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的武威“文字獄”

時間:2013-05-20 10:22來源:鑫報綜合 作者:雒煥素 點擊: 載入中...

文史專家黎大祥講李蘊芳

文史專家黎大祥講李蘊芳
 

文廟進士碑上李蘊芳“榜上有名”

文廟進士碑上李蘊芳“榜上有名”
    

  提起文字獄,人們就會想起那句有名的惹禍詩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想來空前絕后,登峰造極。不僅砍掉了許多詩人文人的腦袋,還消滅了眾多文人騷客的才情意志,甚至給后來的傳統(tǒng)文化學者戴上了精神枷鎖,導致中華民族一度時期人才凋零、文治廢弛。


  清朝時期,禍及武威知識階層的“文字獄”恐怖事件,莫過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李蘊芳詩案。近日,武威市文史專家李林山對清代獄檔進行解密,揭開了乾隆年間武威文字獄風波——


  武威籍大詩人李蘊芳


  根據(jù)乾隆時期《軍機處檔》263卷載:乾隆下旨,以“李蘊芳實可惡”為罪名,在當年立秋日,斬首于北京菜市胡同口。陜甘總督劉統(tǒng)勛在這一年的三月至五月,用了50多天時間,出動千名官吏,嚴查武威境內(nèi)知識階層300多人;凡民間藏有李蘊芳八股文章、詩歌、書札者,一律上繳。稍不就范者,輕者枷拿鎖綁,重則上刑桎板。一時間,武威境內(nèi)風聲鶴唳,哭聲遍野。


  那么,這位武威籍詩人李蘊芳究竟惹下了什么樣的大禍?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讀書人呢?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起民國總統(tǒng)徐世昌。民國總統(tǒng)徐世昌是一個軍閥,同時也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人。他在給袁世凱當國務(wù)卿的時候,為了籠絡(luò)清末知識分子,在其門客、幕僚的協(xié)助下,將清代以來名家名篇匯編為《晚晴簃詩匯》,成為一部影響力經(jīng)久不衰的清朝詩歌總集。在這部詩集中,就收錄了李蘊芳的6首詩作。


  這6首詩之所以能流傳下來,也是沾了“文字獄”的光。作為“罪疑”的證據(jù),被江西巡撫胡寶泉搜查出來,解送京師,上達乾隆閱處。李蘊芳33歲的人生經(jīng)歷中,創(chuàng)作時間長達18年,作品多達2000多首(篇),大部分定稿藏在武威老家。乾隆二十年四月,李蘊芳被枷鎖入京,情急之間,賄通獄吏,寫信給武威一位姓胡的同學,囑咐他將家中所有詩稿、信札燒毀。清代武威籍杰出詩人李蘊芳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的大量奇逸、勁崛的詩歌作品就這樣永遠消失了。


  乾隆死后多年,李蘊芳的親友偷偷搜集散佚在各地的詩歌作品,編為《醉雪庵遺草》,在武威民間私下傳閱。清朝滅亡后,才公布于世?,F(xiàn)有手抄本,收藏于甘肅省圖書館。而《醉雪庵遺草》中的詩歌作品,大多是李蘊芳早年練筆或應(yīng)酬、贈答的藝術(shù)性不高的“次品”。1916年,武威著名文人、庫車縣長段永恩將《醉雪庵遺草》中部分相對優(yōu)秀的作品篩選出來,同另一位嘉慶時期武威籍詩人郭楷的詩作合輯,刻版印刷,定名《姑臧李郭二家詩草》。


  倍受“天下第一詩人”的器重


  雍正元年(1723),李蘊芳出生于武威城區(qū)一書香之家。父親雖是大商人,卻是當時武威有名的史學家,民間稱為“萬寶全書”,同武威名士蘇景、李萬倉、王化南等有交往。


  雍正、乾隆時期,武威文史考據(jù)學興盛。蘇景自中進士、授山西文水知縣后,與上官不和,辭職歸鄉(xiāng)。恰鄖陽總兵李萬倉歸老故里,兩人遂交游。蘇景長的五大三粗,李萬倉則仙風道骨;蘇景好言農(nóng)事,李萬倉則好談文史。城里大戶辦喜喪事,蘇、李二人必坐上席。席上,李萬倉縱橫文史典故,蘇景沉默寡語。民間傳有笑話:“蘇文不文,李武不武。”李蘊芳的父親和李萬倉是本家,他雖然是商莊大掌柜,卻喜訂補佚史,武威秀才們都喜歡到李府請教學問,李父也好為人師,來者必悉心解答。可見,在那樣的年代,連商人、武夫都飽讀史書,武威“書城不夜”之譽見乎一端。


  李蘊芳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學教養(yǎng),少年時期即以學識出眾享譽城鄉(xiāng),15歲考中秀才。在父親的影響下,他也開始了詩歌創(chuàng)作。乾隆七年(1742),江西人胡中藻出任陜西學政。八月,令陜西、甘肅二省秀才赴西安貢院進行“歲考”。李蘊芳和武威秀才們結(jié)伴來到了西安。


  胡中藻是雍正、乾隆時期全國著名的大詩人,曾有“昌黎再生”的褒稱,常以天下第一詩人自詡。他是清代著名的首輔內(nèi)閣大學士鄂爾泰的得意門生,以內(nèi)閣學士身份襄助鄂爾泰,屬于實權(quán)新貴。胡中藻素來重文學,此科“歲考”就出題為《黃河賦》,要求秀才們文與史、今與古并重,寫一篇賦體駢文。閱卷時,胡中藻看到李蘊芳的卷子,拍案叫奇,愛不釋手。尤其是辭藻華美、骨格清越,實為一等佳作。只是另有陜西秀才曾國英在賦文的史學修養(yǎng)上略勝李蘊芳一籌,胡中藻思之再三,判取李蘊芳為第二名。李蘊芳一舉成名,士子們羨稱他是“西北第二秀才。”


  李蘊芳儒雅倜儻,口齒伶俐,胡中藻在“歲考”結(jié)束面見李蘊芳時,深深喜歡上了這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巧合的是,兩人的詩歌美學觀點一致,都以韓愈為詩尊,倡古文,營奇象,用硬韻,追求超邁、高遠的藝術(shù)風格。這年秋,李蘊芳基本逗留在西安胡中藻寓所,跟胡中藻學習詩法。他歸鄉(xiāng)時,胡中藻給時任甘肅按察使鄂昌寫了薦信,李蘊芳路過蘭州,又與喜歡詩歌的鄂昌詩酒唱和,成了朋友。乾隆八年(1743)春,胡中藻特意到?jīng)鲋莞晫W,來到武威親自主持“府考”。


  禍起“鄂張黨爭”


  武威史料記載:胡中藻到武威后,發(fā)現(xiàn)武威的秀才們都以李蘊芳所寫文章為范文,熟練背誦,因此,就選拔李蘊芳為乾隆八年涼州府“府試”的“優(yōu)貢”。其實上,涼州府5縣近400名秀才,經(jīng)過嚴格考試,產(chǎn)生了兩個“優(yōu)貢”解額。第一名是楊鵬舉,第二名是李蘊芳。按常規(guī),涼州府“府考”,每隔幾年只能產(chǎn)生一個“優(yōu)貢”,必須是第一名。胡中藻破例取了兩個“優(yōu)貢”,無形中就占了其他州府的“解額”。但現(xiàn)在第一名成了楊鵬舉,要想讓李蘊芳當“優(yōu)貢”,胡學政只能另增一個“解額”。從這個科考常識看,胡中藻為栽培李蘊芳的確是費了心。這件事使李蘊芳對胡中藻充滿了感激之情,“引為知己”,從此,緊跟胡中藻入仕,不知不覺就卷進了“鄂張黨爭”的旋渦。


  “鄂張黨爭”是怎么回事呢?“鄂”即滿族首輔大臣鄂爾泰,字毅庵,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歷年兼任軍機大臣、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議政大臣、經(jīng)筵講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銜太傅,國史館、三禮館、玉牒館總裁。他是雍正、乾隆年間滿族官員的黨首,門生如云,相互薦掖,權(quán)傾朝野。“張”即張廷玉,安徽桐城人,是大學士張英的兒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直南書房,后來也做到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這個人既有文采,又很機警。在雍正帝召見他時,問起當時各部、院大臣和他所屬下的司員、胥吏的姓名、籍貫及中試的科目先后,他都能詳細回答,毫無差錯。張廷玉又善于窺測皇帝的意向,每辦一件事都能迎合皇帝的意圖,所以雍正對他言聽計從。后來,鄂爾泰和張廷玉二人又同入軍機處辦事,每人手下都有一幫親信的人,漸至“門下士互相推奉,漸至分朋引類,陰為角斗。”在朝臣中形成鄂、張兩黨,互相攻擊。到了乾隆初年,“鄂張黨爭”已到水火不容的空前緊張狀況。


  李蘊芳被胡中藻帶到北京,經(jīng)鄂爾泰多方照顧,當上了滿洲旗學的教習。滿洲旗學是培養(yǎng)滿洲貴族子弟的學校,他們要學習漢文化,朝廷特意從全國挑選優(yōu)秀人才來擔任教習,因此,李蘊芳的初仕職務(wù),看似卑微,實際相當重要。事實上,他成了鄂氏家族聯(lián)絡(luò)滿洲貴族的“眼線”。豈料好景不長,乾隆十年(1745),鄂爾泰忽然病逝了,享年66歲。鄂黨領(lǐng)袖一死,張黨頓時得勢,鄂黨遭到了殘酷的迫害。


  李蘊芳因落籍北京,乾隆九年到十五年期間,他參加了甲子、丁卯、庚午3場順天府鄉(xiāng)試,雖然每次考得都很好,但由于張黨從中作梗,李蘊芳始終跨不進舉人身份的門檻。乾隆十五年(1750),張黨領(lǐng)袖張廷玉遭到乾隆帝貶斥后賦閑在家,張黨走向沒落。乾隆十七年(1752),李蘊芳終于迎來了自己科舉的出頭時日,這一年的春季,他參加順天恩科鄉(xiāng)試,中了舉。到了秋天,參加會試,中了二甲第33名進士。


  李蘊芳為《堅磨生詩鈔》寫跋語


  李蘊芳考中進士后,未參加翰林院庶吉士的館選考試。北京城中鄂黨紛紛出面,為李蘊芳的仕途說項,不久,吏部任命李蘊芳赴江西候補知縣。此時的江西巡撫正是鄂昌,而李蘊芳出仕江西,無疑是鄂昌等人暗中活動的結(jié)果。這年冬天,李蘊芳興沖沖趕往南昌,連日受到鄂昌盛宴招待,其眷顧之隆,震動江西。不幾日,即實授石城知縣。


  誰知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鄂昌卻因“申奏不實”,被張黨揪準了小辮子。乾隆大怒,罷免了鄂昌,罰往新疆充軍。新任江西巡撫胡寶泉一向仇視鄂昌,他一到任上,即著手打壓鄂昌的黨人勢力。乾隆十八年(1753),胡中藻的父親病逝,因“丁憂”辭去京城官職,匆匆赴老家江西新建縣奔喪。在居喪期間,李蘊芳多次登門看望老師,詩歌酬唱贈答。回石城后,兩人書信往來,關(guān)系尤為親密。次年,鄂昌再度崛起,成為甘肅巡撫,李蘊芳、胡中藻等人又同鄂昌書來信往。


  鄂張黨爭引起了乾隆帝的極大不安和猜忌。鄂昌曾極力推薦李錫泰為廣西巡撫,乾隆召見李錫泰時,李痛貶廣西前任巡撫托庸是惡吏,卻連口夸獎鄂昌,這種朋黨間毫無原則的褒貶令乾隆十分反感。鄂黨人物梁詩正從兵部尚書任上被罷免,胡中藻等立即糾集本黨官員對張黨人物汪有敦進行彈劾、攻擊。乾隆帝憤恨地說:“徇情曲庇,即是黨援門戶之漸。昔皇考洞悉此等陋習,大加振刷。如查嗣庭、呂留良諸案,實足以挽頹風而勵名教。”他決定借機一舉鏟平朋黨之風。


  恰在這時,胡中藻雕版印刷他的詩集。門徒張開泰出資,鄂昌作序,李蘊芳點校,還寫了跋語。就這樣,一本在乾隆年間影響力極大的詩歌集《堅磨生詩鈔》出版了,朝野爭閱,乾隆帝也得到了一本。胡中藻詩法韓愈,用語險奇,善于從古文中化取典故,推陳出新,風格清新,確實不失為乾隆年間詩壇大家。可是,乾隆帝在閱讀他詩歌時,卻望文生意,稱“悖逆譏訕之語甚多”,要嚴辦胡中藻。


  “文字獄”禍及武威


  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乾隆帝在謁陵返京途中,入住韓村行宮,突然頒諭批駁《堅磨生詩鈔》,認定“悖逆之詞連篇累牘”,其罪惡大大超過了前朝查嗣庭、呂留良案。其中“悖逆”詩句有50多處,主要有:1,詆毀本朝?!秷阅ド娾n》稱“一世無日月”、“又降一世夏秋冬”句,被認為是喻清朝不久又要被另一朝代所取代?!秷阅ド娾n》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因“清”前有“濁”字,被認為有意詆毀。2,“謗及朕躬”。《堅磨生詩鈔》中“老佛如今元病病,朝門聞?wù)f不開開”兩句詩,被認為諷刺乾隆的朝門不開(不理朝政)。又如《堅磨生詩鈔》中的“那是偏災(zāi)今降雨,況如平日佛燃燈”,被認為是誹謗乾隆賑災(zāi)、恤民如“佛燈”之難遇。3,個人怨悵之語,重點有“得免我冠是出頭”、“直道恐難行”等句。另外胡中藻在廣西任學政期間所出試題中含譏訕之意,如《論語》題:“鳥獸不可與同群”、《易經(jīng)》題:“乾三爻不象龍”等。乾隆下令將胡中藻提拿解京“交大學士九卿翰林詹事科道公同逐節(jié)嚴審,定擬具奏”。胡中藻81歲的老母、14歲的女兒、3歲的孫子和弟弟等家屬均被關(guān)押在省城南昌的監(jiān)獄中,其家被抄,資產(chǎn)被沒。


  早在二月,乾隆帝就密諭廣西巡撫衛(wèi)哲治:“將胡中藻任廣西學政時所出試題及與人唱和詩文并一切惡跡,嚴行察出速奏。”衛(wèi)哲治查出胡中藻曾出試題及唱和詩36首與在陜西時詩文一本奏呈。唱和詩贈答者主要是鄂昌和李蘊芳。乾隆認為,治胡中藻罪必須要查鄂昌。三月初二日,乾隆帝密諭協(xié)辦陜甘總督劉統(tǒng)勛,乘鄂昌去安西之際,親往蘭州鄂昌撫署,“將其與胡中藻往來應(yīng)酬之詩文、書信,嚴行搜查,并其與別人往來字跡中有涉譏刺囑托者,一并搜查封固,差妥人馳驛送來”,并嚴示“不可預(yù)露風聲”。劉統(tǒng)勛搜查得非常嚴苛,連鄂昌家婦女的化妝匣都不放過。經(jīng)查,發(fā)現(xiàn)了許多鄂昌與李蘊芳的書信,其中,有些是李蘊芳拜托鄂昌照顧武威老家同學、親友的書信,有些是鄂李二人的和詩。當然,大量的“證據(jù)”還是胡、鄂二人書信。


  乾隆帝看了江西巡撫胡寶泉上的奏折,認為李蘊芳不但是胡中藻的嫡脈親信,助惡為虐,而且竟敢“以檢驗為苦,反復(fù)嗟怨。”不由勃然大怒,痛斥李蘊芳“甚屬狂悖”,決定另案重辦。四月,乾隆頒諭最后裁決:胡中藻斬立決(諸臣會審原擬凌遲處死),以懲一儆百,杜絕朋黨之弊,“為大官植黨者戒”,胡中藻家屬免緣坐;其實產(chǎn)折銀8047兩,除留100兩供其母養(yǎng)老,其余沒收,用于地方公益事業(yè)。鄂昌被押來京后,經(jīng)大學士九卿嚴審,“低首無辭,惟稱萬死”。乾隆帝“從寬賜令自盡。”


  胡中藻、鄂昌死后,乾隆帝對涉及詩案的其他人員“俱著加恩,一概免其查究”,獨對李蘊芳下諭嚴辦,對江西巡撫胡寶泉說:“該撫見以貪婪題參革職,俟審擬到日,再降諭旨。” 李蘊芳遂從南昌監(jiān)獄被解交京城。


  五月以后,為給李蘊芳定實罪名,朝廷在甘肅和江西兩地搜查李蘊芳書信、詩歌。不久,乾隆帝下了“李蘊芳實可惡諭”,定立秋斬無赦。33歲的李蘊芳就這樣成了朋黨之爭的“替罪羊”,以“檢驗為苦,反復(fù)嗟怨,甚屬狂悖”的罪名被處死了。


  李蘊芳之死,震驚西北。武威士子們恐遭連累,把李蘊芳八股范文和詩歌作品悄悄燒毀;地方官又把李蘊芳留在蓮花山、文廟及其他名勝建筑上的題匾全部涂抹或銷毀。李蘊芳家族逼迫外遷往南山(今祁連山冷龍嶺段一帶)。以至于到了乾隆甲午陜西鄉(xiāng)試,武威士子們竟然不敢去西安參加考試,幾年后的丁酉陜西鄉(xiāng)試,武威士子們也榜上無名。乾隆中后期近40年,武威的文學滑入了低谷。
 

  李蘊芳存世詩歌中被強加的罪名

放漏舟灘入七里瀨

巖溜蓄清響,樵風振林樾。

挽棹沿洄溪,岡巒瓦錯硉。

白石激幽瀨,蒼崖露峭骨。

天宇回生光,日華翻勃窣。

漩洑曲埼通,周鑒窮檢括。

硤高秋氣鮮,交疏錦綺綴。

蔓藻澹芳流,粼粼漱玉活。

澄淵理不違,得趣興超忽。

側(cè)聞羊裘翁,高臥掔江月。

    罪名:命官敢怨己“窮檢括”,羨“羊裘翁”是何居心?
 

  靈溪泛看月至廣信

    云凈天高氣肅清,青楓漁火光冥冥。

    放舟遙傍曲溪行,萬里江空孤月明。

    一重一掩東陵樹,凄凄正對開舲處。

    夜深浪靜聲不聞,獨掔瑤華吸風露。

    罪名:咒祖宗寢陵“一重一掩”是何居心?
 

  夜泊衢州

    水木肅清夜,江空人獨行。

    漁鐙穿葦亂,山月落船明。

    角動嚴城閉,灘回宿鳥鳴。

    秋風琴鶴里,仿佛聽遺聲。

    罪名:當今圣明天下,角動城閉,唯恐不亂。
 

  夜抵丹陽

    天空遲暮色,燭小掩余輝。

    村杵犬虛吠,野田螢亂飛。

    孤光生水閣,殘月上江扉。

    猶有風潭外,漁人守釣磯。

    罪名:燭小諧主小,謗訕。
 

    廣陵寄興

畫閣珠簾隱暮霞,江南江北此繁華。

    心傷詞客《蕪城賦》,坐引清光浣女紗。

    樓外有誰歌《水調(diào)》,人間無種補瓊花。

薰風煙月家家醉,啼徹官橋萬樹鴉。

    罪名:瓊花,實京華也,可惡。
 

    聞笛

    玉笥洲邊月影微,清音何處破煙霏。

    欲摧山石疑蛟語,忽落江風見鶴飛。

    葉響楓林兼斷續(xù),霜明漁火乍依稀。

    離思此日論飄泊,辛苦南征不得歸。

    罪名:辛苦南征,怨望可惡。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川大圖書館“鎮(zhèn)館之寶”:清朝手繪四川全圖
  • 揭秘世界最完整劍龍骨架:死時重1600公斤
  • 武威文廟:隴右學宮之冠
  • 蘭州牛肉面已有百余年歷史
  • 揭秘摩梭族的走婚習俗
  • 重慶民間靈異傳說 驚悚揭秘七大“鬧鬼地”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