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吉思汗的馬鞍子說起

時間:2012-10-17 09:35來源:新疆都市報 作者:如歌,阿迪力·阿布 點擊: 載入中...



臥鹿紋金馬鞍



  近日,《成吉思汗——中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在自治區(qū)博物館開展,人們爭相前往,一覽震撼了歷史的草原英雄們所劃過的歷史痕跡。如果說,從還在熱展的《沈陽故宮——粉黛麗影宮廷生活珍品展》中看到更多的是宮廷里的高貴華服;那么從《成吉思汗——中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中看到更多的則是疆場上的金戈鐵馬。

 

  金飾呈現(xiàn)馬具“甲天下”

  

  在自治區(qū)博物館《成吉思汗——中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的展示中,那個黃燦燦的“臥鹿紋金馬鞍(圖1)”尤為光彩奪目。


  臥鹿紋金馬鞍為元朝文物,出土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它前高后底,前鞍橋通高20.8厘米,后鞍橋高11厘米,鞍通長51厘米,別看鞍子是木質(zhì)的,但它的前后都貼有金光閃閃的金片,使這件馬鞍顯得格外豪華氣派。


  黃金是古代游牧民族最喜歡的金屬,只要是喜歡的物件、或代表華貴的物件,都會用黃金修飾,馬鞍用黃金來修飾,可見,馬鞍在他們心里的貴重。


  有史料記載,近3000年來,東胡、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前赴后繼,在這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草原文明。特別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領著蒙古鐵騎統(tǒng)一了蒙古部落、橫跨了亞歐大陸,在他戰(zhàn)績赫赫的背后,馬則是成就他遠大理想的主要承載者。


  馬被神話,馬被供奉,和馬有關(guān)的馬鞍和馬鐙就成了供奉的載體。有記載:清代初期,后人為紀念成吉思汗的鞍馬之功,特地制作了征戰(zhàn)、狩獵、生活用的三套鎏金雕龍鞍和鐙,供奉在成吉思汗陵前,寄托著成吉思汗與馬鞍、馬鐙之間以及成吉思汗騎馬與征戰(zhàn)之間的相互重要性。


  除了這件金馬鞍之外,還可以看到內(nèi)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代欽塔拉墓出土的遼代云紋鎏金銅馬具(圖2)。該馬具均為銅質(zhì)鎏金,由馬絡頭飾、馬項飾、馬盤胸飾、馬鞍飾和馬后鞧飾五組組成。飾件主要以捶揲、鏨花等工藝加工的手法,將釘綴和鑲嵌裝飾在皮革和木器上,并采用高浮雕和平面線刻相結(jié)合的裝飾手法鏨刻云紋各種圖案,這與史載的契丹馬具“甲天下”相吻合。


  相傳,由于馬具的普遍使用和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造、提高,遼代馬具制作空前發(fā)達,契丹鞍等高品質(zhì)馬具曾經(jīng)享譽東亞。遼朝皇帝常以制作的馬具、良好的馬匹饋贈宋朝皇帝和鄰邦諸國。契丹人的喪葬習俗中,無論貧富、貴賤,無論隨葬品的多寡,隨葬馬具也必不可少。正是這種繼承和發(fā)展,成就了契丹馬具“甲天下”的地位。馬具也成為契丹民族文化的顯著標志之一。


  1972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尊彩塑鞍馬俑,高76厘米,淡青色彩,是一個神形兼?zhèn)涞膽?zhàn)馬形象。馬背上的鞍子呈橋形,前后邊沿立起,桔黃色的鞍面上,飾有精美的花草圖案,鞍下橢圓形的韉垂于馬腹上,桔黃地上裝飾著呈放射狀排列有序的柳葉紋,清晰而精美。


  1960年新疆考古工作者還在阿斯塔那336號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具泥馬鞍子,手工捏塑,馬鞍繪咖啡色,長15.5厘米,寬17.5厘米,高15.8厘米。出土時基本完整,彩繪脫落,粘接修復后,可以看出它的原貌。

 

  中國馬鐙引領歐洲 “騎士時代”

  

  《成吉思汗——中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陳列的一尊1975年呼和浩特市北魏墓出土牽馬陶俑(圖3),俑高19.5厘米,馬長30厘米,馬高19.5厘米。男俑,頭戴風帽,身穿窄袖長衣,腰纏束帶,足穿長靴,面帶微笑,手持韁繩,雙腿直立。馬俯首站立,脖上掛鈴,馬鞍下方用陰刻線條刻劃馬鐙。


  馬鐙是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懸掛在鞍子兩邊的皮帶上。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可以使騎馬者保持平衡,同時起到保護騎馬者安全的作用。


  據(jù)記載,馬鐙要比馬鞍出現(xiàn)的晚得多,馬鐙發(fā)明以后,使人與馬連接為一體,使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特別是對騎兵而言,雙腳有了強勁的支撐之點,可以在飛馳的戰(zhàn)馬上射箭,還可以在戰(zhàn)馬上使用刀、搶、棒等兵器進行格斗,所以學者們認為馬鐙的出現(xiàn)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據(jù)學者們考研,馬鐙最早發(fā)現(xiàn)于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qū)域,1965年考古人員在遼寧省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8厘米,被認為現(xiàn)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鐵質(zhì)的馬鞍取代了銅馬鐙。1965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市且木爾切克古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馬鐙,據(jù)新疆學者研究其時代為唐朝時期,雖然稍有殘損,變得銹跡斑斑,但仍可以看到其形制,應該是我國時代最早的鐵質(zhì)馬鐙。


  且爾切克墓距阿勒泰市約30公里,1963年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有計劃進行了部分發(fā)掘,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銅器、鐵器、骨首質(zhì)器等,時代起于戰(zhàn)國延伸至突厥時期,近千年墓區(qū)除古墓以處,還有文字石刻,巖畫,這些可能是此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等民族的遺跡。


  從阿勒泰草原發(fā)現(xiàn)的許多突厥石人來看,唐朝時期的阿勒泰地區(qū),曾經(jīng)是古代突厥人游牧生活的地方,由此可以推測,這件且爾切克古墓出土的鐵馬鐙很可能是1000多年前突厥人的文化遺存。


  到了晉代,馬鞍的形制與前代相比成熟了許多,吐魯番阿斯塔那東晉墓葬出土了幾件彩繪木馬,馬兒雕刻拙雅,長長的瘦臉,豎起的馬鬃、翹起的馬尾,充滿童趣,看上去酷似現(xiàn)代卡通藝術(shù)作品,特別是馬鞍下韉耷拉下來幾乎著地。


  韉,即鞍褥,可以防止馬背磨損。值得關(guān)注的是木馬馬鞍下的韉上,畫有馬鐙,圖案清晰可見,說明東晉時期吐魯番在內(nèi)的新疆人民已經(jīng)使用馬鐙了。


  馬鐙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后來馬鐙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繼而出現(xiàn)了窄踏板金屬馬鐙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廣泛傳播。


  馬鐙看來是十分簡單而又實用的裝置,可是古代波斯人、亞述人、埃及人、羅馬人、巴比倫人以及希臘人都不知道馬鐙為何物,甚至亞力山大大帝率軍橫跨整個中亞時,他的騎士們的雙腿也是橫跨于馬鞍兩旁,雙腳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支撐,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從馬背上摔下來,其駕馭馬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中國人發(fā)明了馬鐙以后,這種麻煩就迎刃而解了。馬鐙傳入歐洲后,使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成吉思汗奉安之地如是說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