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閻立本所繪《步輦圖》中唐太宗左右侍者撐雉尾扇
扇子,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成為可有可無之物,但在中國古代,扇子在炎炎夏日卻是必不可少的祛暑納涼用具。不過,若溯其源,扇子發(fā)明的初衷并非是扇風(fēng)祛熱的,比如帝王出行儀仗用"五明扇",即是旨在表明君王"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治國態(tài)度;而且,扇子還有除了納涼之外的很多功能:女性寄情"團扇",男士喜歡"羽扇",文人青睞"折扇"……
●上古舜帝發(fā)明"五明扇"
●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舜特制"五明扇"以"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
五明扇被認為是中國扇子的最早源頭。何謂"五明扇"?與五帝之一的舜帝有關(guān)。據(jù)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舜帝"目重瞳子",即古人所謂"四明",用俗話來說,就是舜帝有4只眼,所以舜帝起名"重華".有"四明"已異于常人,而廣開言路,廣納賢能,如同又得"一明",是謂"五明".
據(jù)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舜帝在接受堯帝的禪讓后,特制"五明扇",以表明"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治國態(tài)度。
雖然五明扇的傳說反映了上古執(zhí)政者良好的政治愿望,但從后世由五明扇演變而來的"宮扇"的使用規(guī)范來看,扇子的原始功能很簡單,乃出行時遮擋太陽、遮蔽風(fēng)塵,與傘的功能無異,宮扇因此又名"障日"、"障扇".
障扇是一種長柄大扇,成雙成對,用彩帛制作,上繪云紋,由侍者執(zhí)之,借以體現(xiàn)王者威儀。在禹受禪后,因五明扇屬奢華之物,曾一度禁用,到了商代才又使用。殷王武丁所用的五明扇很講究,選用雉尾來制作,故稱"雉尾扇","五明扇"的叫法從此不再流行。
商亡周興,周武王時也使用雉尾扇,但稱之為"翣".翣是一種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作為一種威儀道具,到封建時代,皇帝使用雉尾扇已成為一種定制,乃皇帝出行少不了的儀仗之物:兩柄大扇子一舉,就表示大駕起行。此時的扇子只有威嚴,早無上古時"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含義了。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雉尾扇的用法又現(xiàn)新規(guī),宰相蕭嵩上疏建議,皇帝每月朔、望日受朝于宣政殿,上座前用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眾人看見,等到坐定之后,方令人撤去羽扇,露出圣容。這一建議后來定為一種朝儀,故杜甫《秋興》詩稱,"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盛唐時制作宮扇的材料也更為講究,一度改用孔雀羽毛,稱"鳳尾扇".
●扇子搖風(fēng)納涼始于漢代
●東漢班固《竹扇賦》:"度量異好有圓方,來風(fēng)避暑致清涼"
從漢代起,生活用扇已從地位和權(quán)力的象征中分化出來,轉(zhuǎn)變?yōu)閾u風(fēng)避暑的納涼用品。東漢文學(xué)家班固《竹扇賦》即稱,"度量異好有圓方,來風(fēng)避暑致清涼。"
早期的扇子與后來流行的式樣有較大不同,是一種"偏扇".《說文解字》稱,"扇,扉也。門兩旁如羽翼也。"早期扇風(fēng)用的扇子,確實像半邊門,呈長方形,手柄偏于一側(cè),故名"偏扇",在湖北江陵楚墓中曾發(fā)現(xiàn)過這種偏扇。
西漢時,中國傳統(tǒng)的團扇出現(xiàn),手柄置于中間,用法與現(xiàn)代無異。這種扇子首先在宮中開始使用,稱為"合歡扇".西漢才女、漢成帝的寵妃班婕妤《怨歌行》中曾提到過這種扇子"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
"合歡扇"還被女性視為寄情之物。當(dāng)時用于制作團扇的材料很講究,選用精致潔白的細絹(紈素),故這種團扇又叫"紈扇".班婕妤為何將之稱合歡扇?大概因為團扇左右對稱、形若滿月,有"團聚"、"合歡"之喻。
團扇在魏晉以后開始流行,成為中國傳統(tǒng)的扇子樣式之一,尤以唐代女性對團扇最情有獨鐘。漢代女性將團扇賦予了"合歡"、"團聚"的內(nèi)涵,而唐代女性則發(fā)掘出了團扇的"遮面"、"護顏"功能。唐代詩人王建《調(diào)笑令·團扇》說得很形象:"團扇,團扇,美人并來遮面。"
中國古代提倡女性笑不露齒,不宜與陌生男性直視,于是一把扇便成了很好的道具,團扇因此有了"屏面"、"便面"、"障面"的雅稱,唐宋時期的仕女圖上佳人美女大都會手持一柄團扇!
●古代名士青睞"羽扇"緣于"麈尾"有"指揮"之義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合歡扇為古代女性的最愛,而古代男性最看好的是"羽扇",認為它代表一種紳士風(fēng)度,有一種英雄氣概。
羽扇,即用動物羽毛制作的扇子,有條融、宵影、施風(fēng)、輕羽、鸞扇等多種別稱。其中"條融"、"宵影"均因周召王而來。據(jù)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羽扇"條引《拾遺記》稱:"周召王時,修涂國獻丹鵲,一雌一雄,孟夏取鵲翅以為扇,一名條融,一名宵影,此疑羽扇之始也。"
歷史上使用羽毛扇最有名的人物大概要算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中有這樣的描寫:"只見對陣中,一簇黃旗出。旗開處,推出一輛四輪車,車中端坐一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zhí)羽扇,用扇招邢道榮曰:'吾乃南陽諸葛孔明也……'"此外,三國時吳國干將周瑜也是這種瀟灑形象。宋文學(xué)家蘇軾在其《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便是這樣寫的:"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頭戴綸巾、手執(zhí)羽扇,是魏晉時期顯示指揮千軍萬馬勝若閑庭信步之大將風(fēng)度的時尚裝束。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老將顧榮平叛,陳敏所率的叛軍欲渡河,顧榮一揮羽扇,叛軍很快潰敗,此即《晉書·顧榮傳》所記,"榮麾以羽扇,其眾潰散。"
對諸葛亮、周瑜所持的羽扇,有學(xué)者懷疑并不是真正的羽毛扇,而是一種拂塵、扇風(fēng)兩用的"麈尾".麈尾形似扇,還能引風(fēng)祛暑,又稱為"麈尾扇".
麈是一種駝鹿,體形較大,其尾較長。與群鹿同行,麈尾搖動,可以指引鹿群的走向。故"麈尾"有領(lǐng)導(dǎo)、指揮之義,有一定身份的名士才配手執(zhí)麈尾。
執(zhí)麈清談曾是魏晉名士的一種風(fēng)度,南京出土南朝"竹林七賢"畫像磚上,名士阮籍就手持一把麈尾;唐代閻立本繪《歷代帝王圖卷》中的吳大帝孫權(quán)也是手執(zhí)麈尾。
●"折扇"南北朝時稱"腰扇"并非源自"倭扇"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劉祥傳》:"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
扇子發(fā)展到明清時,除了上述的團扇、羽扇,還有檀香扇、竹扇、葵扇、篾絲扇、芭蕉扇等各種質(zhì)地的扇子。而式樣也不再限于傳統(tǒng)的方、圓兩種,還有異形扇、折疊扇等。
折疊扇,簡稱"拆扇",用木、竹等做骨架,上面蒙紙或絹;還有撒扇、聚頭扇、蝙蝠扇、扇等別稱。有一種流傳很甚的說法,折扇系日本人的發(fā)明,故舊時有人稱之為"倭扇".北宋蘇轍便稱,"扇從日本來,風(fēng)非日本風(fēng)。但執(zhí)日本扇,風(fēng)來自無窮。"還有一說,折扇來自朝鮮半島。據(jù)明陸深《春風(fēng)堂隨筆》,蘇轍的哥哥蘇軾便稱,"高麗白松扇,展之廣尺余,合之止兩指許。"
又據(jù)清王廷鼎《杖扇新錄》記載:永樂年間,"朝鮮進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為之。"從明永樂年間起,折扇開始在中國大流行。但在起初,南方和有身份的北方女性不接受折扇,仍愛用團扇,"惟樂女用撒扇,近年婦女都用之。"實際上,上述說法并不準確,中國早在南北朝時已有折扇,名叫"腰扇",因可以折疊開合,佩帶于腰間,故稱。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劉祥傳》便有這樣的記載:"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
從史料所記來看,在漢魏時扇子已成為題詩作畫的載體,東漢末已有在扇面上作畫的事情。據(jù)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漢桓帝曾賜曹操一柄名貴的"九華扇",曹操請主簿楊修畫扇。作畫時一滴墨點落到扇面上,楊修順勢將墨點畫成了一只蒼蠅,此即"誤點成蠅"的故事。
在唐代,于扇面作畫已成一景。唐周昉繪《簪花仕女圖》上,跟隨貴族的侍女手中的紈扇上便有畫。
到了明清,折扇更是受到文人的青睞,成為題詩作畫的絕佳載體,沈周、仇英、文徵明、唐伯虎等明代畫家都有精美扇畫留傳下來。
明朝最出名的一把折扇是明末出現(xiàn)的"桃花扇",此乃"誤點成蠅"的翻版,但更感人也更傳奇:秦淮名妓李香君情定才子侯方域誓死不另配,撞頭欲死,血濺定情扇。楊龍友巧用血點,在這把扇上畫出一枝鮮艷的桃花……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就此題材寫出名戲《桃花扇》。據(jù)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