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與大師,誰成就了誰?

時間:2011-12-21 20:29來源:文匯報 作者:陳燮君 劉健 點擊: 載入中...
  世博會不僅是主辦國和參展國的文化舞臺和藝術殿堂,也是培育藝術大師的搖籃。通過參加世博會,藝術大師的作品得緣同最廣大的觀眾見面,藝術才華得以充分展示,并逐步樹立起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簡而言之,藝術大師為世博會添彩,世博會為藝術家的騰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編者

    
畢加索——巨作顯示“覺醒的力量”
    
     畢加索是20世紀最偉大的十大畫家之一,雖然他與世博會的關系算不上最密切,但他的巨作《格爾尼卡》卻成為世博會上最亮麗的色彩。
    
     畢加索的創(chuàng)作生涯輝煌至極,他一生畫法和風格迭變,留下的作品達2萬多件,包括油面、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對現(xiàn)代西方藝術流派有極大影響,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小鎮(zhèn)格爾尼卡遭到德國法西斯空軍的狂轟濫炸,整個小鎮(zhèn)幾乎被夷為平地,死傷平民不計其數(shù)。當時,畢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國的委托,正在為巴黎世博會的西班牙館創(chuàng)作裝飾畫。事件傳來,震撼了整個世界,同時也震動了作為畫家的畢加索。他當即決定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chuàng)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zhàn)爭的抗議和對死難者的哀悼。這才有了這幅震撼畫壇的巨作。
    
     當時,畢加索已經(jīng)年近六旬,又正值酷暑時節(jié),創(chuàng)作的艱辛不言而喻。他常常光著脊梁,穿一條短褲,揮汗作畫。畢加索說:“我是個畫家,我更是個正直的人,揭露邪惡也是我的義務。”
    
     畢加索采用多種風格與手法,以半寫實的、立體主義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暴行的復雜場面揭露出來。盡管是一些幾何形人物,廣用線條,寓意復雜,但觀眾都能領會,其強烈的感染力不亞于寫實力作。
    
     《格爾尼卡》的畫面由幾組場面和人物構(gòu)成,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位于畫面中心的那匹仰天長嘯的戰(zhàn)馬,它怒目圓睜,鼻子猛烈地抽搐著,那夸張的馬嘴,露出了短劍般的舌頭,正竭盡全力嘶鳴。馬的下方,躺倒著一個手持斷劍的男士,他的身軀與他手中的武器一樣,已殘缺不全,但那只緊握利劍的手,意在表示人民不會輕易放下武器,誓與殘暴決戰(zhàn)到底。最令人震驚的還是畫面中的幾位婦女:一個瘦骨嶙峋的母親,雙手托著慘死的嬰孩,仰望蒼天,欲哭無淚;另一位婦女從高高的窗口中伸出長長的手臂,手持一盞油燈,似乎想要照明眼前發(fā)生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切;從燃燒著火焰的房子里又掉下來一位婦女,她那面孔因絕望而變了形,那雙痙攣的雙手,似乎在祈求什么……
    
     《格爾尼卡》整幅畫用黑、白、灰三色繪成,錯綜復雜的黑、白、灰色塊使畫面陰郁、恐怖,不規(guī)則的線條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錯,給人一種支離破碎和動亂的感覺,畫面沉重又壓抑,充滿了悲劇氣氛。曾有人問畢加索,那匹可憐的馬和那頭牛是否代表著受難的人民和殺人的法西斯?他回答說:“那頭公牛不是法西斯,但它是殘暴和黑暗;馬代表著人民;格爾尼卡壁畫是象征的、寓意的。這就是我要用公牛、馬等形象的原因。這幅壁畫要明確表達和解決一個問題,因而我運用了象征主義。”
    
     由于這幅畫沒有表現(xiàn)出具體情節(jié),人物器官又有明顯的移位和扭曲,致使人們對這幅畫的寓意爭論不休,但是對其反對戰(zhàn)爭、呼喚和平、控訴法西斯罪惡的立場和主題卻沒有任何異議。這是畫家對戰(zhàn)爭暴行的控訴,對人類災難的同情。正如畢加索后來所說的:“只有最廣泛的平凡灌注最強烈的情感時,一件偉大的、超越所有派別和種類的藝術作品才能誕生。”
    
     1937年,當《格爾尼卡》在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之后,引起巨大反響,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互相訴說著他們從畫中感受到的“覺醒的力量”。
    
羅丹——從飽受批評到轟動一時
    
     與畢加索相比,作為法國人,雕塑大師羅丹與世博會的關系要密切許多。在法國舉辦的多屆世博會上,為羅丹充分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提供了最好的空間。
    
     羅丹1858年開始從事裝飾藝術創(chuàng)作,他非常注意光影在作品表面的呈現(xiàn),并將思想內(nèi)涵融入作品中,因而其作品又有“印象派雕塑”之稱。羅丹屬于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后一位雕塑家,也是現(xiàn)代主義時期雕塑的開拓者,他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堪比歐洲文學史上的但丁。
    
     羅丹的雕塑作品《吻》是經(jīng)典之作,整件作品完美融合了羅丹獨特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又把印象派畫家用畫筆捕捉瞬間自然光影的手法巧妙地運用到青銅雕塑中?!段恰啡〔挠诘〉摹渡袂防锼鑼懙母ダ是兴箍ㄅc保羅這一對情侶的愛情悲劇,羅丹以極為古典的寫實手法和更加坦蕩的形式,塑造了兩個不顧一切世俗誹謗的情侶,在幽會中熱烈接吻的瞬間。他們起伏、細膩、優(yōu)雅的肌體和姿態(tài),引起極為生動的光影效果,其內(nèi)在的青春熱情與生命活力展露無遺。這對受欲望之火燃燒的戀人被放在“地獄之門”之中,真實地表達了作者的苦苦追索:人的罪惡往往由不可抑制的欲望而來,而欲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動力,它給人類生命以無窮的激情與活力,最終成為人類生命延續(xù)成長的神秘力量。同時,人類的欲望又是某種罪惡的深淵,人類的歡樂就是導向罪惡的途徑,那么人類的痛苦就是注定不可抗拒的和永無完結(jié)的。這件作品的社會意義由此可見。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件杰作能夠獲得社會承認,卻與世博會分不開?!段恰吩诋敃r是最大膽的作品,理所當然引起衛(wèi)道士們的不安,1887年首次露面時,不但未獲好評,開始還被評論家攻擊為色情之作,更被嘲笑為“飽受批評之吻”。在1889年巴黎世博會上,《吻》再次展出,轟動一時,并由此聲名鵲起,成為雕塑史上的不朽之作。
    
     有意思的是,這一幕多年后又在美國重演。1893年,美國為了紀念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400周年,在芝加哥舉辦世博會,法國政府為表示支持,特地遴選在當時已經(jīng)聞名世界的雕塑大師羅丹的一批作品參加展出。但其中一個雕塑被美國人認為過分色情,不允許公開展覽,不過又礙于法國政府的盛意,就另辟專室陳列,只準事前預約的人一睹其真容,這件“色情”作品,就是羅丹的名作《吻》。
    
     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是羅丹達到事業(yè)巔峰的見證,主辦者將在阿爾瑪廣場上的一個專館給了羅丹。于是,60歲的羅丹平生第一次集中展出他的168件嘔心瀝血之作,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思想者》以及《加萊義民》等偉大作品。
    
莫羅——世博會上的“???rdquo;
    
     象征主義畫家居斯塔夫·莫羅,以描寫神話和宗教題材的繪畫而著名,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出大約8000件油畫、水彩和速寫,對昂利·馬蒂斯、喬治·魯奧等一批野獸派畫家頗有影響,還被認為是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先驅(qū)。
    
     與別的藝術家費盡心機仍無緣世博會相比,近乎隱居的莫羅卻是世博會的???。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會上,29歲的莫羅就展出了他的畫作《給克里特迷宮的彌諾陶洛斯送雅典童男童女》。以后,莫羅又相繼攜作品參加了1867年、1878年、1889年的世博會,其中最為后人稱道的是在1878年巴黎世博會上展出的《法厄同》和《幽靈》。
    
     《法厄同》題材來源于希臘神話。傳說中,法厄同對人夸耀自己是太陽神的兒子,別人不信,他去向父親太陽神借得太陽車一天,借以證明自己的身份。結(jié)果到了那天,他在慌亂中失去對拉車白馬的控制而墜毀。在這幅水彩畫中,莫羅將這個冗長的故事凝聚在墜毀的一瞬間。畫中的少年法厄同由于受到黃道帶上一頭猛獅(太陽的動物)和綠色的大蛇(地獄的動物)的襲擊,因受驚嚇而伸開雙臂。他已無法掌控馬車,等待他的下一個瞬間將是墜入大海。為了營造緊張、恐怖的氣氛,莫羅用石墨精細描繪馬匹臉部的恐懼表情,使之與用粗獷的筆調(diào)描繪的大海以及萬籟俱寂的死亡天空形成對照,無形中給人以壓迫感,從畫中可以體會到畫家在其中所投入的可能燃盡一切的能量和力量。
    
     《幽靈》的題材取自《圣經(jīng)》:希律王為讓莎樂美表演舞蹈而答應殺死施洗者約翰,并把約翰的頭用盤子端出。莫羅一生所畫的女性形象以莎樂美這個《圣經(jīng)》傳說人物占最多數(shù),而在他所有描繪莎樂美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幽靈》。在這幅水彩畫中,被砍下的約翰的頭顱懸浮在空中,周圍環(huán)繞著裝飾性的光環(huán);她的長發(fā)和地上的血跡遙相呼應。受驚嚇的半裸的莎樂美在約翰犀利詭異的眼神中,臉上浮現(xiàn)出悵然若失的表情。這個形象在其他畫家的作品中一般不脫離《圣經(jīng)》的內(nèi)涵:莎樂美懷著歡愉的情緒凝視著施洗者約翰的頭顱,但莫羅則大膽地賦予她驕奢淫逸的涵義。
    
     這種繪畫形象曾激起作家左拉的憤慨,將他抨擊為“對現(xiàn)代世界的徹底反動”。畫家也曾試圖回答觀眾對他“莎樂美”提出的疑問,他說:“如果你試想進入我所描繪的這種神秘的象征的精神境界,你就會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去描繪主題。”
    
惠斯勒——展示“黑與灰的和諧”
    
     世博會歷史上,為一個畫家兩次設立專館展出作品的恐怕不多,而美國著名畫家惠斯勒就享受到了這一待遇——1915年的美國舊金山世博會上,惠斯勒的作品以專室形式與觀眾見面,顯示出對這位早已離世的藝術家的尊崇。1933年的美國芝加哥世博會成為檢閱美國藝術歷史的舞臺,惠斯勒又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之一。
    
     作為一個活躍在歐洲畫壇的藝術家,惠斯勒與世博會早有淵源。當他首次踏上巴黎這方藝術熱土時,正逢1855年巴黎世博會舉辦,通過觀摩促使其早期繪畫風格的形成。而后1867年的巴黎世博會,日本工藝品的展出讓惠斯勒汲取了東方藝術養(yǎng)料,直接促成其繪畫風格的轉(zhuǎn)變。及至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惠斯勒有多幅作品入選,并榮獲了繪畫及蝕刻畫的金獎。
    
     惠斯勒的藝術風格來源是多方面的:他既有現(xiàn)實主義的寫實功夫,也吸收日本浮世繪版畫的“營養(yǎng)”,作品有著東方美術的裝飾風味,亦有音樂性的和諧追求,產(chǎn)生許多令人思索的象征性神秘感;他還曾與印象派相互影響,又是“唯美主義運動”的一員主將;與“拉斐爾前派”也有聯(lián)系,又對象征主義、“新藝術運動”也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有人說,盡管惠斯勒的名字與19世紀后半葉歐洲所有藝術運動和藝術流派都有聯(lián)系,但不屬于其中任何一方,他是藝術史上真正偉大的孤獨者之一。
    
     肖像畫是惠斯勒最為擅長的領域之一,他嫻熟自如地運用構(gòu)圖與著色的系統(tǒng),產(chǎn)生了一系列佳作,其中就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黑與灰的和諧——母親肖像》。
    
     這幅1871年所繪的肖像畫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肖像畫之一,對母親性格真摯而深刻的刻畫,使人物形象達到了高度概括性和典型性的統(tǒng)一。這幅肖像畫面異常簡潔——老婦人身著樸素的黑色長裙,側(cè)面而坐,雙手安放在膝頭,腳下踏一腳凳;灰色墻背景上掛著一幅風景畫,右邊的一個畫框只能看到一點邊緣,左邊掛著一幅灰底白邊的布簾。簡潔明快的構(gòu)圖和沉著雅致的色調(diào)產(chǎn)生了一種寧靜、莊重的氣氛。白色的軟帽、袖口的花邊、手帕都畫得十分逼真,完美的技巧全部融化到所表現(xiàn)的對象中去了,仿佛一切都必須如此。
    
     當我們研究人物臉部那模糊微妙的輪廓時,我們似乎感到畫家就是通過這張臉充分地講述了他自己的心靈故事——這顆對自然敏感的活躍的靈魂。正如惠斯勒坦言:“一個人總是希望將自己的母親表現(xiàn)得盡善盡美,然而,這幅畫對我來說是母子關系,而對觀眾來說,那只不過是黑和白的節(jié)奏和韻律的感受而已,他們怎么可能關心那是否就是我母親的肖像呢?”
    
     《母親肖像》1883年在巴黎沙龍展中獲獎并由法國政府購藏入盧浮宮,這件杰作第二次回美國則要等到1933年芝加哥的世博會,并且是由專人護送,由此可見這件作品的重要性。
    
加萊——玻璃藝術大放異彩
    
     1878年巴黎世博會上,一位青年玻璃藝術工匠的作品入選了。當時人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玻璃藝術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刻,也是一位藝術巨匠即將誕生的前夜,他就是玻璃藝術的代表人物——埃米爾·加萊。
    
     埃米爾·加萊,1846年出生于法國南錫市一個玻璃制造商的家庭,從小學習制作玻璃工藝。他視器皿的設計為語詞的視覺表達,要使自己的玻璃器皿“感化人”。加萊早期作品主要以描金、琺瑯彩和雕刻為裝飾手法,明顯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1872年加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開始玻璃藝術創(chuàng)作,其事業(yè)也上升至新的階段。1878年巴黎世博會上,加萊展出玻璃器皿新作,這些作品以強調(diào)回歸手工質(zhì)感、自然流暢為主的新藝術風格而獲得初步成功。
    
     展覽會上,加萊遇到玻璃藝術界的天才改革者艾格納·羅賽留。羅賽留在玻璃裝飾技術方面大膽的實踐激發(fā)了加萊的個性化嘗試,他為此在玻璃工藝上做了許多實驗。當然,加萊最有特色的技術成就還是獨創(chuàng)的玻璃套色。1898年4月26日,他取得這項技術的專利權。
    
     所謂玻璃套色,其專業(yè)術語為“玻璃鑲嵌工藝”,即把半流質(zhì)的各種顏色的玻璃層覆蓋在同樣處在半熔融狀態(tài)下的某種顏色的玻璃胎上,然后用酸蝕或磨削的方法雕刻圖案,形成層次分明、富立體感的浮雕式花紋,視覺效果相當美妙。
    
     加萊的套色玻璃多采用不透明的玻璃料,套色層次可達數(shù)層之多,這使加萊的玻璃浮雕器皿的視覺效果尤為細膩精致,柔美蒙朧。這項工藝的產(chǎn)生使藝術玻璃作品第一次釋放出玻璃材質(zhì)的內(nèi)在生命與精神,提高了玻璃藝術的品位,也確立了加萊在世界玻璃藝術史上無可替代的地位。
    
     1889年巴黎世博會再次舉行,加萊參展了300件琉璃工藝品,不透明的胎質(zhì)、自然主義的造型和紋飾,成了其作品風格的主旋律。他那糅合了大自然、愛國熱情以及象征主義因素的套色浮雕玻璃器成為會場注目的焦點,并獲得多項大獎。
    
     世博會使加萊在世界藝壇上大放異彩,那件水晶玻璃套色車刻裝飾的“俄耳甫斯杯”,在這屆世博會上榮獲頭等獎,代表了加萊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主題來自希臘神話故事,描述命運注定因死亡而分離的一對情侶:琴師俄耳甫斯與水精靈尤麗黛,因無法扭轉(zhuǎn)命運之輪而天人永隔的那一瞬間的悲劇場景。作品藉由器身底色的特殊效果,營造出黑色星云變換之景,結(jié)合棕黑色玻璃色彩的象征性來描述這一悲劇性主題,其極強的戲劇張力使觀者無不動容。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司馬懿:潛伏大師“居善地,心善淵,動善時”
  • 李白的“大話”與“大數(shù)據(jù)”
  • 年羹堯與龔自珍舊鄰今何在
  • 沈從文與太白像的完成
  • 為何張愛玲與胡蘭成沒舉行婚禮?
  • 中國帝王與王朝之最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