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陸上絲綢之路,必然要穿越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它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古代曾有以下5條交通路線:絲綢之路的南道、姑墨--于闐道、坎城--神山堡--疏勒道、焉耆--于闐道及抒彌--龜茲道。這些古道都曾留下我國古代人民的足跡。晉代高僧法顯是我國第一個從東北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人,玄奘是第一個把塔克拉瑪干沙漠比作“死亡之海”的人。
關(guān)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qū)的古代交通,《穆天子傳》講道,周穆王經(jīng)柴達木盆地入新疆若羌,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過帕米爾入阿富汗境,最后到塔什干地區(qū)。從漢代開始,有記載的僧侶、商賈、使者、官吏、將士等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路線大致便為上述所說的5條。
《漢書·西域傳》中講道:“自玉門陽關(guān)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漢代絲綢之路的“北道”是由吐魯番經(jīng)焉耆,沿天山南麓到喀什,其間沒有沙漠阻隔。
“南道”的路線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所經(jīng)地區(qū)有鄯善(今若羌)、且末、精絕、抒彌、于闐(今和田)及莎車。古代的且末在今天且末北沙漠中,抒彌在今天于田和策勒縣境?!洞筇莆饔蛴洝酚涊d, “蓖靡川東入沙磧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由此東行人大流沙,聚散隨風(fēng),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乏水草,多熱風(fēng)。風(fēng)起則人畜昏迷,因以成病。”這段記述,如實地反映了在流動沙漠地區(qū)交通之困難,行旅之艱辛。這或許也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由來。
關(guān)于姑墨--于闃道,《漢書·西域傳》記載:“于闐國,王治西城北與姑墨接。”姑墨,即今阿克蘇,于闐為今和田。并載:“姑墨國,王治南城,南至于闐馬行十五日。”《水經(jīng)注·河水篇》也講:“姑墨川東南流逕姑墨國西,治南城,南至于闐馬行十五日。”姑墨川即今阿克蘇河。
1960年曾計劃修建庫(車)和(和田)公路,沿和田河西岸,從南北兩端推進,有不少路基已修成,后因故中斷。此后還有不少人趕著毛驢車通過這條路線,來往和田、阿克蘇與沙雅之間,沿途不乏放牧之人。2006年由阿克蘇到和田,沿和田河?xùn)|岸修建的第二條沙漠公路已經(jīng)貫通,大大方便了兩地交通。
至于坎城--神山堡--疏勒道,在新疆農(nóng)業(yè)區(qū)劃委員會組織的新疆和田河流域考察報告 (1986年) 中記載:19世紀(jì)末斯文赫定在和田一帶探險,收集到一些于闐文書,文書中涉及到從瑪扎塔格古戌堡(神山堡)至坎城的交通路線。文書中顯示,由神山堡、三鋪、濡馬屈薩至坎城,是當(dāng)時的一條交通路線。三鋪、濡馬屈薩今在何處無從考究??渤窃凇缎绿茣?middot;地理志》中有載:“于闐東三百九十里,有建德力河……于闐東三百里有坎城鎮(zhèn)。”建德力河一般認為是克里雅河,城鎮(zhèn)的位置是在今克里雅河以西約90里。
關(guān)于焉耆--于闃道,《佛國記》中記載了晉代高僧法顯去天竺(印度)求經(jīng)的路線。他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過河西走廊的張掖、敦煌,到達位于羅布泊地區(qū)的鄯善,記載當(dāng)時羅布泊以東三龍沙(庫姆塔格沙漠)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biāo)識耳”。當(dāng)時的樓蘭“其地崎嶇、瘠薄”。由善鄯再到烏夷國(今焉耆),然后由烏夷國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到達于闐(今和田)。
對于抒彌--龜茲道,《西域水道記》中記載,克勒底雅河“北流三百里入大河”,“克勒底雅河”即克里雅河,“大河”即塔里木河。實際調(diào)查得出的結(jié)論是,克里雅河西支大約在400年前曾流入塔里木河,于是在古代沿克里雅河行成一條南北貫通塔克拉瑪干的交通路線就成為可能。《新疆圖志》(1910年)中也曾講到克里雅(于田)與沙雅之間有交通來往。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