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多數(shù)朝代 官員只能租房住

時間:2012-04-07 10:38來源:鑫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清末北京旗人住宅區(qū)域內(nèi)街景

 
  在常人看來,封建社會的官員是吃皇糧的特權(quán)階層,他們的住房問題皇帝自然會管。

  其實這種想法,只對了一半,大多數(shù)朝代,官員只能租房住。

  古代官員無房戶居多

  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的朝廷官員根本不敢奢望有自己的房子。秦朝官員的工資實行“秩石制”,朝廷直接發(fā)糧食作為工資,官員職位越大,領(lǐng)到的糧食越多,并沒有其他特權(quán)。從西晉開始,為了優(yōu)待官員,才正式按官品占田。然而,皇上賜給的土地,往往并不在官員任職的地方,而且按唐朝末年之前的規(guī)矩,一旦官員退休,在職時的俸祿一律停發(fā),土地也要收回。為了省去許多麻煩,更是為了辦公的需要,很多官員就直接把家安在了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衙署里——或者叫機關(guān)宿舍更為合適。異地做官,則舉家搬遷;如果不幸被淘汰出官場,那就得想辦法另謀生路或者回老家了。唐末以后,退休的官員有幸能領(lǐng)到一半的俸祿,但退休后的住房問題,政府還是不管。

  五代時期:拆違工作人性化

  和官員們相比,政府對黎民百姓的住房限制政策算是少了。因此,百姓如果手頭有錢,造間房子也不算很難。如《五代會要》卷二十六中記載,當時在很多城市里,都有百姓侵占公共用地私自蓋房。因為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官府也不敢強行制止。

  后唐明宗時期,頒布了一道詔令,即京城閑置的空地,讓老百姓公開競爭購買,誰出的價格高就賣給誰,這樣百姓就可以在購買的土地上合法地蓋房子了。

  至于百姓已經(jīng)蓋好的“違建”,該拆還是該留,政府也給出了標準:“諸坊巷道兩邊,當須通得車牛,如有小街巷,亦須通得車馬來往,此外并不得輒有侵占。”對于一些雖然合法,但按照新規(guī)定又算是占用了公共用地的民居,政府實行人性化的拆遷安置,“委河南府估價收買”。拿著賣房子的錢,百姓可以另行購買土地和房屋。如此政策,政府雖然要為一部分人的拆遷安置出錢,但通過出讓閑置土地,獲得的收益遠大于損失。

  宋朝:宰執(zhí)大臣皆僦屋而居

  唐朝一般不為京官提供免費住房的做法,基本上為以后歷朝所繼承。宋朝自京都到各地州府,都設(shè)有樓店務(后改名店宅務),作為主管國有房產(chǎn)和邸店的行政部門,負責出租及修造事宜,相當于近世的房管局。官員在京都任職而又無私第的,皆僦屋而居,雖宰執(zhí)大臣亦然。屢從太祖、太宗出征的老將劉福“既貴,諸子嘗勸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祿厚,足以僦舍以庇……’”結(jié)果其死后,子孫們竟無私宅可居(《宋史》卷二七五)。楊礪官居樞密副使,照樣借住樓店務的房子,死后,宋真宗登門悼念,才發(fā)現(xiàn)其“僦舍委巷中,乘輿不能進”(《宋史》卷二八七)。

  然而,不向京朝官提供住宅的制度,雖然節(jié)省支出,但卻帶來工作上的不便。葉夢得《石林詩話》:“京師職事官,舊皆無公廨,雖宰相執(zhí)政亦僦舍而居。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則省吏遍持于私第呈押。”就是說,有時候官員已下班出省,各自回家了,忽然有緊急公文需要辦理,按制度還得軍政兩府(即宰府、樞密院)的執(zhí)掌者連署才能生效,只好由吏員拿著公文一家一家去請各位大人畫押,“既稽緩,又多漏泄”。于是,“元豐初,始建東西府于右掖門之前,每府相對四位,俗謂之八位”。即從宋神宗元豐時起,兩府執(zhí)掌者才有了建在皇城區(qū)的官邸。

  明朝:房價畸高官員省錢購房

  明朝弘治年間(1488年至1505年),南京的房價畸高。據(jù)說繁華的秦淮河畔,一間房能賣到六百兩銀子,因而不少部司都自己蓋房或買房?!队裉脜舱Z》中就記載了當時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的買房故事。

  當時,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謝鐸,連同家人、皂役在內(nèi)的30多人,都要租公家的房子住。租金就是一筆昂貴的開支。當時的制度規(guī)定,每個京官都可依品秩高低,使用若干名皂役做雜務,亦可不用而將皂役的工食銀折算歸己。謝鐸就是省下了雇傭雜役的錢,“買官廨三十余區(qū),居學官以省僦值”。即把原先租住的國家的住宅一次性買斷,使其由從國家所有變?yōu)闄C關(guān)所有,專供在本機關(guān)任職者居住,不必另付房錢。當然,房子買斷為己所有后,一旦調(diào)任或退休,還是得退還的。

  相比之下,以禮部右侍郎兼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的林瀚,其做法更令人服帖。《明史》卷一六三中稱,林瀚“典國學垂十年,饌銀歲以百數(shù)計,悉貯之官,以次營立署舍。師儒免僦居,由(林)瀚始”,就是捐出自己的10年收入為機關(guān)蓋住房,為眾人謀福利。

  由以上兩例可知,同樣為兩都的京朝官,因別無“外快”收入,經(jīng)濟上并不充裕,僅交付一家人的房租也是不可小看的負擔。當時的房價之高,也可見一斑。

  清朝:旗人才能買“經(jīng)適房”

  清朝初年,因為城市的發(fā)展,城市居民的住房越來越成為執(zhí)政者不得不關(guān)心的問題。于是出現(xiàn)了專門為特權(quán)階層建造的“經(jīng)濟適用房”。如在北京城里為旗人修建了海量的“經(jīng)適房”;在全國各地,大江南北,皆可見享受特殊優(yōu)待的旗人居住區(qū)。以南京為例,當時明故宮至通濟門的一大片區(qū)域都劃給了滿人。滿族人聚群而居,因此南京人把這一帶稱為“滿城”。至今,在這塊區(qū)域內(nèi),還留有藍旗街的名字,顧名思義,當時這里是藍旗滿人的居住區(qū)。

  據(jù)《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古代建筑屋頂上的“五脊六獸”
  •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國史”點校往事
  • 古代北京河道是如何管理的
  • 古代中國購物指南
  • 中國古代人口政策的變遷
  • 古代足球也瘋狂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