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縣境內(nèi)的會寧關古渡口
會寧關遺址馬駿攝
如果有人問你:唐代時我國最大最繁忙的渡口在哪里?你可能會說,在今山西、河南或山東境內(nèi)的黃河上,或者說在今湖北、江蘇的長江上。其實唐代全國最大的渡口是會寧關渡,它就在今甘肅省靖遠縣境的黃河上。
古絲路的主干道和干道都經(jīng)過甘肅境內(nèi),因此在甘肅境內(nèi)的黃河上有不少著名的古渡口。這些渡口集中在唐代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肅臨夏市)、蘭州(治所在今甘肅蘭州市城關)和會州(治所在今甘肅白銀平川區(qū)水泉鄉(xiāng)的纏州城遺址)境內(nèi),其中以河州境內(nèi)的渡口為最多,明確見于歷史記載的就有五處。在這些渡口中,河州境內(nèi)的臨津關渡(在今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鄉(xiāng)的積石關)、鳳林關渡(在今甘肅臨夏縣北的蓮花城,今已沒入劉家峽水庫),還有蘭州市城關西北的金城關渡,都是絲路上重要的關津。但比較而言,會寧關渡不僅是絲路上最大的渡口,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渡口。
會寧關渡,原名烏蘭津,最早見于《北史》和《北齊書》的《可朱渾元傳》?!顿Y治通監(jiān)》梁紀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也記載說:“道元(可朱渾元字道元)帥所部三千戶西北渡烏蘭津抵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市西南)。”這個烏蘭津就是唐代會寧關北黃河上的渡口。可知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以前,這里已是黃河上有名的渡口。北周武帝時,在渡口北的黃河邊設置了烏蘭縣和烏蘭關。從渡口邊同時設關設縣的情況來看,當時的烏蘭津已是黃河上一個重要的渡口。
唐代 會寧關位于靖遠縣城東北雙龍鄉(xiāng)的北城灘,會寧關城北的黃河上就是上述的烏蘭津也就是唐代會寧關渡。與北城灘隔河相望,就是今甘肅景泰縣的五佛鄉(xiāng),唐代的烏蘭關也設在這里。會寧關和烏蘭關兩座雄關,一南一北,分別扼守在這個黃河的渡口上。一個渡口,在兩岸分別建有關城,派兵戍守,這在當時全國的關津中也是少有的。不僅如此,唐朝政府也在烏蘭關附近幾里處設了烏蘭縣,又在烏蘭關西北20里處設有一個管兵七千人(一作“千人”)的新泉軍。顯然這些都是為了保護渡口及其道路的暢通與安全,凡此種種,充分說明在當時全國的津渡中,會寧關渡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會寧關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所在的會州是一個交通要沖,四達之地,由會州出發(fā),東南可至原州(治所在今寧夏固原縣),西南可到蘭州,西北可通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市),東北可達靈州。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由雍縣(治所在今陜西鳳翔南),翻越隴山,“西臨祖厲河而還。”這個祖厲河不是指今會寧縣境的祖厲川水(今祖厲河),而是指當時今靖遠縣境內(nèi)的一段黃河。漢武帝親自巡視今靖遠縣一帶的黃河,說明西漢王朝對這一地區(qū)的重視,也說明早在西漢時,長安至今靖遠縣之間已有可供皇帝車駕通行的道路。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靖遠縣境內(nèi)的黃河,自古就是一個適宜設立渡口的地方。
古人為什么要在長安和今靖遠縣之間修一條道路呢?又為什么要將渡口設在靖遠縣境的黃河上呢?顯然這同漢、唐時代的政治中心長安,與通往河西走廊東部重鎮(zhèn)武威的位置有著直接的關系。地處河西走廊的漢代河西四郡,即后來唐代的涼、甘、瓜、沙諸州,都是通往西域的必經(jīng)之路,因此漢、唐王朝都要在長安和河西走廊之間找一條便捷的道路。在地圖上,如果我們在長安和河西走廊的涼州這兩點之間劃一直線,就會發(fā)現(xiàn)靖遠縣城東北、北城灘所在的黃河彎曲地段,差不多就在這條直線上。這里是古絲路的必經(jīng)之地,也是由長安到河西最捷近的地方。
從唐人的記載的方向和道里來看,這里也是長安、涼州間一條捷近的路。據(jù)《元和郡縣志》涼州下記載,唐代由涼州到長安的驛路有兩條:一條是所謂的秦州路,因經(jīng)由秦州(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市)而得名,即人們所說的絲路南線。這條路從當時的涼州出發(fā),經(jīng)今天祝縣,大致沿今永登縣境的莊浪河谷和黃河北岸到蘭州。再往南經(jīng)臨州(治所在今甘肅臨洮縣)、渭州(治所在今甘肅渭源縣)、秦州、隴州(治所在今陜西隴縣)和岐州(治所在今陜西鳳翔縣)到長安。這條路全長2000里。另一條是所謂的烏蘭路,因經(jīng)由會州烏蘭縣(治所在今景泰縣五佛鄉(xiāng)附近)而得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絲路北線。這條路是由涼州往東南經(jīng)今古浪縣到唐烏蘭縣,在縣城附近有烏蘭關,由關城所在的會寧關渡渡河,就到了黃河南岸的會寧關。再從會寧關往東南,就到了當時會州的駐地會寧縣(治所在今白銀市平川區(qū)水泉鄉(xiāng)的纏州城遺址)。由會寧縣往東南經(jīng)原州、涇州(治所在今甘肅涇川縣) 州(治所在今陜西彬縣)到長安。這條路行程大約是1730里??梢钥闯觯瑸跆m路是一條比較捷近的路,要比秦州路少約二三百里。而且整個行程不必多次穿越高山深谷,比秦州路易于行走,惟一的缺點是,渡過黃河以后沿途人煙稀少,比較荒涼。唐代經(jīng)由南線秦州路西行的人有玄奘、高適、岑參等,經(jīng)由北線烏蘭路的有王維、顏真卿等。北線是一條軍道、商道,主要是軍隊和商人行走的路線,運輸?shù)氖擒婈牭募Z秣和商品。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