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談的情操

時間:2012-05-31 10:36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曾敏之 點擊: 載入中...

 

 

 
 
  

  傾談,是古已有之的一種交流思想感情的形式。三二友好,促膝談心,就是傾談。但是傾談常常被人與清談混淆并論,帶有貶意。

  說到清談,有它的歷史。

  自從魏晉崇尚清談之風之后,名士之流如何晏、夏侯玄、王弼等祖述老子莊周的無為思想,排棄世務,專談玄理,形成一股頹風。到了晉末王衍之徒,更助長了這種清談的習氣,終于導致晉祚之亡,因此被后世之人評為“清談誤國”。

  對于“玩世不恭,清談誤國”的清談,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曾經流露過反對的情緒?!稌x書·王羲之傳》記載他有一次和謝安共登冶城:“謝悠然遠想,有高世之志。王謂謝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肝食,目不暇給。今四鄰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謝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所致焉?”

  王羲之沒有反駁謝安的話,但已可看出王羲之是厭惡清談的。

  考察魏晉清談,幾經變化,魏之名士,好評騭人物;晉之名流,好高談玄理。評人物,有可取之處,如劉邵在“人物志”中就曾評述道:“夫國體之人,兼有三材,故談不三日,不足以盡之。一以論道德,二以論法制,三以論策術。然后乃竭其所長,而舉之不疑。”似乎談論之間,有舉薦人才,以治天下的意思。我們看《三國演義》,有人觀察曹操之后,對他下了評語:“子承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也。”可是曹操卻大喜,因為亂世英雄可以創(chuàng)大業(yè)。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一回中,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卻引起劉備的驚恐,因為英雄可以創(chuàng)大業(yè),豈不招致曹操的忌恨?于是劉備演了一場聞雷聲而失箸的小喜劇。

  談玄理則不同,純粹出于消極遁世,侈言清靜無為,所以王羲之不以為然。

  清談之成為貶辭,可說起因于晉名士的頹廢。到了后世,就被人引以為忌了。其實,拋去清談之詞,改為漫談、傾談,就不見得不能談了,問題在于談的是什么?

  最近讀到一本書,書名《鷦鷯庵筆塵》,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知己朋友敦誠寫的,刻印于清嘉慶年間。敦誠字敬亭,別號松堂,另有一本書《四松堂集》就是他的詩集四卷。《敬亭小傳》說他“以病告退,素耽山水”,“好賓客,日引文士,分韻擘箋,不以晨夕間”。因之他好傾談,在《筆塵》中對傾談發(fā)了一番議論,他說:

  “居閑之樂,無逾于友。友集之樂,是在于談。談言之樂,各有別也。奇諧雄辯,逸趣橫生,經史書文,供我揮霍,是謂談之上乘。銜杯話舊,擊缽分箋,興致亦豪,雅言間出,是謂談之中乘。論議政令,臧否人物,是謂談之下乘。至于嘆羨論交涉之榮辱,分訴極無味之是非,斯又最下一乘也。如此不如無談,且不如無集,并不如無友之為愈也。”

  這番議論,可說對傾談的情操有所發(fā)揮,我也覺得很有見解。敦誠的談旨,在于真正地交流思想感情,包括對知識、學術、社會、人生等的體會,似此傾談,的確可稱為上乘。

  這種上乘談的情操,在現代,曾見之于魯迅。魯迅晚年在上海時,曾經常到“內山書店”和內山完造飲茶漫談,他們把這種漫談作為啟發(fā)智慧引寫文章的資料。后來內山完造還憑漫談寫成專書,魯迅為他的書寫過序文。由此可見,傾談是必要的,是有高尚情操的。不論對茶對酒,都可款友傾談,只要有上乘的情操就好。“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最難風雨故人來”,“寒夜客來茶當酒”……詩情友趣,實在是可以傾談個痛快的。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要和年輕人談的三件事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