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殲滅日軍最多中國將領

時間:2015-11-10 10:24來源:大西北網(wǎng)-揚子晚報 作者:蘇勇 點擊: 載入中...

    孫立人 (1900.12.8-1990.11.19)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漢族,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軍軍長,被歐美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是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榮獲第三等級的不列顛帝國勛章。退居臺灣之后,被蔣介石軟禁32年,直至1988年重獲自由,兩年后病逝。


    廬江縣歷來是人物風流。在廬江縣金牛鎮(zhèn)金牛山南麓,一位抗日名將、有“東方隆美爾”之稱的孫立人,少年和幼年時期都是在這里度過的。他傳奇的一生,在這里留下深深的印跡。 
 

從小是學霸,還是國際大賽籃球冠軍


    孫立人是清光緒26年10月17日(1900年12月8日)生于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zhèn)山南。在孫立人5歲那年,生母方氏病去。7歲時,孫立人開始入學,拜宋執(zhí)中為師。孫立人在回憶錄開篇寫道:“我出生于安徽廬江金牛山南的一個小鄉(xiāng)村。”孫立人故居原有一個好幾進上百間的磚墻瓦房,另有水溝院墻組成孫家莊園,他小時在此受過嚴格的私塾教育。后隨父親去青島,9歲時入德文小學學習。1912年(民國元年)隨父親到北京。


    年少時的孫立人志不在武,而是幻想當一名建筑工程師。1913年冬,適逢清華學校招生,孫立人回到安徽的安慶報考,在近千人的考試中,名列榜首,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工程師的搖籃--清華庚子賠款留美預科(今清華大學前身),讀完4年中學課程后,轉入高等科專攻土木工程學。當時清華的畢業(yè)生都可以用庚子賠款官費留美,清華學校在全國各省招收的學額也是按當初各省繳付庚子賠款的多少來分配的,孫立人回憶1914年安徽省的學額為5個,而報考的人上千。


    求學清華期間,愛好體育活動的他擅長當時中國并不普及的籃球。在校期間,擔任籃球隊長獲得過華北大學聯(lián)賽冠軍。1921年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擔任主力后衛(wèi),于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擊敗菲律賓、日本隊,為中國在國際大賽中獲得第一次籃球冠軍。

 

他的“孫氏操典”,在戰(zhàn)斗中很管用


    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yè),緊接著就考取公費留學。直入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學,1925年取得學士學位畢業(yè)。在美國橋梁公司任工程師約4個月后,決意改學軍事,考入有“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步入軍旅生涯。


    1927年畢業(yè),游歷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貒?,孫立人把中國傳統(tǒng)教育和美國軍校的教育方式結合起來,制訂出適合自己部隊需要的訓練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與其他部隊不同的訓練操典,被稱為“孫氏操典”.這在以后對日作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卓越軍事才能,成為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


    1942年2月,中國組成遠征軍,下轄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4月,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zhàn)。西線英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七旅被日軍包圍于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于絕境。孫立人奉史迪威之命親率113團星夜馳援,18日凌晨向日軍發(fā)起猛烈攻擊,至午即攻克日軍陣地,殲敵一個大隊1200余人,解除了七千英軍之圍,并救出被日軍俘虜?shù)挠④姽俦?、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余人?/p>


    1942年4月19日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后第一個勝仗,也第一次真正展示了孫立人卓絕的軍事才能。孫立人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退七倍于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軍,轟動全球。


    仁安羌戰(zhàn)役是自清朝中葉以來,中國軍隊對外首度勝仗。憑借簡陋裝備,以寡擊眾,大舉殲敵并解救數(shù)千英軍,令盟軍刮目相看。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授予他“豐功勛章”;英王喬治六世授予他“帝國勛章”,孫立人是第一個獲得這種勛章的外籍將領。他被國際輿論譽為“東方隆美爾”,成為一代抗日名將。從第二次緬甸戰(zhàn)役開始,孫立人指揮新一軍在歷時兩年的第二次緬戰(zhàn)中,沒有任何其他一個中國軍級戰(zhàn)斗編制的戰(zhàn)績能和新一軍相比。
 

晚年時他常念家鄉(xiāng)金牛鎮(zhèn),故居部分保存


    孫立人故居坐落在金牛鎮(zhèn)旁,金牛山半山腰處,坐北朝南,是一座晚清風格的小四合院。孫家祖居于此,孫氏舊宅原有103間房屋,后來大部分房屋在解放后用于辦學,只保留了現(xiàn)在這個有16間房屋的小四合院。約250平方米,是孫立人24歲結婚時的住處,木架結構,青磚小瓦,走廊及房內雕梁畫棟,為明顯的晚清民居建筑風格。根據(jù)界碑上的文字,這座小院面積不大,卻頗有清新靜逸之氛圍。房屋分布在小院四周,有回廊連接。


    據(jù)故居人員介紹,1924年,孫立人與龔夕濤在孫立人故居完婚。1932年孫立人父親孫熙澤病逝于金牛山老屋,時任財政部稅警四團團長的孫立人回鄉(xiāng)并主持喪事。第二年孫回金牛山將父母棺葬入土。院內有諸多樹木,有一株110歲樹齡的木瓜海棠,這是當年抗日名將孫立人親手栽種的。


    孫立人的次子孫天平回憶說:“父親離開家鄉(xiāng)那么久,廬江口音一直沒變。”他很懷念家鄉(xiāng),少時離開家鄉(xiāng)求學,后又領兵作戰(zhàn),很少回到家鄉(xiāng),但他的思鄉(xiāng)之情從未中斷過。特別是到了臺灣,思鄉(xiāng)之情與日俱增。1989年清明,孫立人專托老部下潘德輝回廬江代為掃墓。潘掃墓歸來,轉告經(jīng)過時,89歲高齡的孫立人仍十分激動。“他還記掛著家里的祖墓,說要把墓碑修好,不能認錯祖宗。”父親很懷念家鄉(xiāng),常常講想回來看看,但直到過世也沒能返鄉(xiāng)祭祖。“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薛岳:殲滅日寇最多的中國將領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