和其他人甚至嘲笑迪金森是在徒勞無益地請愿。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