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好聲音”

時間:2016-03-28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北京晚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其實在中國古代,不同的歷史時期也都有不同的“好聲音”.


    上古時涂山之女“候人兮猗”


    被譽為“南音”的開山之作


    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崇尚音樂的民族,用《呂代春秋·仲夏紀·大樂》的說法是,“樂之所生由來者遠”,意思是音樂的產(chǎn)生很久遠了。傳說,中華人文始祖黃帝曾命令當時名叫“伶?zhèn)?rdquo;的著名樂人制作樂律。


    從目前可以查到的史料來看,中國古人對音樂確實特別喜好,也頗為講究。如在上古周代,連吃飯時都少不了音樂,《周禮·天官》中所謂“以樂侑食”就是這個意思。


    《彈歌》是中國最古老的歌曲之一。據(jù)《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記載,《彈歌》在原始的黃帝時代就唱開了,歌詞只有八個字:“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宍。”


    歌詞的大意是,把竹子砍斷,把竹子接好,發(fā)出泥制彈丸,追射獵物。其要表達的意思相當簡捷、明了。可以說,《彈歌》是上古時代中國勞動者的“好聲音”,這種歌聲不僅質樸,而且極有生命力。


    被現(xiàn)代音樂界津津樂道的上古“好聲音”,應該是一首情歌,姑且稱之為《候人歌》。


    據(jù)《呂氏春秋·仲夏紀·樂初》所記,這首情歌是上古治水英雄大禹的妻子“涂山之女”創(chuàng)作的。其創(chuàng)作背景是這樣的:當時大禹巡視治水,途中與涂山之女一見鐘情,情定終身,但尚未來得及舉行婚禮,大禹又不得不到南方巡視災情去了。


    作為未婚妻,涂山之女的思念之情可想而知,她每天叫自己的侍女站到涂山的南面,迎候未婚夫大禹的歸來。帶著濃烈的相思,涂山之女創(chuàng)作了《候人歌》。


    《候人歌》留下來的歌詞只有短短的4個字:“候人兮猗”,意思是,“那個等待的人啊”.四個字中,實際能表情達意的只有“候人”二字,“兮猗”是感嘆詞。但是,就靠這兩個字,《候人歌》唱出了對愛人的殷切期盼,唱出了中國上古時代的“好聲音”,成為上古音樂史上南方音樂、即所謂“南音”的開山之作。


    與“南音”相對應的是“北音”,即北方音樂。北音中最早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史書上也未交代,姑且稱之為《燕歌》?!堆喔琛犯柙~也僅留下一句“燕燕往飛”,意思是 “燕子燕子展翅飛翔”.


    《燕歌》是傳說中的有娀氏兩個貌若天仙的女兒唱出來的,是北音中的“好聲音”.另外,當年的“東音”、“西音”中都有相應的代表作與“好聲音”.


    戰(zhàn)國時韓娥吟歌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只學術自由,百家爭鳴,音樂也得以大發(fā)展。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就是這個時代的產(chǎn)物,書中的每一首詩其實都是一首歌,都是用來唱的。


    當時出現(xiàn)了不少大音樂家。如中國古代著名樂師師曠,就是晉國的音樂家。但師曠是彈奏高手,唱并非其最拿手,要說“好聲音”還數(shù)不到他。那時的“好聲音”,是韓國的一位女歌唱家,名叫韓娥。


    韓娥,照字面的理解,就是“韓國美女”,也許根本不是這位女歌唱家的名字,韓國美女是用來代稱她的。韓娥的事跡,不見于傳記,而是秦國的歌手薛譚,跟著名歌唱家秦青學唱歌期間,秦青講出來的。當時薛譚還未學完,便向秦青請辭,在辭別老師的途中,薛譚回心轉意,秦青于是給他講了韓娥的“好聲音”故事。


    此事見于《列子·湯問》:從前,韓娥東去齊國,到齊國時連吃的也沒了,她便像今天街頭藝人一樣,在齊國都城雍門賣唱。韓娥歌曲唱得非常好聽,以至于韓娥離開后人們?nèi)杂X得歌聲仍縈繞在房梁,整整三天時間也沒有消失--這就是成語“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由來。


    韓娥的嗓子真是太好了,不要說唱,就是哭都能打動人。韓娥經(jīng)過一家旅店,旅店里的人欺侮她,韓娥很難過,便哭了起來。結果,老老少少聽到后都跟著流淚,三天都不想吃飯。人們趕忙將韓娥追了回來,韓娥于是“曼聲長歌”,為大家表演,一下子把大家唱樂了,眾人情不自禁地跟著節(jié)奏跳起來,一掃之前的不高興。最后大家贈送豐厚的財物,送韓娥上路。


    如果秦青所述屬實,稱韓娥為中國古代“第一好聲音”都不為過。


    魏晉時子夜抒情“今夕已歡別”


    《舊唐書》稱其如“鬼歌之”


    到秦漢時期,中國的音樂又有進步。在劉徹(漢武帝)當皇帝時,曾出現(xiàn)了一位音樂家李延年,史稱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其歌聲動人。曾為劉徹獻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李延年留下的“好聲音”《佳人曲》,至今仍在傳唱。


    魏晉時期的“好聲音”與秦漢及先秦又有不同,中國古典樂曲“清商樂”,在這個時候開始流行。


    清商樂,又叫清商曲,是在漢代“相和歌”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相和歌的主要內(nèi)容是兩漢至魏晉時期北方的民間音樂,所以清商樂實際上是一種融合了南北多地風格的民歌,兼有江南吳歌和荊楚西聲的味道。


    吳語本身就很軟,就像今天的蘇州話,外地人聽蘇州人罵人都像唱歌一樣??梢韵胍?,當年的清商音是十分好聽的。清商音中的“好聲音”有不少,其中有一位叫子夜的晉代民間女歌手,以一首《子夜歌》而出名。


    《舊唐書·音樂志二》記載:“《子夜》,晉曲也。晉有女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晉日常有鬼歌之。”從《舊唐書》所記來看,子夜能唱還能寫,多才多藝,創(chuàng)作出了《子夜歌》。


    子夜是一名下層女子,由于地位卑賤,不能與心上人相愛結合,不得不借《子夜歌》抒發(fā)情感。因為歌聲太過哀愁痛苦,當時大白天似有鬼在唱此歌:


    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


    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自從別郎來,何日不咨嗟。


    黃檗郁成林,當奈苦心多……


    《子夜歌》收錄在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中。類似子夜這樣的“好聲音”,在南朝有不少,生于劉宋時期的“華山女”便是位十分出色的女歌手。


    華山女是位十八九歲的美女,住在今江蘇鎮(zhèn)江至丹陽之間的華山附近。有一位才子經(jīng)過此地時,在客舍里見到她,一下子上了心,動了情,卻苦于沒辦法結識她,竟相思到郁郁而死。


    據(jù)公元568年成書的《古今樂錄》所記,該才子臨終前給母親留下遺言,“葬時車載,從華山度。”華山女聽說此事后,既傷心又感動,在才子的葬車經(jīng)過時,毅然為他殉情……當?shù)刂两裆写?ldquo;神女冢”.


    華山女在殉情前,唱了一首《華山畿》,打動了無數(shù)古人:


    華山畿,君既為儂死。


    獨主為誰施?


    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哥!


    子夜和華山女都是民間歌手,而南北朝時深受上層貴族歡迎的“好聲音”,當是女歌手王金珠。


    王金珠是南朝梁時的宮人,不僅容貌美麗,而且唱得好,“歌喉絕妙”.最厲害的是,還善于創(chuàng)作新歌。南朝樂府《吳聲歌曲》中的《上聲》、《歡聞》、《歡聞變》、《阿子》、《丁督護》和《團扇郎》等6首曲子,便是她創(chuàng)作的。


    永新“喉囀一聲響傳九陌”


    唐玄宗褒其歌值“千金”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熱情奔放的時期,娛樂業(yè)發(fā)達,“好聲音”豐富多彩,涌現(xiàn)出了一批載入史冊的歌手和音樂人。唐代最出名的“好聲音”是名叫永新的女歌手唱出來的。永新的好聲音能好到什么程度呢?時人稱“喉囀一聲,響傳九陌”,說她是“韓娥第二”.


    永新,原名許和子,是吉州(今江西吉安)永新縣“樂家女”.開元末年,憑借高超的歌唱技藝被征調(diào)入內(nèi)廷教坊,安置在只有高級藝人才能入住的“宜春院”,成為一名“內(nèi)人”,即宮伎--專門為皇帝服務的歌唱演員。其名“永新”,就是入宮之后依其籍貫改的。


    永新能名聲大振,是因為受到當時的皇帝、“音樂發(fā)燒友”李隆基的賞識。


    李隆基曾讓著名的樂工李漠用笛子為她伴奏。在笛歌對賽中,李漠將笛管吹裂了,還沒有壓住永新委婉激越、高昂嘹亮的歌聲。此即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中所謂,“明皇嘗獨召李漠吹曲逐其歌,曲終管裂,其妙如此。”


    還有一次,李隆基在勤政樓舉辦大型宴會。當時有數(shù)萬觀眾,現(xiàn)場亂糟糟的,喧嘩絮語,難以安靜。李隆基相當生氣,欲罷席退出。旁邊的宦官高力士出了個主意,稱“命永新出樓歌一曲,必可止喧”.


    李隆基半信半疑,同意了。果不其然,永新一出來,“撩鬢舉袂,直奏曼聲”,嗓子一亮,現(xiàn)場立即鴉雀無聲,“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


    所謂“曼聲”,是一種高難度唱法,聲音“自臍出至喉”,穿透力極強,委婉激越、高昂嘹亮。據(jù)《淮南子·泛論訓》所記,在先秦時代,只有上文提到的韓娥、秦青、薛譚等屈指可數(shù)的幾位歌唱家能唱“曼聲”.


    李隆基對永新的“好聲音”評價甚高。唐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歌直千金”條,記的就是李隆基對永新的評價,稱“此女歌直千金”.一首能值千金,這是什么概念?如果永新活在今天,其出場費在百萬以上是不成問題的。很可惜,永新有如此“好聲音”,在“安史之亂”后卻流落風塵。


    此后的宋、元、明、清也都曾涌現(xiàn)出不少“好聲音”,但似乎都不能與永新相比。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李白的“大話”與“大數(shù)據(jù)”
  • 中國古代十大最牛軍師
  • “登月”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
  • 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布魯諾”?
  • 中國古代版的“列寧和衛(wèi)兵”
  • 乾隆一生作詩超4萬首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