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楊溝佛寺到拉甫喬克古城,一直沿白楊河南行。一座高達數(shù)十米的黃土臺上斜向小路伸出一棵老態(tài)龍鐘的柳樹,幾乎擋住了前行的腳步。曾三次行走在這座1500年前的古城中,望著滿眼的黃土與卵石筑就的城池,追尋著唐代納職縣的歷史。
樓蘭后裔
拉甫喬克古城所在地為今天的哈密市四堡村,據(jù)史書記載,公元72年,東漢明帝拜竇固為奉東都尉,屯兵涼州(今甘肅武威),竇固分兵四路北征匈奴戰(zhàn)于天山,呼衍王敗逃,東漢政府在四堡設(shè)“宜禾都尉”城并置兵屯田。“拉甫喬克”是古老的突厥語,“拉甫”即“納職”;“喬克”即“小山包、小山岡”之意。也有人說“納職”是“羅布”的轉(zhuǎn)音。
拉甫喬克城址很壯闊,由兩座城構(gòu)成:北城城墻下端為泥土夯筑,上端為土坯壘砌,角樓和馬面明顯可晰;南城的營造更為獨特,為外部夯筑、內(nèi)部土砌的雙層墻體,今人估計它們?yōu)椴煌瑫r期居住者的多次營建;兩城內(nèi)外出土有很多紅灰色陶、土器及刻紋罐、甕等古物。
拉甫喬克古城呈現(xiàn)著中原建城的平面方形格局,這座建于隋唐時期的古城被起名為拉甫喬克,與唐時伊州的行政建制有關(guān)。歷史資料記載,唐時伊州轄有伊吾、柔遠、納職三縣,納職縣在伊吾城西南(即今哈密市五堡鎮(zhèn)四堡村一帶),縣轄7鄉(xiāng),因早期有鄯善(古樓蘭國,今若羌縣城及羅布泊一帶)人在此筑城、又胡人稱“鄯善”為“納職”而得名。
關(guān)于“納職”一詞,留存至今的歷史資料并未記載它具體出自什么語言、有什么含義。納職城的建立是因鄯善(古樓蘭國)“被丁零(突厥人的先祖)所破,人民盡散”(《南齊書.茹茹傳》),一部分樓蘭人穿越羅布荒漠北上到了今天的四堡、五堡一帶。這個年代被史學(xué)家定為公元490年——這些北上的樓蘭人到達這里后,筑城生息,因此今人認為納職人即是古樓蘭人。
納職傳說
關(guān)于納職人的傳說,我在柳樹泉農(nóng)場的馬姓農(nóng)人家曾聽過另一個版本:
從古鄯善(樓蘭)北上來到這里的樓蘭子民,以“鄯”姓為部族姓,他們放棄了在鄯善(羅布泊湖岸)漁獵的傳統(tǒng),在納職放牧并接受了中原人的農(nóng)耕技術(shù)。
大約繁衍了5、6個世紀后,突厥人占領(lǐng)了西域,他們不愿臣屬突厥,又舉族向南遷回羅布泊岸,但故地已今非昔比,繁榮不再,羅布泊更沒了先前魚躍湖面、青草離離的場景,而他們學(xué)會的農(nóng)耕技術(shù)又因羅布荒漠的干旱缺水不能施展。于是,他們沮喪地再度回到納職,依天山雪水融化后形成的狹窄綠洲死心踏地地在這里生存了下來。
《后漢書》所載的樓蘭人北遷四堡并建立屯堡,而這座屯堡繁衍多年后在唐于西域推行郡縣制時成了納職縣的縣治。有人說,“納職”是玄奘《大唐西域記》所記“納縛波”(即羅布泊)的譯音,這多少也帶出了這里的人種是樓蘭人的信息。還有人說,納職人是羅布人的后裔。
從古老的伊吾延伸到納職,沿途矗立著十余座烽火臺,當(dāng)年的狼煙四起和寧靜的城池似乎在烽火戰(zhàn)爭和自然之力下逐漸淡漠出人們的視線。
廢棄的納職(拉甫喬克)古城和被遺棄的絲綢之路其實并沒被人真正忘卻,只是人們很少涉足它們。古城衰敗了可以建新城,古道被改變了可以建設(shè)新路,甚至道路的起點和終點都可以推移,但遺失在古城、古道上的文明歷史我們是否可以重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