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為何還要設“末伏”

時間:2017-08-07 17:35來源:大西北網(wǎng)-北京晚報 作者:倪方六 點擊: 載入中...

 

    昨天是“立秋”節(jié)氣,老話說“立了秋,涼颼颼”,意味著炎熱的夏季即將離去。立秋乃秋季之始,古人為什么把一年中的第三個季節(jié)稱為“秋”?殷墟甲骨卜辭中的“秋”字為什么大多都是“蟲”的形狀?“愁”字和秋天有什么關系?中醫(yī)為何把抑郁癥稱為“秋悲”?


    最早的“秋”字怎么寫?


    《殷墟文字記》:,“卜辭假借為秋”


    “秋”與“春”一樣,是古人最早定義出的季節(jié),從河南安陽殷墟甲骨卜辭中,已發(fā)現(xiàn)了最早的“秋”字。徐中舒主編的《甲骨文字典》有“秋”字釋讀,被認為是“秋”或疑似“秋”的甲骨文超過30個。從結構上看,基本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單一結構的“秋”字,只是一個“蟲”:、、、、、、、、、、、、、、、、、、等。


    對于這些“秋”字,學術界爭議很大,有文字學家釋為“夏”字或是其他字,但認為這是一種蟲的形象則基本上無異議。不過具體到是指夏蟲還是秋蟲又有分歧,有蟬、蟋蟀、螳螂、蝴蝶、鱉蟲、蝸牛、翟鳥等多種說法。古文字學家唐蘭的觀點最有代表性,他在《殷墟文字記》中稱,這類可能是水蟲之一種,“卜辭假借為秋”.


    在被釋為“秋”字的前提之下,有學者就此引申認為“秋”之所以念qiū音,可能就是從秋蟲的“啾啾”聲音轉來的。如果真屬秋蟲,釋為“秋”自然有道理,再釋為“夏”便不妥,反之亦然??蓡栴}是有的蟲夏秋皆有,而且都有突出的表現(xiàn)。如鳴蟬,夏至時已出現(xiàn),“蟬始鳴”為夏至三候之一,而秋天也有鳴蟬,即所謂“寒蟬”,比夏天鳴得更有特點;同樣的,蟋蟀為小暑三候之一的“蟋蟀居宇”,但蟋蟀在秋天更活躍,到陰歷十月方“入我床下”(《詩經(jīng)·豳風》之《七月》)。所以,釋“秋”與釋“夏”都有一定道理,夏秋難分。


    第二類是上下結構的“秋”字。上面一個“蟲”,下面一個“火”:、、、、、、、、。相對來說,這種上下結構的“秋”字爭議較少。為什么加了“火”就是“秋”?有一種觀點是,蟲下面加(火),秋意更濃:秋天草木枯黃,野火四起,這是高溫多雨的夏季所不具有的特點。還有學者認為,上面的“蟲”在經(jīng)過一個夏天生長后,到秋天便與農作物一樣長成了,可以放在火上烤著吃。


    “秋”字定型并趨于現(xiàn)代字方向是在先秦古文(籀文)時代。此時的“秋”字與甲骨文變化很大,出現(xiàn)了“禾”,“蟲”異化成了“龜”.僅《康熙字典》上收入的古秋字便有:、、、、。如此寫法比甲骨文還難懂,用“禾”來代表秋天還好理解,清文字學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其時萬物皆老,而莫貴于禾谷,故從禾。”可用“龜”替“蟲”什么意思?龜即簡化字“龜”,古音qiū,原來是利用龜?shù)淖x音,故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秋”字時稱:“從禾,龜省聲”.


    “秋”與“”、“”是什么關系?


    《說文解字》:秋“禾谷熟也。從禾,龜省聲”


    可能因“龜”太不好寫了,在古字簡化過程中,干脆把“龜”省去了,只取“禾”與“火”,《說文解字》中的秋即寫作“秌”.省了“龜”以后,秋字不僅好寫了,且意思更明確。但如何安排“禾”與“火”?


    最初寫作“”,保持了甲骨文上下結構,“火”放在下。后又易上下結構為左右結構,“火”旁加“禾”成了“秌”,“禾”是主體??脊胖邪l(fā)現(xiàn)的古陶文上,“秋”便寫作。再后來又變成了“禾”旁“火”,即“秋”,“火”是主體,這就是現(xiàn)代秋字的寫法。


    “秌”與“秋”哪種結構更合理?“禾”代表莊稼,“火”象征莊稼成熟,“秋”是“莊稼成熟了”;“秌”則是“成熟了莊稼”,意思似乎差不多。但我覺得“禾”旁之秋比“火”旁邊之秌要好一些,因為“成熟”才是秋的主要含義和特征所在,《釋名·釋天》即稱:“秋,緧(qiū)也。緧迫品物,使時成也。”南宋理學家陳澔解釋得更直接:“秋者,百谷成熟之期。”


    從“秋”的形成和變化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古人在“定天下,分四時”之時把莊稼成熟的季節(jié)命名為“秋”并不是隨意而為,乃刻意如此。但不論是甲骨文中突出的“秋蟲”還是簡化后強調的“成熟”,依然不是“秋”的全部內容。


    秋季意味著成熟,但同時也意味著草枯葉落,走向死亡?!夺屆?middot;釋天》認為:“秋曰旻天。旻天也,物就枯落,可閔(憫)傷也。”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秋天時人們感時節(jié)之無奈,加上天氣漸涼,情緒容易低落,變得抑郁,中醫(yī)把抑郁癥稱為“秋悲”正是這個原因。由此又造出了一個“”字--現(xiàn)代字“愁”,以說明秋帶給人們的情緒變化,即《禮記·鄉(xiāng)飲酒義》所謂“秋之為言愁也”.


    立秋后為什么還是“伏天”?


    《歲序總考全集》:“秋,揫也,萬物揫斂成就也”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也是夏秋兩季的分節(jié)點。立秋到了,天氣和物候有什么變化?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立秋有“三候”: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明陳三謨《歲序總考全集·七十二候歌》將這三候寫成歌訣:“大火西流又立秋,涼風至透內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幾個寒蟬鳴樹頭。”


    立秋與之前大暑天最大的不同在于“初候”,立秋后氣溫下降與“涼風至”有直接關系?!稓q序總考全集》釋稱:“涼風至。涼,薄也,寒也,西方凄清之氣曰涼風。前小暑節(jié)言溫風至者,溫厚之極也,此言涼風至者,嚴凝之始也,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可是,為什么立秋后還有一個“末伏”呢?


    明郎瑛《七修類稿·天地類》“三伏”條即提出了這個疑問:“伏者藏也,庚金伏于夏火之下,故曰伏……夫既秋矣,又何謂之伏耶?《史記》注以始皇置伏,又云穆公以是占之,馬遷尚疑其人,亦此恐久而傳訛也。”盡管郎瑛作了如上解釋,但并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實際上,將“三伏”之末伏放置在立秋后并非“久而傳訛”,里面同樣包含了古人的良苦用心。立秋后雖說“涼風至”,但氣溫并沒有大面積下降,仍能給人的健康帶來威脅,故有“秋老虎”和“十八天地火”一說。


    古人在立秋后置“末伏”,意在提醒人們初秋仍然要避暑熱之氣,仍要藏伏。宋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三伏”條引唐初大儒家學者顏師古的觀點,從“五行”上作了解釋:“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也。立秋之后,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但立秋后的“伏”在內含上已有明顯變化,多了“收斂”的概念。古人還用“揫”字來說明末伏與初伏、中伏的不同,“揫”與“秋”同音,都念jiū,《歲序總考全集》“立秋七月節(jié)”條稱:“秋,揫也,萬物揫斂成就也,故謂立秋,七月之節(jié)氣也。”


    立秋時古人為何要“貼秋膘”?


    《津門雜記》:“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古代立秋有隆重的“迎秋”活動,據(jù)《禮記·月令》:立秋這天,周天子會“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西郊屬于秋的方位,所以祭祀放在都城西邊。唐朝立秋這天與立冬一樣,要在京城四郊祭祀五帝。


    民間則有“戴楸葉”風俗,寓報秋意。唐朝時立秋這天,京城長安有人專門兜售楸葉,供市民插戴。宋朝時戴楸葉更流行,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為什么要戴楸葉?《臨安歲時記》稱:“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葉,以應時序。”


    立秋后古人最突出的是提倡“動嘴”--“吃”,即所謂“秋補”,至今民間尚存 “貼秋膘”的風俗。所謂貼秋膘,也稱“搶秋膘”,說白了就是大吃大喝,有條件的殺豬宰羊,條件差的也會殺雞殺魚,就是再窮也要想法包頓肉餡餃子。特別是家中的壯勞力,立秋后一定要“貼秋膘”增強體能,以應對接下來的秋收農忙。


    除了貼秋膘,還有“啃秋”一說。這種風俗不少地方叫“咬秋”,要吃西瓜、甜瓜等一切秋天的瓜果??紤]到條件不好的人家可能無瓜可“啃”,民俗上在立秋這天允許偷瓜,雅稱為“摸秋”;被偷則稱為“丟秋”.立秋時“咬秋”老話說可避暑氣、免痢疾。清張燾《津門雜記·歲時風俗》稱:“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此外,立秋有趣的風俗還有“祓秋”、“嘗秋鮮”、“懸秤稱人”、“秋補屁股”等,很可惜有的已經(jīng)消失了。

(責任編輯:張云文)
>相關新聞
  • 古人如何看立秋
  • 英國秋季“魔鏡”里的倒影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