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號即國家或朝代的稱號,如漢、唐、元、明、清等。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每當改朝換代之際,新上臺的統(tǒng)治者總要變更國號,以表示新朝的圣明。中國從夏朝開始建立國家歷經(jīng)4000余年,其間滄海桑田,改朝換代,次數(shù)難舉。各朝國號由來約有七種形式。
以發(fā)跡地名定國號
如夏朝,據(jù)傳禹曾受封于夏伯,因此稱其政權(quán)為“夏”。“夏”地名,在今河南陽翟一帶。?眼另據(jù)歷史學(xué)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后,才稱“夏”。?演商朝,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名。后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稱。周朝,周部落到古公■父時,遷居于周原(今陜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后,就以“周”為朝代名。秦朝,秦祖先封邑于秦(今天水隴西一帶),隨后以此為國號。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仍以舊號命國。蜀,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qū),蜀指四川,其政權(quán)就稱“蜀”。吳,孫權(quán)活動于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quán)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理位置在東,也稱“東吳”。北宋,后周恭帝繼位后,命趙匡胤為歸德節(jié)度使,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jié)度使。“陳橋兵變”后,因發(fā)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后梁,其都開封古為梁地,因命國號。西夏,拓拔思恭占據(jù)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根據(jù)發(fā)跡地的某種特產(chǎn)定國號
如遼朝,“遼”的契丹語意為鑌鐵(精煉的鐵),因耶律阿保機的發(fā)跡地產(chǎn)鑌鐵,即用為國號。金朝也是這樣,《金史·太祖紀》中說,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于是國號大金。
以所封爵名定國號
這種國號來自創(chuàng)始人的爵名,而這一爵名又往往和某一地名相一致。如西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后來劉邦擊敗項羽,統(tǒng)一中國,國號稱“漢”,史稱西漢。曹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曹丕代漢后便稱“魏”。因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晉朝,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后進爵為晉王。后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稱“晉”。隋朝,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后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唐朝,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后,李淵稱“唐王”,后廢楊侑建唐朝。
按音韻通假、同音相代為國號
如清朝,清朝的前身是女真族建立的后金。162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有入主中原之意。因金、漢是世仇,怕引起漢人的反對,1636年,便改國號為清,清、金音近相通。
以社會上流行的口號來定國號
如明朝,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fā)展起來的,郭子興屬于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借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tǒng)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lǐng)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xiàn)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jīng)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quán)后,國號稱“明”。
根據(jù)讖語或文義來定國號
如南齊的國號來自讖語“金刀利刃齊刈之”。元朝的國號則來源于文義,取《易經(jīng)》中的“大哉乾元”之義,“元”有大、首等意思,故將蒙古改稱為元。
另外還有以建立者的姓氏為國號。如陳朝,建立者為陳霸先,以其姓為國號等等。
(責(zé)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