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中秋賞月的心態(tài)

時間:2013-09-23 09:17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李樹政 點擊: 載入中...

 

  舊歷八月十五日中秋,吟詩填詞賞月,可謂一大雅事。其中,宋代蘇軾一闕"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水調歌頭》稱譽古今,被推為"中秋第一詞".但一樁快意雅事,若沾上帝王九五之尊,往往就生發(fā)出一些異味來了。


  南宋淳熙年間,一個中秋夜,帝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的禁苑德壽宮內鬧翻天。孝宗趙眘陪同太上皇趙構,在宮內香遠堂設宴賞月。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后集)載,當時,香遠堂"堂東有萬歲橋,大池十余畝,植千葉白蓮。南岸列女樂".滿池白蓮盛放,潔白清馥。萬歲橋面飾砌瑩澈如玉的磚石,并用金釘鉸。連御宴使用的幾、榻、瓶、爐,以及酒具等,全用水晶制成,與溶溶月色相映生輝。而且,女樂者眾,僅吹笛的多達二百人,于是,在一片銀色世界里笙樂喧天。當皓月當空,樂奏稍止。太上皇趙構召小劉妃吹白玉笙,獨奏《霓裳中序》。


  侍宴官曾覿當即進《百字令》詞。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除開府儀同三司的曾覿,恃恩用事,招權納賄,聲勢恣張。此《百字令》,極盡曲意奉承,拍馬溜須之能事。左一句"小按霓裳疊。天津橋上,有人偷記新闕";右一句"肯信群山高宴處,移下水晶宮闕".甚至硬把偷安一隅的南宋小王朝,無恥地喻作"云海塵清,山河影滿,桂冷吹香雪".


  此詞號準了太上皇無意北伐、求和偏安的心脈,詞末來了句"何勞玉斧,金甌千秋無缺",把趙構哄得開心不已。"上皇大喜,曰:'從來月詞不曾用過金甌事,可謂新奇。'"并賞賜曾覿束帶、紫番羅、水晶盤。跟著,孝宗亦賜寶盞。


  面對渡江南奔,割地稱臣的南宋朝廷,金主完顏亮卻念念不忘投鞭渡江之志。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載,金主亮"嘗中秋舉杯待月不至,賦《鵲橋仙》云:停杯不舉,停歌不發(fā),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云來,做許大、通天障礙。虬髯捻斷,星眸睜裂,惟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云腰,仔細看,嫦娥體態(tài)".


  一樣是中秋賞月,趙構是茍且偷安,粉飾太平的心態(tài);完顏亮卻是殺氣騰騰,咄咄逼人的架勢。


  完顏亮"讀書有文才,為藩王時,書人扇云: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皇統(tǒng)九年(1149年)十二月,殺金熙宗完顏亶,自立為帝。即位后,又殺宗室貴族百余人。正隆六年(1161年),悍然撕毀《紹興和議》,親率三十二總管之兵,號稱百萬,南侵攻宋。


  當揮師揚州,眺望江左,他躊躇志滿地賦詩:"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結果,牛皮吹破了。當年十一月,在揚州被其部將耶律元宜等所弒。死后,還被金世宗完顏雍追廢為海陵庶人。


  有趣的是,明人郎瑛《七修類稿》錄有一則明成祖朱棣中秋開宴賞月的文字。當晚,"月為云掩,召解縉賦詩,遂口占《落梅風》一闕。其詞曰:姮娥面,今晚圓。下云簾不著臣見。拼今宵,倚闌不去眠??凑l過廣寒宮殿。"朱棣看過詞后,十分喜歡,舉杯與解縉對飲起來。不料,時過夜半,月復明朗。明成祖不覺大笑地說:"才子真可謂奪天手段。"


  早慧有才的解縉,年未滿二十中進士,選庶吉士,授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以其年少,令還家進業(yè)。明成祖即位,擢翰林侍讀,直入文淵閣,預機務。永樂二年(1404年),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


  同是中秋賞月,同是云遮月蔽,有人"虬髯捻斷,星眸睜裂",恨不得揮劍逞兇;有人卻"拼今宵,倚闌不去眠",直守得云開月見。明成祖朱棣正是看中并欣賞后者:一種"奪天手段".


  兩種迥異的心態(tài),則有不同的結果:完顏亮死于非命,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朱棣審時度勢,蟄伏北平,待父皇朱元璋駕崩,伺機"靖難",奪取天下。


  據說,中秋賞月的古老習俗源于西周。當時,在鎬京(今陜西西安)城西設月壇,中秋夕,帝王穿白衣騎白馬登壇祭祀。其實,無論帝王拜月祈求些什么,對于民間百姓來說,中秋賞月的心愿無非"團圓"二字。大抵如此。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中國古代帝王間的恩愛夫妻大排行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