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禁海漁民無法去南沙 30年后全是外國軍艦

時間:2012-07-13 09:09來源:新華網 作者:趙葉蘋 點擊: 載入中...




對于海南漁民來說,一旦遇到越南等國的武裝船只,能撿回一條命就是大幸,而損失數(shù)十萬,甚至上百萬則是平常的事情了


南沙的海水湛藍,島礁則如“珍珠”,那里打撈上來的魚,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價格賣得好。對于海南潭門鎮(zhèn)的漁民來說,那片海就如農民的農田、牧民的草場一般,是他們的生活之源。可以說,闖蕩南沙就是潭門人的祖業(yè)。


出海并不是件輕松的事,因為南沙海域有千余海里之遙,按漁船每小時10海里的速度,途中不做停留,到達目的地至少需要一周,往返則需要半個月。如果一條船三、四十人,光消耗半個月的食物和柴油,就需要上萬元的成本。如果在途中遇到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他們在海上漂泊的時間還會更長。因此,每次出海就猶如一次探險,不僅要帶上充足的食物和油料,還要準備好衛(wèi)星電話、船舶定位系統(tǒng)等。


但是,這些年來,漁民們還得心照不宣地多準備一樣——“武器”,當然他們的武器無非就是一些海上捕魚的生產工具,一來是為了應付南沙海域日益猖獗的海盜,二來是阻嚇周邊國家武裝船只的非法扣押或搶劫。


6月9日上午,漁民擔心的一幕再次發(fā)生了:在南沙萬安灘正常作業(yè)的中國漁船,突然遭到越南武裝艦船的驅趕,一艘中國漁船的漁網與當時正在作業(yè)的越南油氣勘探船的電纜纏在了一起,憤怒的越南艦船竟然不顧中國漁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國漁船倒行了長達一個小時,最后中國漁船不得不主動剪斷漁網,才沒有導致船毀人亡的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萬安灘海域是中國政府管轄的海域范圍,越南油氣勘探船的作業(yè)本身就是非法的。然而這樣的虧,中國漁民遠不止是第一次吃了,對于他們來說,一旦遇到越南等國的武裝船只,能撿回一條命就是大幸,而損失數(shù)十萬,甚至上百萬則是平常的事情了。

 

“出過兩次國,都是被抓去的”

 

麥邦奮是潭門鎮(zhèn)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漁民,他所在村子,男勞力大多都是闖海人。要談起潭門人闖蕩南沙的歷史,麥邦奮能細細講上一天一夜。他說,潭門的命運世世代代都與南海聯(lián)系在一起,別看鎮(zhèn)子這地方不大,但漁民活動的區(qū)域則是整個南海,尤其是80萬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每每言畢,他都是一陣嘆息中透著隱隱的憤怒。


他憤怒的,是越南、菲律賓等國對中國傳統(tǒng)漁業(yè)區(qū)域的霸占。麥邦奮說,由于自1956年開始實行禁海政策,漁民無法前往南沙進行生產,直到1985年,在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縣農辦主任及潭門鎮(zhèn)副鎮(zhèn)長率隊先后兩次前往農業(yè)部漁業(yè)局申請批準重啟南沙生產,1986年終于獲批,那時,當潭門派出5艘漁船重返南沙海域探路時才發(fā)現(xiàn),那里已是越南等國的天下,占領了我們好多個島礁。


自此,潭門漁民便與南海周邊國家摩擦不斷。潭門漁民捕魚不是靠燈光圍網,也不是靠拖網作業(yè),而是潛水捕撈,因此作業(yè)必須在礁盤上。“要想捕撈到珍貴的蘇眉、石斑、龍蝦等,只能到外占礁盤上去。”麥邦奮說,漁民與他們發(fā)生摩擦就不可避免。


摩擦逐漸激烈則是從1995年開始,甚至發(fā)展到事實上的沖突。比如在1995年,64個漁民被菲律賓抓去,4條漁船被扣押,漁民損失巨大。此后,不斷又有抓扣、驅趕、搶劫中國漁民的事件發(fā)生,至今已有數(shù)百名漁民遭遇被抓扣事件,20多位漁民被打死打傷。


“我出過兩次國,都是被抓去的。”漁民陳澤波就曾有過兩次被抓經歷,第一次被抓,是1997年,在黃巖島北面的附近海域,當年和陳澤波同時被抓的共4條船,60多人,“全部被帶到了菲律賓,關了5個多月。”等到被釋放時,陳澤波船上價值十幾萬的打魚工具、導航系統(tǒng)早已不翼而飛。


又過了一年多,仍然在這片海域,陳澤波的漁船再次被菲律賓軍艦發(fā)現(xiàn)。這一次陳澤波經驗豐富一些,掉頭就跑。不過時速只有七、八海里的小漁船哪里是軍艦的對手,很快就被追上。鐵甲軍艦毫不猶豫地沖了上來,把他60噸的漁船撞沉,一船人全掉在海里。他們被菲海軍撈了起來,又抓去關了幾個月。


陳澤波從十幾歲就和長輩們闖蕩南沙,他記得菲律賓的軍艦是從1990年開始在黃巖島附近出沒的,他們一旦發(fā)現(xiàn)中國漁船,就實施搶劫,“上來就把我們趕到船頭,然后搶東西,誰反抗就打誰”。

 

死去的漁民多是家中頂梁柱

 

潭門漁民王振富擁有一條100噸的大木船,他父親的則是一艘60噸的稍小的木船,每次出海,他們都偕同一道,除去漁船回港休整的時間,他們一般一年去南沙三到四個航次,每個航次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


王振富說,在茫茫大海上,在沒有單邊帶(無線電通訊——編者注)、衛(wèi)星電話、船舶定位系統(tǒng)之前,一旦出海,就完全跟家里的老婆孩子失去了聯(lián)系,如果遇到臺風、暴雨、大風等災害天氣,家人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現(xiàn)在好多了,現(xiàn)代化的先進設備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王振富說,通過單邊帶,漁民隨時可以與家里聯(lián)系,要想知道準確的衛(wèi)星云圖的情況,可以和潭門的邊防派出所“海上110指揮所”聯(lián)系,他們有專人值班,真遇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漁民還能撥打衛(wèi)星電話報警,只是衛(wèi)星電話一分鐘要6元錢,一般情況他們都不舍得用。


在千里之外的南沙海域,百十來噸的木質漁船就仿佛是一葉浮萍,危險無處不在。麥邦奮還有一個身份——潭門南海漁民協(xié)會的會長,講起海上生活的苦楚,他傷感地說,潭門的漁民喜歡潛水作業(yè),得潛水病的很多,平均每年就有4名青壯年漁民病逝。發(fā)病時,不少是在海上,沒有條件搶救,只能眼睜睜地干著急,死去的壯勞力個個都是他們家里的頂梁柱啊!


很多時候,麥邦奮一聽到電話鈴響,他都有點心有余悸,“我最怕接漁民的電話,不是遇險就是被抓扣。”他還清楚地記得,去年5月27日,一艘瓊海籍漁船在南沙漁場半月礁附近海域作業(yè)時,遭到菲律賓軍艦追趕,船上9名船員被抓扣至菲律賓,當時在兩艘作業(yè)艇上的10名漁民雖然沒被抓走,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因為小艇上沒有任何食物。協(xié)會立即聯(lián)系最近的漁船趕赴半月礁,才救起那10名落單的漁民。


像王振富這樣擁有大船的漁主,在潭門有150多個,更多的則是造不起大船、雇不起漁民的,只能靠小艇跟隨大船出海捕魚,或者在西沙海域的島礁上駐島生產。漸漸地,在西沙永興島、深航島、趙述島,潭門漁民建起了新的海島村落。但那里的居住條件十分簡陋,淡水資源匱乏,衛(wèi)生條件差,為了生計,他們不得不過著半原始的島礁生活。


本報記者曾去過西沙的趙述島,那是一個完全由木頭和黑色油毛氈搭建的村莊,島上的土壤幾乎都是珊瑚沙石,漁民的木棚直接搭在沙子上,木頭作柱為梁,黑色的油毛氈擋風遮雨,裝滿沙子的礦泉水瓶被當作石頭壓在房頂上,防止房頂被風掀翻吹走。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