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蕭紅誕辰百年開始,文藝圈就興起一股“蕭紅熱”.霍建起的《蕭紅》雖然反響平平,卻成全了宋佳的“影后”獎,至許鞍華《黃金時代》再掀熱潮。
面對激蕩文青界的一片對蕭紅的高贊聲中,我有些疑惑,想挖出蕭紅得登大位的緣由。首先,以文立命,自然是蕭紅的作品如何。她有文字的靈性,這是不必說的?!逗籼m河傳》寫“呼蘭河這小城里面,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xiàn)在埋著我的祖父”,寫“那黃瓜三月里下種,四月里爬蔓,五月里開花,五月末就吃大黃瓜”,靈動而有生命力的句子,比比皆是。還有《生死場》,筆觸之細(xì)致、動人,完全適合拿來做人類學(xué)、社會學(xué)、生物學(xué)的參考資料。她的散文、書信,也是天然至透徹。但是,和所有自由生長的野生力量一樣,蕭紅文學(xué)上的缺陷,和她獨具特色的靈性一樣明顯??傮w來看,她的文字欠缺錘煉,篇章組織力也不足,顯得過于散漫。這些不足,她同時代的文友其實也是看得出的。茅盾評《呼蘭河傳》就認(rèn)為,該作“不像一部嚴(yán)格意義上的小說”,當(dāng)然蕭紅終究是魯迅力推的新人,他轉(zhuǎn)一筆,夸作品有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的東西。
其二,拋開文才,人們大都不關(guān)心蕭紅寫了什么,而更關(guān)心她的私生活。這位英年早逝的才女,一生也確實夠戲劇化。她為逃避包辦婚姻離家出走,投奔情人,后又重投包辦未婚夫懷抱,懷孕,未婚夫走;戀蕭軍,愛恨纏綿,懷孕,蕭軍走;和端木蕻良在一起,不合,卒。曲折是夠曲折,但比蕭紅更傳奇、甚至更有名氣的女性,實在也不在少數(shù)。
要問“為什么人人爭愛蕭紅”,左思右想還是無解。到最后,要給自己的較勁找個出路,就事論事地具體到電影,想想“為什么就不能拍蕭紅”,倒釋然了。就說《黃金時代》,那是導(dǎo)演許鞍華20多歲時就有的一個情結(jié),“她短短30歲的人生濃縮了很多人一生都想完成的東西。這些年我對蕭紅的認(rèn)識也發(fā)生了變化,40年前我覺得蕭紅經(jīng)歷很慘,那么早就死了,男人都對她不好,有很多故事可以講?,F(xiàn)在再細(xì)細(xì)讀她的生平,卻能感覺到一種頑強(qiáng)的生命力。雖然蕭紅和我們的時代相差了70年,在我看來,兩者卻有一種古怪的相似。我們這個時代,又輕松又殘酷,這與蕭紅所寫東西又暗合起來,不僅吸引我,也是如今大家又重讀她作品的原因”.
說時代太遠(yuǎn),說個人正好。人人都有心頭好,許鞍華愛蕭紅。我喜歡搬個小板凳,安靜地聽有愛的人,鋪陳開與她的愛人有關(guān)的畫卷,講啊笑啊哭啊嘆啊,桂花落滿山坡,實在是件美事。只是,許鞍華喜歡了漫長的40年也就算了,突然冒出那么多人,要爭著跑到蕭紅墓前放一束山茶花,也只有勉強(qiáng)扯扯時代之風(fēng)了。要聽拍案驚奇,遠(yuǎn)的不敵近的,畢竟時代氣息飄得還不遠(yuǎn),民國才女很容易成為文藝題材,林徽因、張愛玲之后,風(fēng)水輪到蕭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