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如何辦學?

時間:2016-11-15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科技鑫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學費不全免 政府發(fā)“栽培費”


    教育是富國強民最有效果的方式之一,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上,我國一直都有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隨著清王朝的滅亡,各種思潮不斷涌入,其中就有現(xiàn)代教育理念。特別是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侵略下,有識之士認識到,教育才是促使國人走向強盛的良藥。因此,民國時期,越來越多的人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辦了新式的學堂,政府還“強迫”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新式教育。民國時期,因為國力薄弱,出現(xiàn)了多個軍閥割據(jù)一方的局面,這些軍閥主觀上為了提升自身的軟實力,比較重視教育,客觀上也促進了當?shù)亟逃陌l(fā)展。


    學費不全免 政府發(fā)“栽培費”


    現(xiàn)在的義務教育是九年制: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全部修完,義務教育才算完成。其實,民國也有義務教育。不過,最初不叫義務教育,叫“強迫教育”,意思是政府逼著家長把孩子往學校里送。國民政府成立的前后幾年里,“義務教育”的說法才漸漸取代“強迫教育”.


    民國時,義務教育的年限要求比現(xiàn)在低:小學一畢業(yè),義務教育就算完成了,至于念不念中學,政府不強求。


    民國時期,小學由“初小”和“高小”組成。國民小學又叫“初等小學”,簡稱“初小”,指的是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有的初小還包括四年級);高等小學簡稱“高小”,指的是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有的高小不包括四年級)。


    在某些省份,例如北洋時期的江蘇,政府強令小孩一直念完高小;而在另一些省份,例如北洋時期的山西,念完初小就行了,高小并不在義務教育的范圍之內(nèi)。


    雖說是義務教育,學費沒能全免。例如民國六年(1917年),江蘇省立第三師范附屬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其中念初小的學生每人每年要交學費2.2元(指銀元,下同),念高小的學生每人每年要交學費4.4元,學生如果住校,每年還得加收1.5元的住宿費。再比如廣東公立第二十四國民學校,只有一、二、三年級,完全屬于義務教育,學生每人每年得交6元的學費。


    在當時,如果學校有困難,政府還有財政補貼。當時管這筆補貼叫做“栽培費”.比如上文提到的廣東公立第二十四國民小學,它于民國四年(1915年)開辦,當時全校總共3個年級,分成4個班,每班學生40多名(當時標準班級是42名學生),男女生都有。一個學生一年6元的學費,全校加起來1000多元,這點兒錢,連給老師發(fā)工資都不夠,更別提別的開支了。在民國六年,廣東省財政撥給它的栽培費是2172元,折成人民幣約16萬元。由此可見,在學校經(jīng)費里面,政府撥的栽培費占大頭,學生交的學費只占一小部分。當時,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學讀書,針對這種情況,也有人創(chuàng)辦了“希望小學”.


    民國時期,駐守江蘇的軍閥叫齊燮元,他是吳佩孚的部下,后來在日軍侵華期間當了漢奸。但他也曾留下了一段值得銘記的功績:在江蘇建立“希望小學”.


    當時,齊燮元在南京創(chuàng)辦過一所很大的貧兒院,專收家庭困難、沒條件讀書的孩子。民國十年(1921年),齊燮元招收了430個男生,320個女生,規(guī)模比當時南京最大的國民小學都要大。這些學生不用交學費,不用交住宿費,學校還發(fā)給他們衣服和零花錢。經(jīng)費從哪兒來呢?剛開始是齊燮元自己掏腰包,后來是財政撥款。另外,學生在手工課上學會木工、刺繡之后,也經(jīng)常做些玩具、蘇繡、食品袋,周末時拿到夫子廟去賣,賣的錢也能補貼一部分學校的開支。


    山西推行“強迫教育”


    民國時期的各派軍閥中,閻錫山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在統(tǒng)治山西的三十余年里,他推行了多項措施,其中,對教育尤為關注。


    最初,閻錫山在山西推廣義務教育,頗有幾分“強迫”的味道。


    閻錫山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山西省城太原推行義務教育,然后在其他城市推行,然后在縣城推行,然后在三百戶以上的村落推行,最后在小村莊推行。即先城市后鄉(xiāng)村,先大城后小城,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走。


    在最開始,山西的大部分老百姓對義務教育并不感冒。首先,搞義務教育得花錢,這錢當然不能從閻督軍腰包里掏,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還是老百姓出,山西民間雖富,富的是商人和礦主,普通農(nóng)民和普通市民并不富裕,一戶一年攢不到兩塊大洋,其中一塊半得交給政府去辦義務教育,他們不情愿。


    其次,辦學得有校舍,閻錫山雷厲風行,要求全省從省會到村莊幾年內(nèi)統(tǒng)統(tǒng)建起國民小學,要是全都使用新建校舍的話,不但財力上不允許,時間上也不允許,所以得把孔廟、土地廟、關帝廟、龍王爺廟等等原有的公共建筑給占了,而占用孔廟必然招到封建遺老的反對,占用其他廟宇又招到善男信女的反對。


    最后,民國成立之后很多年,民間裹腳的風氣依然盛行,而閻錫山最反對裹腳,還把嚴禁女人纏足的條例寫進了他親自撰寫的《人民須知》里,當做全省學校的必修課,這是跟民風唱反調(diào)。


    所以,一開始老百姓都很反對,閻錫山推廣起義務教育來也是阻力重重。好在閻錫山的手里有兵,哪里有阻力,他就派兵過去,用武力“彈壓”.


    太原城西15華里,有個東社村,民國九年(1920年),閻錫山在該村普及國民小學,找不到校舍,占了村里的龍王廟,村民迷信,怕沖了龍王爺,群起而攻之,老師什么時候去上課,什么時候挨村民的打。閻錫山聽說后,派手下的得力干將、混成旅旅長趙茨龍前去。趙茨龍帶了一個排,荷槍實彈進了東社村,老師去上課,他們就在龍王廟門口站崗,再也沒人敢搗亂了。


    問題是,山西那么大,村莊那么多,閻錫山把軍隊全派出去,也不夠站崗的。為了使建校更順利,閻錫山想出一招兒:直接讓軍官去辦學。他給手下的旅長、團長、營長、排長都下了硬指標:每人包定幾個村,在兩年內(nèi)把學校建起來,建成以后,他們直接擔任該學校的校長。


    這些措施起到了明顯的效果。民國元年(1912年),山西學齡兒童(該省規(guī)定7歲到13歲為接受義務教育的年齡)上學的不到20%,閻錫山從民國五年(1916年)擔任山西督軍,民國七年(1918年)起開始在山西推行義務教育,到了民國十一年(1922年),全省學齡兒童就學比例已經(jīng)達到了80%.


    閻錫山手下混成旅旅長趙茨龍,還曾協(xié)助閻錫山創(chuàng)辦山西國民師范學校,并擔任了該校的校長。在后來的幾年里,這所學校為山西全省培養(yǎng)了一批批非常優(yōu)秀的小學教師。


    閻錫山的同學、山西省軍械局局長張維清,則在太原西郊創(chuàng)辦了一所國民小學。張維清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yè)生,會講流利的日語和英語,該校的外語課就由張維清來擔任。此人的教育能力非常突出,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居然能用英語跟外國人順利交流。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軍官都像趙茨龍和張維清那樣有辦校能力和教育能力,更多的軍官只會打仗,文化水平有限,對教育更是談不上熱愛,讓他們?nèi)マk學校,好處是能夠迅速完成任務,壞處則是質(zhì)量良莠不齊。


    閻錫山以強硬的方式這樣推行教育,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弊端,只是閻錫山恨鐵不成鋼,急于求成而已。晚清時代,中國教育落后,處處挨打,處處讓外國人瞧不起,給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有識之士留下了慘痛教訓,所以閻錫山執(zhí)政山西之后,迫切想把山西的教育搞起來。他說:“凡上過學的人,智識就高了,身體也壯了,為父母的無論如何貧窮,總要使子女上學。哪一國的人不明白,就要受別國的欺負,也就和鄉(xiāng)下哪一家的人不明白就要受別家欺負是一樣的。”


    廣東普及新式教育和社會教育


    民國時期,廣東的教育走在全國前列,這與粵系軍閥陳炯明的所作所為有著極大的關系。民國十年(1921年),陳炯明為了推動廣東教育,成立了廣東省教育委員會,聘請當時著名的教育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當委員長,將義務教育和社會教育同時推進,做了很多有建設性的工作。


    那時候,民間比較守舊,沒文化的人不重視教育,有文化的遺老反對新式教育,政府花大力氣建成了國民小學和高等小學,每年又給公辦學校補貼了那么多栽培費,大多數(shù)家長卻不愿意把孩子送進學校。


    以廣州為例,當時規(guī)定6歲到13歲為入學年齡,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要沒有殘障和精神疾病,必須接受新式學校的義務教育,可是截至民國九年(1920年),全市57328名學齡兒童,上學念書的只有26251名,其中大約一半的小孩(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是13000人)讀的還是私塾。是因為家長沒錢,上不起新式學校嗎?不是。私塾沒有財政補貼,學費比新式學校還要高,公辦小學一年收費六七元,個別學校甚至收費更低,而私塾收費通常在10元以上。所以念得起私塾的小孩,自然念得起新式學校。


    家長不愿意送孩子到新式學校就讀,主要原因有兩個:一、認為讀四書五經(jīng)比讀數(shù)理化有前途;二、看不慣男女同校。所以即使在辛亥革命勝利以后十多年,廣州市區(qū)仍然存留有1100多所私塾,比國民小學的數(shù)量還要多得多。


    為了改變這個現(xiàn)狀,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陳炯明聽取陳獨秀的建議,成立“巡回教員”制度,也就是給新式學校的老師發(fā)補貼,讓他們在課余時間輪流到附近的私塾授課,給私塾里的學生講四書五經(jīng)之外的新知識,重點是教他們手工課和算盤。這樣半年時間過去,家長一瞧,自家孩子突然能書善畫,還學會了打算盤,小小年紀就能幫著大人做生意,都很高興,明白了新式教育的好處,于是也漸漸地愿意把孩子送到新式學校就讀了。


    陳獨秀還建議陳炯明大搞社會教育,提高成年人的文化修養(yǎng),陳炯明也一一聽取。當時社會教育的手段主要有三種:


    一、辦市民大學,請文化名人辦固定講座,每個講座持續(xù)講7個星期,市民免費入場聽講;二、搞通俗講演,省教育委員會聘請8個“講演員”,在全省宣講新思想和新式知識;三、設流動圖書館,當時叫做“巡回文庫”,由省里出資購買一大批圖書,每天一大早像灑水車一樣搖著鈴巡回于各個街道,讓市民免費借閱,車輛通不過的內(nèi)街,挑著書箱往里面送。


    民國十年,美國教育家孟祿來到廣州,參觀了幾所國民小學,也聽了幾堂通俗講演,稱贊“廣東教育和美國教育一樣好”.他的話有些夸張,但也說明當時廣東得風氣之先,教育辦得不錯。


    與之相應的,廣東省教師的工資也得以提升。民國十年以前,廣州教師的工資偏低,正式教員每月薪水最低6元,最高能拿到30元。而到了民國十年以后,教師工資得以大幅度提升,級別最低的九級教員每月也能領到30元薪水,級別最高的一級教員每月則能領到125元薪水,當時任課教師一般還都兼任學校的會計、校監(jiān)、教務主任等行政職務,所以每月還能領到一些“勤務俸”,相當于半個月的工資。


    東北四成經(jīng)費用于辦學


    奉系軍閥張作霖,對教育也很重視。民國五年(1916年),張作霖出任奉天省長,剛上任就說:“學務為造就人才之所,振興國家之基,關系最重,而奉天又處特別地位,若不從整頓教育入手,更無以希望。”他還訓令東北各縣縣長(時稱“縣知事”),要求每個縣每年的教育經(jīng)費務必占到全縣年度總經(jīng)費的40%,哪個縣達不到這個標準,把縣長開除公職。他規(guī)定的這個教育經(jīng)費比例,比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都要高。


    民國七年(1918年),奉天國立師范學校成立,學生在該校就讀,學雜費一律免收。當時師資力量嚴重短缺,為了多培養(yǎng)教學人才,其他省份如廣東、江蘇、河南、山西等地的師范學校,也免收學雜費,但張作霖更進一步,給在師范學校讀書的學生免費提供食宿,而且伙食相當不錯,有菜有湯,周末還有大肉和海參打牙祭。


    民國九年(1920年),由于北洋政府經(jīng)費欠缺,在日本留學的幾千名公費留學生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張作霖聽說后,自己掏腰包,給他們匯去10萬大洋。


    民國十年(1921年),美國教育家孟祿訪華,在東北跟張作霖座談,談到給留學生匯款這件事,張作霖說:“這些人都是外省的,東西南北都有,他們都是國家的人,何必分你我?”又說:“凡國家若想富強,哪有不注重教育、實業(yè)會能成功的呢?”平心而論,張作霖給留學生匯款的10萬大洋,用的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合法收入,他當奉天省長期間,年薪不過幾千大洋,平時開銷極大(賞賜廚師和副官,動輒上千),自己花都不夠,不搜刮民財?shù)脑?,是拿不?0萬大洋來的,不過總比被糟蹋了強。


    民國十二年(1923年),東北大學正式成立,張作霖每年批給這所大學的經(jīng)費是大洋160萬元,而當時南開大學常年經(jīng)費是40萬元,北京大學常年經(jīng)費是90萬元,清華大學加上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補貼,每年經(jīng)費也只有120萬元。張作霖有句名言:“寧可少養(yǎng)五萬陸軍,也要辦東北大學!”據(jù)《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一夫一妻制下的民國“姨太太”現(xiàn)象
  • 民國時期的教育投入
  • 民國大批高官只租房不買房
  • 蔣介石在軍閥混戰(zhàn)中如何制勝?
  • 民國時期上大學要花多少錢?
  • 民國火車上的“男女大防”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